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主君为客
人民是天下的主人,君主是为天下所有的人服务的。黄宗羲提出的理想社会政治原则。语出《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认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人各自利,好逸恶劳乃人之情。理想中的古代君王却能够“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原君》)。后世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己,因而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君主之大私作为天下之大公。古代君主与后世人君行事如此不同,究其原因,“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同上)。据此,黄宗羲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同上)。古人对于君主倍加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而当今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也是理所固然。对于那些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同上),而要求人们绝对地服从君主的言论,黄宗羲斥之为“小儒”之言。“岂天下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同上)按照“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原则,黄宗羲对于臣道和君臣关系也做了新的解释。君有君道,臣亦有臣道。君主是为天下服务的,但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必然要分治之以群工。臣者,“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原臣》)。臣要为天下负责,不能无原则地服从君主,“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同上)。臣不是为君奔走服役之人,也不能等同于君之仆妾。君臣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父子关系,父与子是固定不变的,君与臣则是不断变化的。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共同治理天下的关系。对于臣而言,“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同上)。这样,黄宗羲把“万民之忧乐”看做社会治乱的标志,把天下之人看做君、臣的主人,君臣是平等合作为主人服务的,要对主人负责。这种君民、君臣关系的新见解,被视做黄宗羲社会史观中最富于民主性的思想精华。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