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_中国孔子网

三纲

来源:作者: 2017-09-14 17:21:00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西汉董仲舒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纲,鱼网上的总绳,引申为起决定作用的部分。董仲舒宣扬的三纲,思想渊源是先秦孟荀儒家和韩非法家。孟子第一个提出五伦观念:“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荀子认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荀子·王制》)韩非强调:“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忠孝》)《吕氏春秋·恃君览》说:“父虽无道,子敢不事父乎?君虽不惠,臣敢不事君乎?”董仲舒综合孟、荀、韩以及《吕氏春秋》的上述思想,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中提取君臣、父子、夫妇三伦,将彼此间的关系规定为绝对不变、永世长存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从而确立了封建社会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基本道德准则。

  董仲舒运用其天人感应理论,把人间的一切都纳入阴阳轨道,宣称道德规范来自天意。“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基义》)。宇宙之间,天阳地阴,天君地臣,彼此之间是决定与被决定、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天理”的体现。因此,自然界的“天理”外化于人类社会,运用于国家政治生活关系和家庭伦理生活关系,便是“凡物必有合。……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同上)。这就是说,在君父夫与臣子妻相互对应的统一体中,君父夫处于支配对方的地位,臣子妻处于被对方支配的地位。这是因为,阳贵阴贱、阳尊阴卑是宇宙间不可违逆的原则。所以,董仲舒说:“丈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春秋繁露·阳尊阴卑》)“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春秋繁露·顺命》)根据这种尊卑、贵贱、授受的原理,一切荣誉、成就都应归之于属阳的方面,亦即君、父、夫方面;一切毁辱、罪过都应归之于属阴的方面,亦即臣、子、妻方面。从个体道德修养的角度讲,这叫“倡力而辞功”(《春秋繁露·阳尊阴卑》);从天人合一的法则看,这叫“人理之副天道”(《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从历史发展的依据看,这属于“君不名恶,臣不名善。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同上)的《春秋》“大义”。

  董仲舒的三纲说,适应了汉代建立大一统政治秩序的要求,成为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对中国古代独立人格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