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数原理
以符号系统及其内蕴的数学规则,表征事物的变化和关联的学说。以阴爻和阳爻两个符号组合而成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符号系统及其以自然数奇偶性为基础的数字学,作为象数原理的基本研究内容由历代易学家持续不断的研究而被发展。
《易》之为书的基础是先人创造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符号系统。卦爻辞是作为占验记录而系之于卦象符号的。当《易传》的作者们借这本占筮书阐释某些哲理时,并没有贬低卦象符号的作用和意义,主张“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易传·系辞上》)。他们明确地规定了八卦符号的基本象征意义,给出六十四卦序的类因果说明,提出关于发明和发现程序的“制器尚象”说。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这一特殊的符号系统,其组合变换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余地,为表征复杂系统的巨大信息量提供了可用的形式。因此,历代都有一批易学家力图将其发展为容纳社会、人生和自然的包罗万象的象数宇宙图式。汉代易学中形成象数派,至宋代又分裂为数学派和象学派,到元明时期形成易图学。在以象数顾理为指导思想的易学这一支派的发展历史中,易学与科学的互动最为明显。一方面,易学吸收科学知识解易;另一方面,科学则以象数观构建科学理论;同时易学家象数研究本身的一部分属于名符其实的科学——原始组合数学。就天文学说,汉代兴起的卦象说是以历法成就为其科学基础的;而卦气说由于刘歆的提倡,曾成为张衡和张遂等天文学家探讨历理的出发点。虽然以易衍历的企图终未成功,但易卦作为历法表示系统却沿用千余年之久。而且以象数为媒介的历律融通思想,不但形成历律合帙数代的历史事实,而且推动着京房等人探索满足旋宫转调的音律系统,启迪朱载育创建十二平均律。就数学来说,易学吸收数学知识解易,虽未造成有如卦气说那样的效果,李光地以勾股解河洛图,焦循以代数比例和二项式定理解易,也都不无新意。易学关于数的形上讨论,把古代人对数的研究引向术数和数学两种不同的进路。刘徽以来一些古代数学家把河图洛书看做数学的远源,无疑是对易学形上观的某种认同。秦九韶发现大衍筮法的同余结构并进而发明作为一次同余式求解程序的“大衍求一术”是数学史上的一个奇迹。沿象数思想的一系列有关易图的研讨,相当一部分属于组合数学的范畴。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从九宫数开始的河洛理数研讨导致纵横图的研究。扬雄《太玄》符号系统的三进制数表的含义和邵雍易图的二进制数表的含义今已成为定论。而易学中的“飞伏”说、“复变”说、“错综”说作为符号分类原理,各种“卦变”说作为符号生成法则,诸多卦序说作为符号排序规则,诸如此类的象数学说的数学意义愈来愈明朗。
“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的象数原理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符号原理。这一原理的提出以及象数符号系统的长足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刨用抽象符号的能力和兴趣。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曾说过:哲学是写在宇宙大书中的,这本书时时刻刻向我们打开着,但是除非人们先学会书里所用的语言,掌握书里的符号,否则不可能理解这本书。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的,符号是三角形、圆形和别的几何图形,没有这些符号,人类连一个字也不会认识。没有它们,人们仍在黑暗的迷宫中俳徊。但是,创造世界最古老符号系统的中国人,却没能借助象数原理和象数符号系统创造出适于近代科学的符号系统。这给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留下一个疑难之题。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