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杀人

以理学杀人,借天理杀人。清代戴震揭露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思想时的用语。

日期:2017-11-23

达情遂欲

体察和理解他人或民众的思想感情,满足他人或民众的生活欲望。清代戴震的情欲观。

日期:2017-11-23

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明代李贽提出的功利主义命题。出自《焚书·答邓石阳》:“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饭类耳,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与饭之外更有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日期:2017-11-16

四句教

明代王守仁为接引徒众而提出的四句话的教典。是王学基本观点的简要概括。这四句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包含了他关于良知、致知格物、已发未发、本体功夫...

日期:2017-11-15

道与学非孔子所得而私

道和学术是公共的,应由天下人共同认可,不能由包括孔子在内的任何个人垄断。明代王守仁提出的反对外部权威的命题。语出书信《答罗整庵少宰书》(《传习录》中)。

日期:2017-11-15

满街都是圣人

明代王守仁教学中常用的一句话,是关于人的本性的一个通俗的说法。语出《传习录》下的一条语录。

日期:2017-11-15

圣人为精金

具有最高品德、完美无缺的人犹如纯金,明代王守仁关于圣人本质的一个命题,语出《传习录》上。

日期:2017-11-15

天下无不是底君父

南宋朱熹所论证的纲常伦理观念。此语原本是封建社会流行的说法。

日期:2017-11-14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

君臣父子之间的尊卑位序关系是符合天理的常规定则,不能有相反的变易。南宋朱熹提出的纲常伦理政治观点。语出《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

日期:2017-11-14

善立而道不见

善虽道之所生但不等于道。北宋苏轼提出的关于道与善的关系的命题。

日期:2017-11-13

善者性之效

善为性之所可达而非性本身。北宋苏轼提出的关于善与性、即道德与人之本性的关系的命题。

日期:2017-11-13

存天理灭人欲

北宋程颐提出的理欲观的命题。所谓天理是指仁义礼智信等社会道德规范;所谓人欲是指物质欲求。

日期:2017-11-13

诚神几曰圣人

能把诚神几统一起来的为圣人。北宋周敦颐在《通书》中提出的命题。

日期:2017-11-10

诚为百行之源

诚是各种道德行为的源泉。北宋周敦颐在《通书》中提出的命题。

日期:2017-11-10

人非利不生

北宋李觏在《原文》篇中提出的一个重要伦理命题。他认为孟子“何必日利”的说法是偏激之词,讲仁义,利自然包含其中。孔子有欲,《诗经》讲男女之情,是顺人之性。李觏这一思想开了功利派和“理在欲中”观点的先河。

日期:2017-11-10

读书在能行

读书的目的在于修身和经世。北齐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提出的关于学、行关系的学说。认为读书的目的在“利行”。行,指修身和经世。学而不行不如无学。

日期:2017-11-08

治家贵俭

北齐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治家》提出的治家原则。《颜氏家训·止足》也贯穿了这一思想。颜之推认为,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是生民之本。治家要勤劳守业,自给自足,躬俭节用,不尚奢靡。亦要以宽仁为本,可俭而...

日期:2017-11-08

人伦重在三亲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准则最重要的是夫妇、父子和兄弟。北齐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关于人伦关系的学说。“三亲”指夫妇、父子、兄弟。

日期:2017-11-08

性有善有恶

东汉王充持人性有善有恶论,认为性善或性恶均由后天环境养成。

日期:2017-09-15

性善恶混

人性天生具有相互交织的善恶两重属性。西汉末扬雄提出的人性论观点。

日期:2017-09-15

明道正谊不计功利

西汉董仲舒关于义利关系的命题。谊,义。全句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正谊明道不计功利的义利观,直接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思想。

日期:2017-09-14

三纲六纪

《白虎通义》的主要政治伦理范畴。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谓敬诸父兄、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

日期:2017-09-11

五性六情

《白虎通义》情性观的主要范畴。五性,亦称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日期:2017-09-11

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对夏禹以前原始社会制度及人们伦理观念的理想化描述,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日期:2017-08-28

乐以象德

乐是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表现。《乐记》关于乐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的论述。

日期:2017-08-23

絜矩之道

执行某种法度作为办事的规范,推己及人,使上下四方均平如一。儒家道德行为模式。《大学》中的用语。

日期:2017-08-23

慎独

君子独处时应谨慎自守。儒家道德修养方法之一,强调自律性和自觉性的反身内省功夫。语出《大学》《中庸》。

日期:2017-08-23

修身为本

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是为人处事的根本。语出《大学》,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命题。《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日期:2017-08-23

修齐治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简称。《大学》中关于政治伦理的命题。是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政治理想。《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日期:2017-08-23

诚意正心

修身必须在心、意上下功夫,使无邪念发生。《大学》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命题。《大学》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日期:2017-08-23

止于至善

个人品德的修养应达到和保持在最好的境界。《大学》的重要伦理命题。朱熹称其为《大学》三纲领之一。《大学》首章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日期:2017-08-21

亲民

爱护民众。《大学》的重要命题。朱熹称之为《大学》三纲领之一。《大学》首章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唐孔颖达疏说:“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于亲爱于民。”这是对儒家重民、爱民的...

日期:2017-08-21

明明德

明晓和彰明道德的最高境界。《大学》的重要命题,朱熹称其为《大学》三纲领之一。前一“明”字旧说有作彰明、显明解,有作明察、明晓解;后一“明”字有作“至”解,有作“光明”解。

日期:2017-08-21

尊德性道问学

恭敬奉持天赋的善性,并加强修养,努力学习,保持和发扬这种善性。《中庸》中关于伦理修养的命题。

日期:2017-08-21

三知三行

生知、学知、困知和安行、利行、勉行。《中庸》中论述知行关系的概括用语。指三种不同的知行境界。

日期:2017-08-21

至诚

极尽真实无妄。《中庸》中哲学伦理命题。

日期:2017-08-21

君子诚之为贵

君子以真实无妄作为修身的必要条件。《中庸》重要伦理命题。

日期:2017-08-21

天命之谓性

生而已就,非人所加的禀赋就是人的本性。儒学重要哲学伦理命题。语出《中庸》。

日期:2017-08-21

涂之人皆可以为禹

荀子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语出《性恶》:“‘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

日期:2017-08-14

节欲

以礼义节制人的欲求,使之合理。荀子关于“欲”的主张。语出《正名》:“欲虽不可尽,可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日期:2017-08-14

积善成圣

荀子对成圣途径的概括表述。语出《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儒效》:“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

日期:2017-08-14

从道不从君

荀子关于臣下对待国君应有态度的主张。语出《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平原君之于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

日期:2017-08-14

圣王

道德尽善尽美的君主。荀子理想人格的代表。语出《荀子·正论》:“凡言议期命,是(莫)非以圣王为师。”

日期:2017-08-08

明分使群

明确人们之间贵贱贫富和男女长幼的区分,使人们组成社会群体。荀子的社会观。语出《荀子·富国》:“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

日期:2017-08-08

人最为天下贵

荀子关于伦理道德的命题。语出《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日期:2017-08-08

化性起伪

变化人的本性而致力人为。荀子关于道德和礼义起源的命题。语出《性恶》。

日期:2017-08-08

性恶

人性为恶。荀子关于人性的根本观点。《荀子》中有《性恶》篇,在其他各篇中,也有论及人性恶的思想。

日期:2017-08-08

美善相乐

风俗淳美、秩序安宁,人人都追求美和善的融洽欢乐的社会状况。荀子对推行礼乐可收到的社会效果所做的概括。语见《乐论》:“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于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

日期:2017-08-08

乐合同礼别异

乐的作用在于促进人际之间关系的和谐,礼的作用则是制定人们等级差别的规范。荀子对乐和礼的不同职能所做的论断。语见《乐论》。

日期:2017-08-08

隆礼

推崇、提高礼的地位、作用。“隆礼”词出非一处,如《荀子·大略》篇:“君子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日期: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