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发生于唐代中叶的一次诗风改革运动,是儒家文艺思想同唐代中叶的社会需要及诗歌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宗旨在于提倡以汉乐府为榜样,创作反映现实、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以讽谕上政,达到正得失、美教化的目的。参加者有元结、顾况、张籍、王建、李绅、元稹等,代表人物是白居易。
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危机四起,内有奸佞,外有强藩,朝政腐败,赋税繁苛,致使“下无安心”,“生业不固”,“上无定费”,“岁计不充”(白居易:《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道德为嗜欲化为险薄,仁义为贪暴化为凶乱,礼乐为耽淫化为侈靡,政教为烦急化为苛酷”(元结:《时化》)。一些同情人民、关心国事的诗人试图发挥儒家“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诗大序》)的文学传统,以诗“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元结:《二风诗论》)。如顾况称:“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彩之丽耶?”(《悲歌序》)白居易更云:“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也。”故“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凡“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者而难于指言者,辄歌咏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与元九书》)。而最适于“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诗歌形式,就是新乐府。元稹《乐府古题序》分析道:“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但“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不免削足适履;“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即仅借古题,自为新诗,“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但更彻底的办法是像“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这种风格近于古乐府而“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诗,就是新乐府。至白居易,首先标出“新乐府”之名,作为自己50篇“因事立题”之作的总称。并在《新乐府序》中全面而明确地规定了这种“新乐府”的特点:“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从新乐府运动的缘起到新乐府诗的特征,都表明新乐府运动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它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之时,充分贯彻了《诗大序》“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惰性,以风其上”的精神,把儒家注重文学同社会现实的联系、强调文学的政治功能的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