庆元党争
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统治集团内部围绕道学而进行的政治派别斗争。南宋绍兴年间,秦桧当政时,即禁私史和程颐之学,但未形成风潮,孝宗即位后,程学之禁加剧。随着朱熹登上政治舞台和学术讲坛,反对者视其为道学领袖,朝廷中主张禁止程、朱道学者日众,道学被斥为“曲学”“伪学”。淳熙年间,围绕“道学”之争已渐渐显露朋党形迹。绍熙五年(1194)赵汝愚拥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八月赵汝愚推荐朱熹任焕章阁侍制兼侍讲,朱熹初见宁宗,即上《行宫便殿奏札》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朱文公文集》卷十四)闰十月,宁宗免去朱熹职位,朱即回到福建考亭。时知阁门事韩侂胄以拥立宁宗有定策之功,旋与赵汝愚相倾轧,遂恶朱熹。宁宗庆元元年(1195),韩侂胄使右正言李沐奏赵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于是赵被罢相出朝。太府寺丞吕祖俭为赵辩解,被贬。朱熹也欲写《封事》为赵辩护,被门人蔡元定劝止。赵汝愚被罢后,韩侂胄握权,反道学的斗争渐次展开。
庆元二年正月,右正言刘德秀以私隙劾观文殿大学士留正引用“伪学之党”,留正落职。所谓引用“伪学之党”系指光宗时,留正曾荐朱熹为秘阁修撰一事。同年八月,监察御史胡纮上疏请宁宗宣谕大臣,伪学猖獗,图谋不轨,选官时停止选拔“伪学之党”,宁宗于是颁诏宣布“伪学之党”是“逆党”。十二月叶翥上书,批判“伪学之魁,以匹夫窃入主之柄,鼓动天下,故文风丕变”(《朱子年谱》)卷四下),请求“除毁”道学家书,科举取士,凡涉及程朱义理的,统统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庆元三年二月,诏布“伪学之党”不得任侍从官;九月诏布地方监司、帅守荐举、改官,不得任用“伪学之党”;十二月诏命中书省设立“伪学逆党”名籍,入籍者有赵汝愚、留正、周必大、王蔺、朱熹、彭龟年、陈傅良、叶适、杨简、蔡元定等59人,皆贬官落职。庆元四年(1198)五月正式颁诏禁“伪学”,于是“方之时,士之绳趋尺步,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宋史·朱熹传》)。庆元六年(1200),朱熹卒,韩侂胄为防止“伪徒”为“伪师”送葬,命令当时官员监视葬礼,朱熹众多门生,因此不敢会葬。在庆元党禁中,朱熹门人“有平生从学而不通书问者;有讳言其学而更名他师者;有变节改行狂歌痛饮佻达市肆以自污者;有昔尝亲厚愤不笃,己而反损之者”(黄榦:《槃涧先生墓铭》)。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