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彭波:身份认同与全球文明倡议的内在机理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24-10-29 09:21

  引言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向世界提出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这一倡议着眼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内容。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既具有面向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之下,不同文明在世界舞台上交流碰撞,处理好多元文化交流中的问题成为重中之中。

  亚历山大·温特曾指出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不是物质力量决定的,这种共有观念以社会为本源,不同于物质主义强调生命存在和环境的看法。国际政治不仅具有无政府性特征,而且还具有社会性特征。这种社会性来自人类生活的群体性,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分工中获得生存发展的资源。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生产与生活变得国际化。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国际分工,相互的依存关系使得国家间的共同利益逐步得到发展。不论我们是否愿意,全球化已经客观地渗入到人类的生活之中,这是人类群体性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是社会性的最高体现之一,国际政治的社会性也体现在主权国家之间具有某种体现共同价值观念的国际政治文化。在国际社会中,来自不同地域行为体有着不同的文化理念。在行为体互动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文化的交流。由于文化的不同,行为体在互动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身份角色。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行为体之间的和睦共处需要一种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既体现在对自身文化基地的充分肯定,也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但也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地缘政治环境更加复杂,文明冲突话语此起彼伏。全球文明倡议的内在机理重点在于凝聚身份认同的共识,进而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既有文献回顾

  从身份认同的视角来探析全球文明倡议的内在机理,既有文献主要对身份认同进行了研究,以及从两个方面对全球文明倡议进行了阐释。

  第一,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身份一词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温特将行为体的身份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性因素之一。温特将身份当作是有意图行为体的属性,它可以产生动机和行为体特征,并且指出身份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或单位层次的特征,根植于行为体的自我领悟。弗朗西斯·福山指出,由认同所凝聚的每一个社群,其内部的友爱与责任感具有"内在价值",人们甚至可能为了这种友爱与责任“让渡”部分权利,这也意味着认同并不仅仅是有服务于个体权利的“工具价值”。玛丽莲·布鲁尔将身份进行了区分,依次为:以个人为基础的社会身份、关系性社会身份、以团体为基础的社会身份和集体身份。克里斯托弗·海默和彼得·卡岑斯坦认为集体身份的概念源于社会心理学,并且从集体身份的角度出发并研究其对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迈克尔·霍格等学者将身份理论与社会认同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指出身份理论是一种社会逻辑理论,旨在揭示个体的角色与相关行为。妮娜·克里克尔指出可以将身份理解为自我或他人关系的结果,这种结果产生自社会互动。秦亚青指出国家身份是一个国家相对于国际社会的角色,即国家身份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与主导国际社会的认同程度。黄平从身份、视野以及价值 等几个维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西方对中国成长的看法存在着误读和偏见。泰德·霍普夫指出身份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身份不是理性选择的产物,而是嵌入在社会结构和主流话语中。也有学者对身份进行了总结,并且认为身份是将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应用到社会学经验研究中产生的理论成果。理查德·内德试图对身份和互动提供一种新的解释,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身份也有差别。

  关于认同的研究中,最早来源于社会心理学,后逐渐被应用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在对身份研究的基础上,温特指出认同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他者的界线变得模糊起来,并在交界处产生完全的超越。这也意味着自我逐渐被归入他者,并且认同总是涉及扩展自我的边界使其包含他者。黛博拉·韦尔奇·拉森(Deborah Welch Larson)指出从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入手,有助于探索身份和地位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并且指出与其他心理学理论相比,社会认同理论对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在群体层面而不是个人层面的分析。社会心理学家亨利·泰弗尔( Henri Tajfel) 和约翰·特纳( John Turner)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研究了认知过程以及社会身份如何影响群体间行为。并且泰斐尔指出社会认同是指对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了解,以及该成员身份所具有的价值和情感意义,社会身份认同是指个体从其自认所属的社会类别中推衍的自我形象内容。卡塔琳娜·施密德(Katharina Schmid)指出社会认同理论已成为关于群体动力学和群体间关系的主要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该理论解释了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社会认同过程如何以及何时导致群体间歧视和群体内偏袒。亚历山大·德罗夫阐明了国家认同、文化和规范之间的关系,并对国家认同方法进行了系统回顾,并且认为国家身份的概念也应该成为理性主义分析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有学者选择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身份认同是对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由于文化主体之间的不同所以需要主体的身份认同,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身份认同的嬗变。贝恩德和厄休拉·贾斯珀指出身份认同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行为体的动机与身份息息相关,而行为体的身份也会影响行为。凯文·邓恩认为不同的行为体对身份认同的解读也不尽相同,行为体并不是直接融入到话语体系中,而是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进行互动而产生联系。耐尔森·富特将人的动机解释为对某一群体认同的结果,富特对身份认同的界定是对某一特定身份或一系列身份的占有和承诺,并且其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过程,认同的概念是有关自我的产物。王莹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进行了评述,指出认同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心理过程,它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并且认同产生于同他者的关系之中,不同的关系产生不同的认同,关系的变化也会带来认同的变化;个人的认同是多重的,对身份的认同也是多重的,对多重身份的管理是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任务之一。马风书对身份认同的主体性分类进行了研究,并对个体身份认同和集体身份认同进行了比较,指出国家认同和跨国社会共同体认同是最重要的集体身份认同。宗华伟从后结构主义理论中引入身份认同视角,针对专业性国际组织政治化的复杂特质,通过主体性建构问题打开对国际组织的本体论探讨,在身份认同歧异性中探析政治化的动力。并且指出身份认同塑造了行为体的主体性,进而通过行为主体的话语实践与对外政策以及行动相互关联和建构,实现并同时影响身份认同与主体性。

  第二,关于全球文明倡议的研究。既有研究有将三大倡议结合起来分析,也有单独对全球文明倡议进行研究。一方面,在对全球文明倡议的专门性分析中。张倩红等指出,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以和平为基础的外交哲学、以发展为根本的外交实践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的外交理念,全球文明倡议是把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应用于当今中国的外交实践。邢丽菊从全球文明倡议的视角出发对中华文明的对话传播进行了研究,指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全球文明倡议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必将助力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崔延强指出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全面回答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核心问题,深刻把握了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时代逻辑,积极回应了人文交流合作的现实需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擘画了崭新蓝图。张新平指出全球文明倡议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植根于中华文明观,作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全球文明倡议成为中华文明的最新表达,推动着人类社会对多元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卢光盛指出全球文明倡议充实并完善了多样性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依据,树立了新时期全球和平外交典范,引领和推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促进世界各文明协调共生发展。朱中博对全球文明倡议的缘起进行了研究,指出其立基于中华文明 5000 余年的厚重积淀,并且推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需要落实到政治、经济、人文交流等方方面面。吴志成指出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成为促进新型全球文明建设、加强全球文明治理的行动指南。

  另一方面,国内有学者从对三大倡议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并从中厘清全球文明倡议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杨鲁慧对三大全球倡议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为当今动荡和变革中的国际社会注入了全球治理的新理念,其中全球文明倡议在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层面以交流互鉴理念倡导人类社会新型文明观。门洪华对三大全球倡议的战略逻辑进行了阐释,指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全球发展倡议的推行保驾护航,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实有利于全球安全倡议的可持续实施,而全球文明倡议则是推动高质量全球发展和实现高水平全球安全的根基和土壤。陈须隆和张敬芳指出全球文明倡议把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为目标,全球文明倡议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密切关联,而且指明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于全球文明发展的实践意义。蔡翠红和于大皓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视角对三大倡议进行了分析,指出全球文明倡议作为安全公共产品,能够从沟通层面达成矛盾缓和的目的,实现各个文明之间的相互包容与和平共处,在国际安全问题上求同存异,共同创造人类的和平未来,弥合全球和平赤字。刘志刚指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起广泛价值共识,推动全球文明秩序由冲突隔阂向尊重包容、交流互鉴转变。保建云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国,理应从三个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一是共享胸怀天下的文明交流合作理念;二是丰富文明交流合作的内容、方式和渠道;三是助力打造多边主义的世界文明新秩序与文明交流合作机制。韦红指出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主张,既充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客观现实,又努力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以实现文明多元与文明共通的辩证统一。曾向红指出全球文明倡议聚焦文明议题,强调文明互鉴,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文化与价值观上具有一定的共性,且中国和中亚国家的交往历史悠久。结合这些合作的现实基础与优势,未来双方可以重点在教育、媒体、旅游等领域加强合作。

  可见,既有研究多注重对全球文明倡议的内在意涵进行探讨,在全球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背景下,全球文明倡议能够迸发出巨大的活力。全球文明倡议的进一步落实不仅需要倡导文化交流互鉴,更多也需要在交流过程中寻找身份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身份认同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也日益频繁,人们对于自己文化身份和归属感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因此,在推进全球文明倡议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身份认同对全球文明倡议的内在机理进行探讨,进而为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奠定身份认同基础。文明是各国的共同财富,全球文明倡议为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凝聚文明共识、深化交往注入了更新的动力。

  多元文化互动中的身份认同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个人跨族群、地域及国家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一方面,这增加了人们在同一时间或者同一地点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接触或碰撞,增加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机会,为各种文化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但是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人不得不在双文化或多元文化混杂情境中选择和管理自己的文化身份。甚至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肯呢个出现一些冲突与矛盾,这就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倡导包容性的理念,并在文化交流中寻求身份认同的共识。

  (一)多元文化互动中构建身份认同的重要性

  伴随着全球化和社会流动越来越频繁,个人认同的社会身份越来越复杂,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从身份的角度来看,社会虽然复杂,但是也有其组织规则与秩序。作为社会的反映,组成自我的多重要素便是自我的身份。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具有一种角色位置,并且每个角色位置有着不同的自我成分,这就是自我的角色身份。角色身份是行为体在扮演一个角色时赋予该身份的意义,而这个意义来源于文化。当行为体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时,其身份所带有的意义也不相同,此时不同身份的行为体之间容易出现认同困境甚至出现身份冲突。

  其一,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背景的行为体存在着不同的身份认同,这不利于行为体开展友好的跨文化交流。一般而言,在多元文化交流中,行为体之间的碰撞与互动重塑了行为体的身份。由于语言、文化习俗、宗教和民族等社会文化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行为体之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解与冲突。面对文化差异时,行为体也会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这也阻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和睦共处。在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导致沟通问题,难以理解对方的意图,礼仪在不同文化中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如礼物的赠送、交往方式和礼仪规范。这些因素对于身份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在身份习得方面也会产生重大的作用。

  其二,身份认同在多元文化交流中有着凝聚共识和化解冲突的作用。任何社会体系的结构,包括国际体系,可以在两个层次上得以构成。结构可能包含物质内容,也可能包含观念内容,或者两者皆有。而具体的文化形态,例如规范、规则、制度、习俗、意识形态、习惯、法律等,都是由共同知识建构而成的。在文化交流中,各种行为体对规范与规则等的认识也会存在差异,这也需要通过身份认同促成行为体之间的共识。共同知识涉及行为体相互之 间关于对方理性程度、战略、偏好以及外部世界状态的认知。仅仅是行为体均持有某种认识 , 或认定某项命题、事实等为真也不能构成共识。共识还必须涉及一项重要的主体间认识和相互理解的问题,只有当行为体认识到并确认对方的认识也是真实的时候,才能真正形成共识。各种文化之间的身份认同理念是构建合作关系的思想文化基础,合作的实现是建立在观念一致性的基础之上,并且其中最重要的是身份认同的理念。知觉上、预期上的一致性,对于促成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集体身份认同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感诉求,具有情感属性的本质特征。群体的属性和特征是集体身份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人类社会中的不同群体依据其所具有的不同属性和特征而相互区别。

  由此,身份认同不仅有助于凝聚共识,而且为化解行为体之间的文化冲突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虽然行为体具有不同的文化理念,但是在共识建立之后,行为体也能够突破文化与观念上的差异,从而达成共识并打造和睦共处的国际合作环境。

  (二)多元文化互动中身份认同的作用路径

  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社会角色和个人特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身份认同具有多个层面,例如个人身份认同、社会群体身份认同和文化身份认同等多个层面。这些不同层面上的身份认同,可能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多元文化互动过程中,个体不仅需要认同本群体的文化特征,还需要塑造社会身份认同与文化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影响着自我认知、社会凝聚力和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

  第一,身份认同在文化层面上有助于个体对于自己所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它也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共存和相互尊重,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在国内社会中,每个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角色认知。并且由于民族和习俗的不同,每个人之间的身份认同也会有差异。但是在国内社会中人们可以凝聚起对于国家和本文明的认同,进而求得社会身份认同,加深个体对自身身份和群体身份的认同感。在国际社会中,虽然各个行为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也可以构建起身份认同的共有观念。情感因素是集体身份建构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社会事实。集体身份认同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感诉求,它表征了对内群体的“热爱”以及对他群体的“不热爱”。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之间互相作用,文化认同可以影响身份认同的形成过程,而身份认同也可以影响文化认同的演化过程。

  第二,身份认同与共同体认同。身份认同有助于社会群体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共享文化传统和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正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动摇民族的文化,且无论是其造成的认同的同质化还是混合化,都破坏了认同的稳定性,并且可能会造成身份认同困境。温特指出共有知识是主观的,因为构成共同知识的观念是在行为体大脑中产生的,并且表现在意图理论之中。这就意味着共有知识的形成需要塑造身份认同,只有这样才具有合作的思想基础。身份认同一方面可以加强对自身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身份认同也能弥合不同文化背景的行为体之间的身份差异。在共同知识的基础上,不同行为体之间可以进一步构建共同体。在共同体中,行为体之间能够尊重不同的文化,并且取得新的文化交流成就。

  综上,在多元文化互动中,身份认同不仅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还可以缓解冲突以求得共识。身份认同的作用路径在一方面表现为促进对本群体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也能加强不同文化背景行为体之间的共同知识,进而促进行为体之间共同体的建设。

  全球文明倡议的内在机理

  从身份认同的视角来看,全球文明倡议的内在机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全球文明倡议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文化,并且倡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倡导不同文明友好交流以及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与繁荣;另一方面,全球文明倡议是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支柱之一。通过全球文明倡议,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形成共同知识,并且从文明维度解答文明理念的难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文明之基。

  (一)以身份认同促进文化传承与文化共识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各种文化相互交流,更加需要以身份认同促进文化的传承并倡导文化多样性。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不仅源于中华优秀的文化底蕴,而且在与其他文明的交往中不断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和平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

  在文化传承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历史基因,自始至终保持兼容并蓄、互鉴互融的精神状态并一直延续至今。就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而言,其“四个倡导”揭示了全球文明和睦共处的本质。第三个倡导是“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全球文明倡议离不开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是中华文化中和谐与包容的特质支撑着全球文明倡议的不断发展,并且在与各国交流中能够找到身份认同的交汇点。文明是在传承中实现发展的,也是在发展中得到传承的。文明不传承,其历史就会中断;文明不发展,就没有未来。任何一个文明都有其精神血脉,一个文明的精神血脉就存在于这个文明的历史文化或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因此,文明的传承更多表现为对自身历史文化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全球文明倡议不仅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世界各种文化的尊重。

  在文化共识方面,全球文明倡议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倡导发掘各国的文化底蕴,体现出文明互鉴的思想。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更应互鉴而得以发展。文明多样性是全球文明的基本格局。文明具有多样性,是对世界多元文明丰富性的承认。全球文明倡议所塑造的共识不仅是对自身所属群体的身份认同,也包括不同群体之间的身份认同。即人类文明的共识,塑造出对全人类文明的一种认同感。并且全球文明倡议也能塑造一种文化间的认同,文化认同的高级表现即是国家间的认同,由此也有助于构建各种文明认同的共同体。有了文化认同,才会有政治互信。政治互信是一国政府和公众对另一国的政治体制、发展道路、价值观念及政策取向有基本的理解和明晰的认识。

  (二)以身份认同促进共同体建设

  全球文明倡议所倡导的第四点是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在文明对话的基础上,倡导共同体的建设是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方面。身份认同所促成的不仅是对各自文化的尊重,还有在身份认同基础之上,寻求构建共同体的一面。在达到充分的身份认同之前,行为体之间难以就共同体达成一致。但是在寻得身份认同之后,行为体之间往往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身份融合与互鉴。

  “三大全球倡议”共同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支柱,其中全球文明倡议从文明互鉴的角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支撑。文明是发展和安全的升华,作为深层的精神追求和历史积淀,文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各种文明之间需要有一种共同的身份认同感,那就是关乎全人类发展的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密相连,风雨同行、荣辱与共,在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优越。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需要构建共同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建立在尊重世界历史和尊重各国不同主张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国际社会中,处于一种共同体状态中,或是存在于同一种集体认同结构之内的成员,更容易形成国际合作。

  文明多样性是全球文明的基本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尊重全人类的发展利益,而且致力于构建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的路径。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实施全球文明倡议的行动路径。通过全球文明倡议,各行为体之间共同筑起对于身份的认同,并且共同致力于维护全人类的发展利益。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各个文明之间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共存的状态。尽管当前不同文明之间冲突对抗的风险有所增加,但是世界已无法退回到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文明之间必然产生互动。

  随着全球文明倡议的深入推进,不同行为体之间需要更多的文化交流互动,特别是人文交流与合作。个体身份认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各个行为体要对自身文化和身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样才能在与其他文明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并寻找到共同话语。全球文明倡议不仅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发展。在不同文明互动的过程中,全球文明倡议能够提供一种对待不同文化的基本范式。即是包容不同文化,并且尊重不同的文化,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友好的交流与合作,进而为合作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以及构建起思想基础。

  结语

  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是“四个共同倡导”,这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极具时代意义的中国智慧。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联系逐渐密切,多样文化的交流也随之增多。一方面这给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也给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带来一定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上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需要积极推动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进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其一,寻找最大程度上的集体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是指社会群体对自身内在规范和外在地位的认同,以及对多群体联合体的认同,并自愿成为该联合体的一员。当各个行为体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集体身份认同后,行为体能够根据不同的身份达到对目标和观念上的认同。集体身份认同不仅有助于文化交流,而且也是各国际社会成员达成合作共识的思想前提。推动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需要构筑起集体身份认同。在国际社会的环境中,各个行为体在互动中不仅加深了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也增进了对其他行为体身份的了解,进而在不同行为体之间建立起集体身份认同。其二,以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植根于中华文明,代表了中华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在国际舞台上,需要借助人文交流平台促进其他行为体对全球文明倡议的理解与认同。目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处于重要时期,通过“一带一路”与全球文明倡议的联动促进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特别是在面临较大文化差异时,更应该求同存异,通过人文交流促进双方的理解。努力构建“一带一路”智库交流网络和文化沟通网络,促进各国优秀文化传播,深化对他国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其三,整合已有文化交流平台与资源,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中国坚持以文明平等为前提,为打破文明壁垒、超越文明冲突搭建了一系列对话交流平台。为了更好的推动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需要整合各种平台资源,提高国际传播的效能。总之,作为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国,中国正在为落实这一倡议作出努力,弘扬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念,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落实,并与国际社会一同繁荣人类文明。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博士研究生)

编辑:宫英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