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_中国孔子网

四句教

来源:作者: 2017-11-15 16:49:00

  明代王守仁为接引徒众而提出的四句话的教典。是王学基本观点的简要概括。这四句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有关内容早在守仁悟道后不久便提出来了,但是直到晚年才正式总结为四句教。这里包含了他关于良知、致知格物、已发未发、本体功夫等理论。四句教出自《传习录》下:“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守仁这两位高徒对于这四句教言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争论。当天晚上在绍兴天泉桥上向守仁请教。守仁批评了他们各自的片面性后又强调了这四句话,要他们“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这便是有名的“天泉证道”。

  四句教是说心之本体(未发)是无善无恶的,而意(已发)因物欲习气的影响则是有善有恶的,但人的良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知道、分辨是非善恶,只要致良知,即将良知发扬推广开去,在任何事情上都实际地为善去恶,这便是格物的功夫。如此坚持下去即可不断提高道德水平,最终成为圣贤。

  四句教提出后,首先在弟子中引起争论,上述钱德洪与王畿间的争论即是第一次争论。王畿认为,既然本体无善无恶,意、知、物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就是说本体功夫一悟尽透,不必一步步地做格物功夫。钱德洪认为如果人的意念没有善恶,格致诚正的功夫不都可以抛弃了吗?另外,心体虽本无善无恶,但习染既久,心体上也就有善恶。王畿的看法称为“四无”说。钱德洪看法称为“四有”说。守仁认为二人的理解各有偏颇,王畿要用钱德洪的功夫,钱德洪要知王畿的本体,两说要相资为用。这也就是四句教的本意。守仁去世后,关于四句教特别是其首句的争论,愈演愈烈,成为明中后期学术界的一大公案。万历二十年(1592)前后在讲会上许孚远作《九辩》,批评“无善无恶”违背了儒家性善说的教导。守仁的再传弟子周汝登作《九解》力辩其诬,认为无善无恶是对的,因为“善且无,恶更从何容?”“恶既无,善不必再立。”五年之后,在苏州顾完成、高攀龙等与王门的管志道、钱渐庵又开争论。管、钱坚持心体无善无恶,顾、高则指认无善无恶与性善论对立,并且与为善去恶的功夫相互割裂。倡导无善无恶必然使人有善不为,有恶不去。

  在守仁的思想中无善无恶与性善并不冲突。因为他一贯地既讲性善又讲无善无恶。在与四句教同时发表的《大学问》中他就说“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心体之所以为至善,因为它是天理,是天命之性。但是从另一方面去看,在本体层次的天理、本性、心体,是没有对待的,也就是说没有恶与之对应,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是无善无恶的。只有在现象界才有善恶之对待。守仁之所以提无善无恶,是为了让人们对于本体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看到心体的自由任运。既是天理,就不要对它百般地控制,这样可以在修养中做到“无累”与“洒落”。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