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术语_中国孔子网

理学

来源:作者: 2017-11-09 09:55:00

  宋元明清时期以讨论理气、理欲、心性等问题为中心的儒家学说。广义的理学,又称道学,泛指宋元明清时期以讨论理气、理欲、心性问题为主的整个儒学,包括多个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相对于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而言。理学之名,最早见于宋嘉定十三年(1220)吏部考功郎中楼复观的奏疏:“理学之说,隐然于唐虞三代之躬行,开端于孔门洙泗之设教,推广于子思、孟轲之讲明;驳杂于汉唐诸儒之议论,而复恢于我宋濂溪先生周公敦颐。一濬其源而洗之,混混益昌于今,倣诸百世无疑也。”(《周子全书》卷二十一)楼视理学继儒家道统,以周敦颐为理学的宗祖。

  沿革 理学是适应北宋以后,统治者为了结束五代十国的战乱,重新建立中央集权,营造维护统一的思想武器而产生的,是魏晋隋唐以来儒家与道家、佛家在长期斗争中,批判并融合佛、道思想的结果。它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的复兴。唐代中期韩愈提出儒家道统论,主张仁义道德是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孔子、孟子相继而传的儒家道统。李翱提出复性说,主张消除情欲,恢复善性,已开理学端绪。北宋初被称为“理学三先生”的胡瑗、孙复、石介,提倡“明体达用”,提倡道德性命之学,揭开了理学的序幕。北宋中期,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人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太极、阴阳、理气、道器、两一、心性、理欲等基本范畴,奠定了理学的基础。至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建立了一个以理为本的完整的理学体系,标志着宋代理学的最终完成。同时的陆九渊则提出“心本论”,形成了理学中的心学学派,反映了理学内部的分化。

  特点和主要内容 理学的基本特点是儒家思想的哲理化。先秦儒学和两汉儒学重在人伦道德和治世原则的讨论,而弱于宇宙本体和人的本质的探讨。宋代理学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批判地吸取了佛、道哲学的思想资料,建构了新的思想体系,把儒家的三纲五常与世界的本原和人的本质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理学的主要内容如下。

  本体论 理学家们都认为,世界万物有一个统一的本体,这个本体是一切存在的根据和决定者。但对于本体是什么的回答各有不同。二程和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体,形而上之理支配形而下之气。理为生物之本,气为生物之具。张载认为“气”是宇宙的本体,理是气千变万化的法则,万物都是“太虚之气”的聚散。陆九渊认为“心”是宇宙的本体,“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即是理。

  心性观 即有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等方面的观点。理学试图解决人的本质和人性问题,以便为儒家主张的仁义道德提供主体内在依据,但各派的观点不一。张载把太虚之气说成性的本原,认为天地之性是人的纯善本质,气质之性则是各人所具的特殊本性,兼含善恶。心则包含着性和情。二程认为人有两重性,一为源于天理的先验性,所谓“性即理也”;二为禀受于气的气禀之性。源于理之性皆善,禀于气之性有善恶之别。并认为性、心、情是统一的,“性之有形者谓之心,性之有动者谓之情,凡此数者皆一也”。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张载和二程的心性论,认为“只是这理,在天则曰命,在人则曰性”,性便是人心中的“理”。同时,他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两重性,而心则是性和情的主宰,从天理出发是“道心”,从人欲出发就是“人心”。陆九渊认为,心即是性,即是理。

  价值论 理学家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生的最高理想,这一理想必须通过高度的道德自觉才能达到。道德自觉从认识论上看,包括知和行两个方面。他们提出的“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先行后、发明本心等命题,都是从认识论上解决道德自觉的。道德自觉从人生观上看,关键在于正确处理“理”和“欲”“义”和“利”“公”和“私”的关系。为此他们提出了“革欲复理”“存心去欲”“以义为利”“严辨义利”“重义轻利”等观点。理学家认为通过道德的自觉就可以实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与理为一”“天人合一”的崇高理想境界。

  流派 理学中派别甚多,各派之间有同有异。宋代主要的学派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之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陆九渊兄弟的“象山学派”及王安石的荆公新学和苏轼、苏辙的蜀学等。

  理学从南宋时朱熹集大成之后,历经元明清而有所变化。元代理学以程朱为正统,但许衡、吴澄等人,比较强调“德性”问题,主张尽心知性,反身内求。明代初年,朱熹理学仍占统治地位,但吴与弼及其弟子陈献章等人,着重讲涵养“本心”,提出“心与理一”,开始了从朱熹理学向陆九渊心学的转变,为王守仁心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明代中期:程朱理学趋于僵化,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本论,提出了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系统理论,把心学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王学学派。同时,罗钦顺、王廷相等人批判了朱熹的理气论,提出了“理气为一物”“理载于气”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哲学。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各自从不同方面批判理学,以后经过颜元、戴震等人进一步批判,理学日益没落。现将理学主要流派介绍如下。

  濂溪学派 简称濂学。北宋周敦颐创建。因周原居道州营道县(今湖南省道县)濂溪之上,后又于庐山之麓筑濂溪书堂讲学,故名。

  濂学以“无极”为最高哲学范畴。在本体论上,通过《太极图》及其简要说明,着重探讨了宇宙演化与万物生成的图式。在伦理学上,主张通过“主静”等心性修养来“立诚”,进而确立“仁义中正”的“圣人之道”。其主要特点是,构造了一个形式简明、意蕴深刻的太极图式,为理学本体论与心性论的融合准备了逻辑条件,为糅合儒、释、道三教文化开拓了思想道路。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濂学的创立,标志着宋明理学的开始。但在北宋时期,该学派影响不大。到南宋,经朱熹、张栻等人的尊奉,其理学开山地位始被认可。

  伊洛学派 简称洛学。北宋程颢、程颐为其主要代表。因二程生平活动集中在河南伊川、洛水一带地区,又长期讲学于洛阳,故名。

  洛学以“理”或天理为最高本体,建构了“理”→“气”→“物”→“理”的范畴逻辑结构,使理学图式更为抽象、严密。本体论上,注重体用、道器、本末之辨,提出了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动静无端阴阳无始等重要论题。人性论上,主张性即理,区分了“天命之性”与“生之谓性”。认识论上,提出“格物穷理”、知先行后等命题。学术特点上,程颢看重“浑然与物为体”的直觉境界,有心学趋向;程颐突出理一分殊的理性思辨,强调渐进积累。其主要代表作有《遗书》《外书》《易传》等。二程兄弟曾受学于周敦颐,但学术思想上更多“自家体贴”,因而具有理学奠基者的正宗地位。北宋时期,洛学门人弟子众多,政治影响大,盛极一时。主要人物有其弟子谢良佐、游酢、杨时、吕大临等。二程之后,杨时又创龟山学派,为洛学的南传做出了特殊贡献。南宋朱熹、张栻等人的思想,皆与其有渊源关系。谢良佐创建上蔡学派,进一步发明师说,成为“洛学之魁”。洛学的创建及其广泛流传,将北宋的理学思潮推向全面成熟,为南宋理学的集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横渠学派 又称关学。北宋张载独创。因其讲学于郿县横渠镇(今陕西省眉县横渠乡),生平与学术活动集中在关中地区(古函谷关以西),故称。

  关学主张“太虚即气”,以“气”为宇宙变化的根本实体。自然观上,肯定了太虚之气的物质实在性和辩证运动性,提出一物两体、“渐变著化”等思想命题。心性论上,区分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其民胞物与的《西铭》境界,被程颐、朱熹等称颂为天人合一、理一分殊的楷式。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宇宙气化过程,富有辩证思想;关心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务实致用学风。其主要著作有《正蒙》《易说》《经学理窟》等。关学为张载“苦心力索”而独创,无固定的学术渊源。张在世之时,关、洛二学并茂,而其盛况不在洛学之下。其后,弟子吕大忠、吕大临,吕大钧,苏昞等改事二程,转入洛学。关学相对衰落,再传者寥寥无几。但“关中理学”思潮一直延续到明代,并对浙东功利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关学的独创及其洛学化、闽学化演变,为宋明理学的奠基和集成做出了特殊的学术贡献。

  朱子学派 简称朱子学,又称闽学。南宋朱熹所创,是理学的集大成学派。朱熹曾寓居福建(别称“闽”)多年,又于建阳考亭筑舍讲学著述;后人尊称其为“朱子”,由此得名。

  闽学在本体论上,综合濂学的“太极”与洛学的“天理”,汲取关学的“气化之道”,建立了系统的理气学说,提出了一两、体用、阴阳、动静、常变等范畴的辩证思想,将理学思辨水平推向到时代精神的最高点。在心性论上,以洛学“格物穷理”“主敬”等学说为核心,以关学的心统性情等心性命题为基础,构造了一个完备的心性修养理论体系。在社会历史观上,宣扬和论证了纲常伦理的至善性与绝对性,为封建君主专制的合理性做了哲学辩护。其学术代表作有《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周易本义》等。闽学源于洛学。二程的理学思想,经杨时、罗从彦、李侗而传至朱熹。朱子学博采百家,综罗百代,源溯洙泗,承继伊洛,具有博大、精深、严谨、细密的思想特点。它的创立及其广泛流传,标志着理学思潮的综合集成。朱熹晚年,该学派曾一度被列为“伪学”而遭禁。其后,门下重要弟子黄榦、蔡沈、陈淳等人积极传播其理学思想。宋元之际,赵复、吴澄、许衡、刘因等理学家,为朱子学的北传和官方哲学化做出了各自的努力。随着程朱理学的官方正统化,朱熹也被尊崇为“万代师表”。

  湖湘学派 创始于南宋胡宏,以南宋理学家张栻为其主要代表人物。该学派形成于湖南地区,主要传播在三湘流域,故名。

  湖湘学派以“性”为最基本的理学范畴。本体论上,注重理气、道器等的融合关系,不严格区分形而上与形而下;视“太极”“道”“性”等为同等系列的本体范畴,尽力弥合理学内部“理”与“心”之间的缝隙。整个学术风格上,主张“通经致用”,具有重践履、务实际的学派特征。代表作有,胡宏的《知言》和张栻的《论语解》《孟子说》《南轩易说》等。湖湘学派源于洛学。其先驱胡安国(胡宏之父)曾受教于二程弟子杨时。胡宏直承家学,创建五峰学派,完成了湖湘之学的思想奠基。其弟子张栻再创南轩学派,主教岳麓书院,从游学人云集门下,湖湘之学达到极盛。张栻之后,学派传承不绝,其务实学风对明清学术思潮以及近代学术思想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象山学派 又称陆学、心学。南宋陆九渊为其主要代表。因陆曾讲学于象山(今江西省贵溪县西南)而得名。

  陆学以道德“本心”为宇宙本体,主张心即理。在认识论上,提倡发明本心、“切己自反”的易简工夫。在方法论上,重视“至当归一,精义无二”的先验综合,具有直观、简明、突出主体精神的学术特色。主要著述经后人汇编为《象山全集》。陆学源起于洛学中的明道学派。与九渊同时,其兄九韶、九龄亦有心学主张,并称“三陆之学”。学派主要人物还有弟子杨简、曹建、袁燮等。其后,杨简创立慈湖学派,传播并发展陆学观点,成为象山学向阳明学过渡的中介环节。象山学派的创建以及朱陆之争的形成,预示着理学的内部分化和思想解体。

  阳明学派 又称姚江学派、王学。以明代王守仁为代表。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又系浙江余姚人,余姚境内有姚江,故名。

  阳明学进一步发展了陆学心即理的思想,系统阐述了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著名心学论题,使心学体系得到完成。学术风格上,反对程朱“析心与理为二”的思辨分殊,主张本体与功夫的现成同一,富有明快、单刀直入,针砭时弊的理论特点。《传习录》是其重要的学术代表作。

  阳明学远承陆学传统,近与陈献章的白沙学派及其弟子湛若水的甘泉学派有思想影响和学术交往关系。门下重要弟子有钱德洪、王畿、王艮、邹守益、罗洪先等。后分化为姚江、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和粤闽等“王门七派”,对明朝中后期的学术发展影响极大。阳明学派的创建和广泛流传,标志着理学的正式解体。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