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
以六艺或六经,即《诗》《书》《礼》《乐》《周易》《春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汉人视六艺为永恒的和普遍的真理,故称其为经。对六经的研究、传授和学习,称为经学,又称其为“经艺”或“经术”。《乐》有声无书,早已失传。汉人所谓六经,实际上只有五经。经学作为儒家学者倡导和钻研的学科,始于汉,其后,历代儒家学者都以解释经书为己任,经学成为儒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形成和内容 两汉是儒家经学形成或定型的时期。秦统一中国后,由于采纳法家学说,“焚《诗》《书》,坑术士”,儒家尊奉的典籍即六艺受到沉重打击。汉初的统治者,因受秦帝国灭亡的教训,开始表彰儒学,至汉武帝定儒学为一尊,立五经博士,博士置弟子,传授和讲习经书,于是形成了经学,并出现一批传经的大师,成为经学的骨干。西汉初期的经师,《诗》有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生、燕人韩婴;《书》有曾为秦博士的济南伏生;《礼》有鲁高堂生;《易》有田何、杨何、丁宽;《春秋》有齐人胡毋生、公孙弘、董仲舒。东汉初期立十四博士:“《易》: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汉书·儒林传》)以上是传授今文经学和列为学官的经师及其派系。此外,还有传授古文经学以及未列为学官的民间经学系统,其代表人物西汉有毛公、孔安国、费直;东汉有郑兴、陈元、郑众、贾逵、许慎、马融、郑玄等。《汉书·艺文志》著录的西汉时期的经学著述,《易》有13家,《书》有9家,《诗》有6家,《礼》有13家,《乐》有6家,《春秋》有23家,而《易》居群经之首。
派别和论争 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流派。今文经学所依据的经书本子是由当时经师口授并用汉代隶书写成的,对经书的解释,注重章句,阐发其大义。西汉初期经师所传授的经学大都为今文经学,并被朝廷列为学官,成为官方的经学。景帝时,鲁恭王扩其宫室,坏孔子故居,得《尚书》《礼记》《论语》《孝经》数十篇,由汉以前的古文字篆文写成,其后孔子后代孔安国得其书,献于朝廷。传授古文经的学派,为古文经学。其对经学的解释,注重训诂,尊重经学中的历史实际。《左传》和《周礼》为古文经学派所独有的典籍。古文经学家多次争取立为博士官,由于今文经学派的反对,除汉平帝与王莽执政时外,均未能成功。其经学流行于民间。
古今文之争的焦点是关于《春秋》的解释。今文经学派推崇《公羊春秋》受到汉武帝的支持,从而成为当时的显学。《公羊春秋》的大师有公孙弘和董仲舒。董氏的《公羊春秋》学,主大一统,奉孔子为神,成为汉代官方哲学的代表。此派经学后来发展为纬书。古文经学则推崇《左氏春秋》,其代表人物有刘歆、贾逵等,同今文经学派多次展开论争。汉代经学,还有齐学鲁学之别,齐学推崇《公羊》,鲁学则推崇《榖梁》,亦相互论争。汉宣帝时,召开了一次经学会议,即石渠阁会议,讨论五经异同,由宣帝裁决,增立《榖梁春秋》,大小夏侯《尚书》和梁丘《易》为博士。汉章帝时,召开了白虎观会议,讨论今古文经学和纬书的争议问题,又对纬书做了一次总结。
今文经学曾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成为官学,由于其学风与谶纬迷信结合在一起,受到学术界的责难,日趋衰落。古文经学虽仅短暂列为官学,但其影响日益扩大,东汉中期以后,成为经学的主要势力。
传授和影响 两汉经师招收弟子讲学授业,其弟子有时达千百人,多者有万人。其解释经书,有一定的规则,为弟子们所继承。每一学派宗师解经的规则,称为“师法”,经生后学必须遵守。每一学派传授经书又有自己的派系,世代相传,各自各家,称为“家法”。两汉经学企图通过师法家法保持其学术传统不变,以维护其社会地位,具有浓厚的宗派性。
在师法和家法的约束下,两汉经师倡导的章句注疏之学和训诂考据之学,对经书的诠释,愈来愈繁杂,说一经竟达百万余言,如小夏侯《尚书》经师秦延君解说《书·尧典》篇目两字的涵义有十万余言,说“粤若稽古”四字达四万言。如班固所说:“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汉书·艺文志》)此种烦琐的经学学风,终于将汉代经学由兴盛引向衰亡。
汉代的经学,为儒学开创了依经书的注释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学风,将儒学推向经学时代,其影响深远。由于对经文本义停留在阐述上,而不敢有所异议,在知识界养成了尊孔读经的学风,对人们的思想又起了禁锢作用。
经学自身有其发展的历史,从汉到近代,一直延续下来,经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汉代五经变为宋代的十三经。各时代对其解释,也不尽同,可分为两汉经学、魏晋南北朝经学、隋唐经学、宋明经学、清代经学和近代经学。每时期的经学又有其特色。秦汉以后的儒学史,也可以说是儒家经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