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为道相续相禅
诗歌的发展是前后连续,永不停息的。清代叶燮提出的关于诗歌发展的命题。语出《原诗》:“诗有源必有流,有本必达末;又有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其学无穷,其理日出。乃知诗之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相禅而或息也。”这种“相续相禅”说把诗的历史看做一条永不停息的奔流之河,因而反对把历史上某一时期、某一体格之诗视为止境的复古论调。《原诗》中就批评明代前后七子“五言昉自建安”之论云:“盛唐诸诗人,惟能不为建安之古诗,吾乃谓唐有古诗。若必摹汉魏之声调字句,此汉魏有诗而唐无古诗矣。”但“相续相禅”说还是比较侧重于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而忽视事物发展中的间断性,也就是侧重于量变而忽视质变。所以叶燮只提倡:“踵事增华,以渐以进”,而不允许“叛于道,戾于经”(《原诗》);既反对复古,也反对“反古”。这是一种不彻底的文学发展观。叶燮在《原诗》中还曾谈及“正”与“变”“因”与“创”的关系,亦不出“相续相禅”的原则。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