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_中国孔子网

井田得均平之道

来源:作者: 2017-11-10 13:43:00

  实行井田制度是解决贫富不均的办法和原则。北宋张载提出的政治经济主张。张载说:“治天下不由井地,终无由得平。周道止是均平。”(《张载集·经学理窟·周礼》)张载认为,当时北宋社会的主要问题是贫富不均,而贫富不均则是由土地占有的不均造成的,所以“论治人先务,未始不以经界为急”,“仁政必自经界始。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张载集·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此即把实行井田作为治理天下的先务。所谓井田制,指在封建土地制度下,改变土地占有方式,以调整土地占有不均的状况。张载说:“井田至易行,但朝廷出一令,可以不笞一人而定。盖人无敢据土者,又须使民悦从,其多有田者,使不失其为富。借如大臣有据土千顷者,不过封与五十里之国,贝已过其所有。其他随土多少与一官,使有租税人不失故物。治天下之术,必自此始。今以天下之土棋画分布,人受一方,养民之本也。”又说:“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前日大有田产之家,虽以田授民,然不得如分种、如租种矣,所得虽差少,然使之为田官以掌其民。使人既喻此意,人亦自从,虽少不愿,然悦者众而不悦者寡矣,又安能每每恤人情如此!其始虽分公田与之,及一二十年,犹须别立法。始则因命为田官,自后则是择贤。”(《张载集·经学理窟·周礼》)井田的原则是,土地收归国有,重新画定,以田授民,人受一方,以为生息之本。地主失去土地之后,根据其田地的数量,授予不同等级的田官,以补偿其损失。张载的设计方案,“讲求法制,粲然备具”,以为“兹法之行,悦之者众,苟处之有术,期以数年,不刑一人而可复,所病者特上未之行尔”(《张载集·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认为,井田虽不能在天下推广,但犹可在一乡中试验,曾与学者买田一方,画为数井,有志未就。朱熹、陈亮都曾受到张载思想的影响,主张实行井田。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