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立而道不见
善虽道之所生但不等于道。北宋苏轼提出的关于道与善的关系的命题。语出《毗陵易传》:“阴阳交而生物,道与物接而生善;物生而阴阳隐,善立而道不见矣。……善者,道之继,而指以谓道则不可。”《易传·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苏轼此说即解此数语。按一般儒者理解,道生物,而生物之心即是善,故善是道的本性,与道同体。而苏轼却认为,道生物,物遵道而行则为善,故曰“道与物接而生善”;但遵道而行则道已隐于善行之中,正如道生物则道即隐于物之中一样,故曰“善立而道不见”。这种观点的实质是要把道与善分开,亦即把性与善分开,从而把善确定为后天之选择、而非先天之本性,进而肯定饮食男女之欲为无所谓善恶的人之本性。如其《扬雄论》一文所云:“人生而莫不有饥寒之患、牝牡之欲,今告乎人曰饥而食、渴而饮、男女之欲不出乎人之性也,可乎?是天下知其不可也。……圣人以其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御之而之乎善,小人以是七者御之而之乎恶。由此观之,则夫善恶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之所能有也。”“善恶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之所能有”,即“善者,道之继,而指以谓道则不可”。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