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说
对教育对象不予族类、地区、贵贱、年龄等限制的观点。孔子创办私学的基本方针。它从根本上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的范围和性质,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教无类一词,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但“有教无类”的原本含意是什么?历来有不同理解,关键在于对“类”做何解释。如东汉马融注:“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论语古注笺》卷十五)南朝梁经学家皇侃疏:“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论语集解义疏》)宋代朱熹注:“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论语集注》)
孔子的教育实践 孔子本人的教育言论与教育实践,已为“有教无类”做了最好的注脚。孔子曾说:“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只要能够送10条干肉作见面礼(另说:只要是15岁以上的学子),我没有不进行教育的。又说:“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同上)那只要诚心求教、潜心向学,都热心教诲,不管他们过去的经历和表现,而一视同仁。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创办私学、聚徒讲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了:①不分国别和族类。据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弟子国别表》统计,孔门弟子国籍有鲁、齐、卫、晋、蔡、秦、宋、陈、燕、吴、楚11国,不明国籍者还有很多。它说明孔子招收学生,不仅不分华夏诸国,而且不分华夷诸族。所以史称孔子“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吕氏春秋·有度》)。②不分贵贱和贫富。孔门弟子来自各个阶级、阶层,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仲弓和“鄙家”(《吕氏春秋·劝学》)的子张;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卫国大商人子贡,也有居住“不堵之室”“上漏下湿”的原宪和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甚至还有“卞之野人”子路和“梁父大对教育对象不予族类、地区、贵贱、年龄等限制的观点。孔子创办私学的基本方针。它从根本上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的范围和性质,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一词,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但“有教无类”的原本含意是什么?历来有不同理解,关键在于对“类”做何解释。如东汉马融注:“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论语古注笺》卷十五)南朝梁经学家皇侃疏:“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论语集解义疏》)宋代朱熹注:“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论语集注》)
孔子的教育实践 孔子本人的教育言论与教育实践,已为“有教无类”做了最好的注脚。孔子曾说:“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只要能够送10条干肉作见面礼(另说:只要是15岁以上的学子),我没有不进行教育的。又说:“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同上)那只要诚心求教、潜心向学,都热心教诲,不管他们过去的经历和表现,而一视同仁。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创办私学、聚徒讲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了:①不分国别和族类。据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弟子国别表》统计,孔门弟子国籍有鲁、齐、卫、晋、蔡、秦、宋、陈、燕、吴、楚11国,不明国籍者还有很多。它说明孔子招收学生,不仅不分华夏诸国,而且不分华夷诸族。所以史称孔子“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吕氏春秋·有度》)。②不分贵贱和贫富。孔门弟子来自各个阶级、阶层,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仲弓和“鄙家”(《吕氏春秋·劝学》)的子张;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卫国大商人子贡,也有居住“不堵之室”、“上漏下湿”的原宪和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甚至还有“卞之野人”子路和“梁父大盗”(《吕氏春秋·尊师》)颜涿聚等。③不分年龄大小。如秦商少孔子4岁,颜无由少孔子6岁,漆雕开少孔子11岁,孟懿子少孔子20岁,颜回少孔子30岁,陈亢少孔子40岁,冉孺少孔子50岁,公孙龙少孔子53岁。叔仲会少孔子54岁。同学问年龄差距竞有50岁左右。④不分资质高下。孔门弟子中既有“问一知二”的子贡和“闻一知十”的颜回这样的高材生,也有像高柴和曾参这样智力较低的学生,“柴也愚,参也鲁”(《论语·先进》)。可见,孔子私学的教育对象范围是相当大的。因此,人们常说:“孔门多杂。”有一次,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櫽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荀子·法行》)所谓“杂”就是混杂,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的意思,这正说明孔门弟子原是良莠不齐的。孔子的“有教无类”办学方针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付诸实践的。
思想基础 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有其思想基础。他对教育对象天生素质的基本看法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同上)“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就是说,在孔子看来人的天生素质相差无几,但却可以使之发生变化,且只有极少数的“上智”与“下愚”这类人不易改变。其余一般人,也即“中人”一类的人,都是可以接受教育的。同时,“有教无类”也是孔子“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思想的具体体现。他认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大多数人都应该接受教育。
局限性 孔子“有教无类”也有其相对性、局限性。就是说,它是“无类”中的“有类”。如孔子的教育对象就不包括奴隶。当时奴隶连人身自由都没有,自然也就谈不上受教育。孔子弟子3000,贤者72人,据现有资料来看还没有一个是奴隶出身。再如孔子的教育对象也不包括妇女。孔子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这是勿庸讳言的。如周武王说他有贤臣10人,孔子却辩驳说:“有妇人焉,九人而已。”(《论语·泰伯》)孔子也曾把女人同小人相提并论,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这说明孔子的“有教无类”是不彻底的。“无类”还不等于“全民教育”,而这也正是孔子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之所在。
历史地位和影响 “有教无类”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属于进步的教育主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它打破了“学在官府”之旧制,开创了文化下移的新纪元。春秋之前是“有类”教育,而孔子不分地域、贵贱、贫富、智愚,只要诚心求教,都给予一视同仁的教育。这就突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知识的垄断,加速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的历史趋势,为平民求学参政创造了一个契机。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对以“亲亲”为原则的奴隶主贵族的教育制度的批判和否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繁荣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广大平民的愿望和要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②它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专长的人才。春秋末期,社会上养士用士已形成风气。
孔子适应了这一趋势,在“有教无类”的方针下,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孔子的弟子以平民为主体,立身处世不再凭借原有的血族关系,而是依据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问智能。如子贡善辞令,做了“外交官”,奔走于列国之间;冉有为季氏宰,辅佐季氏治鲁;子路仕于卫,为结缨整冠而死于卫国内乱;子夏居西河教授,整理了不少古代文献;等等。他们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③孔子招收弟子不分种族、不分国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打破了华夏与夷狄的族类界限,“布学”于四夷,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称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表现了汉民族在文化特点上的某些精神形态”,“影响了中国境内非汉族的各族,在汉族与各族间起着精神联系的作用”(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有教无类”的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是有影响的。孔子之后,孟子在教育中也做到“来者不拒”,体现了“有教无类”的精神,谓:“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吕氏春秋·劝学》说:“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吕氏春秋·尊师》记载:“段木干,晋国之大驵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钜狡也,学于禽滑厘。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可见,子夏、墨子、禽滑厘等人办学,也是不以尊卑取人的。这也说明,“有教无类”的主张及实践,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孔子的“教育平等”思想,具有一定的教育民主性色彩和教育普及性思想倾向。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