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_中国孔子网

道与学非孔子所得而私

来源:作者: 2017-11-15 16:47:00

  道和学术是公共的,应由天下人共同认可,不能由包括孔子在内的任何个人垄断。明代王守仁提出的反对外部权威的命题。语出书信《答罗整庵少宰书》(《传习录》中)。罗钦顺曾批评王守仁思想“绝与朱子异”。朱子在明代具有极大权威,这个批评当然是十分严厉的。守仁在信中进行答辩:“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他没有用虽与朱子异,却与孔子同之类的话来敷衍,反而强调学术的公共性,不但否定了朱子的权威,也否定了孔子的权威,表现了王学自尊无畏的品格。这个命题以王守仁的心学理论为基础。心学认为,是非标准不是外在权威,而是人心。一个道理,求之于心觉得不对,即使是孔子说的,也不能盲目肯定;反过来,求之于心而觉得对,即使是普通人说的,也不能随便否定。天下人人有心,人人都可以判断是非,因此学术上必须强调公是公非。王守仁虽然没有否定孔子的具体结论,但这个命题自然冲击了儒学的基础。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