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_中国孔子网

天下无不是底君父

来源:作者: 2017-11-14 10:32:00

  南宋朱熹所论证的纲常伦理观念。此语原本是封建社会流行的说法。

  朱熹从维护纲常伦理出发,对其合理性做了理学式的论证。他认为,理在事先,“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朱子语类》卷九十五),君臣父子之理已先在地决定了君父对臣子的统治是绝对正确的。天下没有因管制臣子而有“不是”的君父。即便君父确有过失,“臣子无说君主不是底道理,此便见得是君臣之义处”(《朱子语类》卷十三)。臣子应无条件地履行忠孝义务,评论君父的是非,是最大的不忠不孝。君父的过失是臣子忠孝未至所致,必须由臣子来承担。“天下无不是底君父”,是朱熹政治思想保守和落后的一面。与此并行,朱熹也要求君父按义理行事、“正心诚意”、端正“心术”,成为臣子的道德楷模。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