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均贫富
西汉董仲舒的经济观。调均贫富是儒家思想传统。孔子认为社会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董仲舒继承了孔子在财富问题上的均贫思想。针对当时贫富不均的状况,董仲舒指出:“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今世弃其度制,而各从其欲。欲无所穷,而俗得自恣,其势无极。大人病不足于上,而小民赢瘠于下,则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贫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是世之所以难治也。”(《春秋繁露·度制》)董仲舒清醒地看到当时贫富不均的社会现状,痛切指出:“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达官贵人尽管已经“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但却仍然“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天下”(同上),并且“贪利而不肯为义”(《春秋繁露·度制》)。与此相反,下层人民过着“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老者不养,死者不葬,赘妻鬻子”(《淮南子·本经训》)的悲惨生活。董仲舒认为,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的根本办法,是调均贫富:“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春秋繁露·度制》)董仲舒从“天意”的角度说明调均贫富思想正确性和神圣性:“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者也。”(《汉书·董仲舒传》)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调均贫富的措施:①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②薄赋敛,轻徭役,以宽民力;③去奴婢,除专杀之威;④盐铁皆归于民,利益共享;⑤禁止官宦人家与民争利。董仲舒把自己调均贫富的思想说成是“上天之理”“太古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为制,大夫之所当循以为行也”(《汉书·董仲舒传》),认为如果能够调均贫富,则“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春秋繁露·度制》)。
董仲舒调均贫富的思想,是当时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和希望,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体现出一代儒宗思想的深刻和远见。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