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_中国孔子网

从道不从君

来源:作者: 2017-08-14 16:20:00

  荀子关于臣下对待国君应有态度的主张。语出《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平原君之于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荀子与孔子、孟子一样,不主张臣下对君主盲目、绝对地服从。他主张要以道为依据,以是否利国利君为准绳。有利于国君而听从国君,是顺;不利于国君而还听从国君,就是谄;违抗国君命令而有利于国君,是忠;违抗国君命令而不利于国君,就是篡。在国君有过失时,臣下应向国君指出,力争予以纠正。国君有过,能向国君进言,用则可,不用则去,叫做谏;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叫做争;能团结、率领群臣迫使国君纠正过失,从而消除国家的忧患,达到尊君安国的目的,叫做辅;能违抗君命,推翻国君的错误决定,解除国家的危险,给国家带来大利的,叫做拂。荀子说,像这样的谏、争、辅、拂之臣,是社稷之臣、国君之宝。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