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
(1562~1633) 明代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生于嘉靖四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卒于崇祯六年十月七日,上海人。在农田水利、修改历法、练兵制器以及翻译科学著作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徐光启出生在一个新兴中等市民兼小农的家庭,父亲徐思诚“尝业贾”,继而“课农学圃自给”。徐光启自幼接受传统儒家教育,稍长逐渐注意农学、水利、数学、历法、兵法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学习与研究。万历九年(1581)中秀才,后“教授里中子弟”,同时也参加家中农业生产劳动。万历二十五年中举人第一名“夺解神京”,“名噪南北”,仍乡居授徒。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派赴都察院观政,遂入仕宦。崇祯五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六年兼文渊阁大学士。谥文定。
科技和军政活动 徐光启生活与活动在16~17世纪之际,当时中国正是社会内部危机爆发,外患频仍,一部分知识分子主张实施富国强兵、改良弊政的措施。这时期也是总结中国古典科学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科学家与技术专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先进知识分子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这一时期又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对抗宗教改革运动的“耶稣会”,耶稣会的传教士也纷纷来华。徐光启于万历二十八年在南京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万历三十一年加入天主教,开始接触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与科技思想。徐光启成为中国士大夫中与西方文化相接触的第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由于上述的时代环境与条件,使徐光启更多地从事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并积极注意与参加政治军事活动。入翰林院后,愈加留意经世致用之学。“习天文、兵法、农事、屯、盐、水利诸策,旁及工艺、数学,务可施用于世者”(《启祯野乘·徐文定传》)。
在政治与军事上提出富国强兵的主张,以及改革方法。“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复太史焦座师》)。“备御之要”是组织练兵“得胜兵十万”;在“器胜”上,提出“火器者,今之时务也”,建议组织“车营”,“建筑台铳”。认为“富国强兵”必须“务农贵粟”。他的农本思想,一方面是发展高产作物,写了《甘藷疏》《芜菁疏》等;另一方面是发展经济技术作物,写了《吉贝疏》等。后来又将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农业实践经验,整理编定为《种艺书》,以后又由陈子龙校刻,定名为《农政全书》。该书为徐光启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史上百科全书式的总结性著作。
徐光启的农学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农思想,提出“农者,生财者也”(《拟上安边御虏疏》)。认为“财”就是“食人之粟,衣人之帛”,而银和钱不是财,只是“财之奴”,因此要富国就必须“讲于财所由出”,“富国必以本业”。
徐光启认为要解决“务农贵粟”就要解决科学技术问题,为此就必须以“度数为之宗”(度数之学即数学),徐光启认识到“盖度数之用,无所不通者也”(《句股义序》)是“盖不用为用,众用所基”(《刻几何原本序》)。他翻译了《几何原本》(见《几何原本序》),编撰了《测量法义》《测量异同》《句股义》《泰西水法》等。他还注意到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度数旁通十事”。
徐光启的另一项科学活动,就是修正历法,督领会通中西历法,翻译历书。所修正的《大统历法》,后经李天经清理缮写,将其中重要部分选刻印行,是为《崇祯历书》。
徐光启认为“天行有恒数而无齐数”(《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岁久必差”。他认为一切“务求与天相结合,又求与众共见”。“上推远古,下验将来,必期一一无疑,日月交食、五星凌犯、必期事事密合”(《修议历法修正岁差疏》),即认为修改历法要符合天体运行规律。《崇祯历书》在当时是采用了第谷体系,引入地球、经纬度等概念。对待这些西方科学技术,徐光启是“熔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历书总目表》)。《崇祯历书》清初由汤若望增译,改刻为《西洋新法历书》。《崇祯历书》是中国现存古历遗产中,最丰富最完整的天文古典译著,是中国历法史上重要的改革,奠定了以后近三百年历法的基础。
重视儒学 徐光启重视儒学中“古学”“六艺”的科技传统。“礼、乐、射、御、书、数,皆是有用之学”(《面对三则》)。“孔门弟子身通六艺者,谓之升堂入室”(《刻同文算指序》)。他“顺守”朱熹“格物致知”思想,“格物穷理之学,凡世间世外,万事万物之理,叩之无不河悬响答,丝纷理解”(《泰西水法序》)。徐光启力行“格物穷理之学”,即是以中国传统科技内容,“补缀”当时西方科技知识,“合之双美”的经世致用之“实学”。徐光启的科技活动说明儒学与科学技术也存在着相结合的一面。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