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古说
主张对古代的典章制度及思想文化采取基本尊信态度的理论学说。儒家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儒家最初以相礼为职业,是古代文化的保存者,孔子自称“好古敏以求之”(《论语·述而》)。他教育弟子的主要材料如《诗》《书》,都是古代文化的结晶,加上中国文明演进的特征是缓慢、温和而保守,所以尊古成了儒家一个显著的特征。当孔墨显学对峙时,墨子及其后学就对古言古服的儒者进行过讥刺。在儒家内部,荀子的《非十二子》猛烈批判过唯古是效的“贱儒”。可是由于中国的社会结构长期没有根本的变化,尊古的势力根深蒂固,牢不可破,汉代屡有以《春秋》决狱的案例,宋朝的统治者则想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往往成了尊古势力的牺牲品。不仅政治上如此,在学术研究上,中国也有着尊古的积习,汉代儒生唯古是从,一字训至数万言,清代许多朴学家治经,不问真不真,唯问汉不汉。现代古史辨学派曾对尊古说进行批判清算。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