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永胜 董潇珊: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人学逻辑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24-10-13 15:14
人与文化形态之间具有相互成就与相互塑造的关系。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作为主体而存在,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和解释文化形态,成为理解文化形态从初级表现形式向高级表现形式跃迁的纵向线索。作为文化的外在呈现,文化形态意指“文化内部结构和运动方式的客观存在形式”,其发展过程也见证着人作为“类”的主体意识觉醒。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重大论断,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以新的文化使命概括出一种更为和谐、更具主体性意义的现代化发展范式,深刻体现出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文化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变革的当代实践和最新形态。只有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隐含人学创新性价值,彰显人的存在价值与生活方式变革,才能从整体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开启与推进的逻辑基础。
当前,理论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研究成果多以结构功能视角为切入点,如分析形成机理、阐释基本结构,等等。然而,涉及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整体逻辑的探讨较少,以人学为视角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缺乏对具体内容、观点、环节之间的逻辑梳理与整合,也有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类似的问题,但未及展开。从纵向逻辑考察,审视内嵌于社会形态之中的文化形态,要立足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历史过程证成文化形态的逻辑自洽性。因此,有必要从人学的视角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发展逻辑,系统探讨其历史生成、表现形式和价值旨归等重要问题,从而彰显以人为中心的整体逻辑结构。当代叙事逻辑理论认为叙事的基本序列由“可能→过程→结果”三部分组成,此契合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人学逻辑表达。本文尝试以“人”的纵向发展过程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形成的“最大之可能”(即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行动的“过程”(即逻辑展开),进而达到某种叙事“结果”(即逻辑旨归)。这三个部分整体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人学逻辑的纵向演进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加系统、全面地认知其引领人的现代化的价值意蕴。
一、人的存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逻辑起点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一种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的具体呈现,研究其背后的人学逻辑,首先要“先确定一个最基本的范畴作为逻辑起点,这样,全部理论才能从起点开始逐步展开。”在主体向度上,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学说,强调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其逻辑起点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沿着唯物史观的逻辑进路,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人学逻辑,必然要以人的存在为逻辑展开的起点。
人即“现实的人”是形塑文化形态内部结构的最大可能,也是见证文化形态运动方式的逻辑起点。在西方思想史上,使哲学的视角回归人自身是近代社会和近代哲学诞生的理论立足点。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一书开篇便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说明个体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然而,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将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看作是“绝对精神”现实化自身的过程,所以黑格尔本质上依旧遵循着一种思辨神学逻辑。马克思在肯定黑格尔关于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建构的合理内核基础上,扬弃了唯心主义思辨,把“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看作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人”具有世界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为理解人及其本质提供了指导原则,因而考察现代化实践所形成的文化形态也必须观照“现实的人”这一主体。首先,“现实的人”不仅存在于具体的生产关系中,也存在于抽象的历史关系、价值关系和文化关系中,能够超越具体的社会关系、矛盾或问题本身,成为直接反映文化形态历史起源、发展规律等关键问题的最本质概念。其次,“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动态的个人,具有像生物细胞一样延展和扩张的特征,不仅直接塑造着文化形态的表现形式,也渐进生成文化形态的多样性、丰富性。再次,“现实的人”作为“有意识”的精神存在物,通过具有创造性和变革性的意识活动导引着文化形态的价值运动过程,对于文化形态运动规律的把握应当从“现实的人”参与社会历史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去探求。
“真正的人”以“现实的人”及其本质为依归,存在于人作为价值主体的现代化进程之中,构成文化形态的意义主体,是一种独立性、自觉性、能动性的存在。在文化哲学视角下,“真正的人”更注重主体内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是文化形态价值生成与发展的本质推动力。首先,“真正的人”能够独立地提出新的想法、观念和理念,为生成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形态提供无限可能。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文化形态是人类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因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真正的人”具有独立思考与感知文化形态的思维能力,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与原则,推动特定文化形态的生成与变革。其次,“真正的人”能够清晰定位文化形态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将个人发展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使文化形态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生机。只有主体具备了主动寻求知识以建构自身价值观的自觉性,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塑造、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生命活动”,而文化形态也在个体价值观转化为信念后具有了广泛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最后,“真正的人”不仅仅是单个人的“自我意识”,更是个体与其所属民族和社会群体紧密联系的文化反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人”的精神世界“是与最先进的世界观——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思想与追求,是与人类的职能、美感、情感的财富与成果息息相关的”。在此意义上,“真正的人”存在于社会关系中,其能动性往往会在集体意识和文化认同中表现出来,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形态的整体表征。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以物为中心的资本逻辑和个人主义至上的文化心理,创造出属人的历史,使人成为具有立体性和丰富性的人,“真正的人”在此过程中渐进生成,文化形态也随之敞开了现代性特征。首先,“真正的人”是确证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精神独立性的根本动力。“一个缺少现代精神支柱的人,一个缺少现代文化支柱的民族,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真正的人”根植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实践之中,以独立自主的精神开拓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话语体系、价值观念和集体记忆,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激发更加自主、坚定和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其次,“真正的人”是确证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思想主动性的意义主体。中国现代化文化形态作为一种理论性、观念性的存在,其思想主动性的增强需要的是能够承载文化使命,同时不断补充、优化、发展其理念的价值主体与实践主体。“真正的人”代表着社会群体中具有积极意识和行动的一部分,具有从被动盲从转向自觉创新的主动精神,发挥其历史主动精神是推进文化形态创新的关键所在。最后,“真正的人”是确证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文化主体性的核心表征。“文化必然实践为一种主体化了的文化,这就必然要求人民以一种精神文明高度内化的文化主体而出场。” “真正的人”具有参与精神生产实践的自主能动性,能够自觉承认、接纳和认同民族文化,并在世界多元文化场域中守护其主体地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态,为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形态的现代化发展是层层递进、逐步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就体现在追求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延续和推进上。因为人的认识不断深化会推动文化形态向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而文化形态也会“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盈和富裕起来”。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人逐渐摆脱了抽象化、物性化的窠臼,并以饱满的、完整的姿态生存和发展,从而真正凸显出其文化生命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真正的人”是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核心理念、根本属性与内在范畴的价值基点,是中国式现代化内在生命维系和超越发展的逻辑起点。
二、人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逻辑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一重大论断创新性诠释了现代化的原动力,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化内涵。独特“六观”在结构上内在统一、在内容上相辅相成,是“第二个结合”所形成的新文化形态的生动表现,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内在结构和具体形式。循此塑造和阐证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人学价值,则展示出其不断推进人的文化观念解放的精神动力。
(一)独特世界观:开拓人的世界视野
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以独特的叙事理论及实践回答了世界现代化之问,开显出现代化世界观的独特范式。“六个必须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遵循现代化发展道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替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发展。可以说,旨在为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精神动力的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是根植于人的世界历史属性的文化形态,将极大促进世界文化交往、文明交流互鉴新格局的生成。人民至上、独立自主、守正创新、立己达人、奋发有为是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的根本主张,这些主张共同体现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文化理念,也整体呈现出考察人的新视野。
在对人的发展的启示上,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源自特定的现代化实践,为拓展人的国际视野,进而科学认识世界历史进程提供了主动的精神力量。首先,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科学把握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为人超越个体经验和局部视角,进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维认知。这种独特的世界观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时空方位的总体研判,也是一种基于现代化进程对世界历史发展方向的前景展望,蕴含着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即“科学上正确的方法”。这样,在辩证考察人类现代化的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也有助于人们形成对现代化发展规律与趋势的辩证理解。其次,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畅言了通往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理解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在现实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突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框架,为人类现代化总体向好发展贡献出独特的文化基因。这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全面地审视现代化道路的多元模式,在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充分彰显有别于西方旧思维的新视野。再次,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是“两个结合”铸就的强大观念形态,蕴含着“亲仁善邻”的处世之道和“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有助于引导人们超越国别或地域界限,深化对人类文明共生共荣的价值认知。在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的语境中,现代化是在民族意义向世界意义跃迁过程中形成拓展的。以全人类整体发展进步的世界观为导向推进文明形态变革,既有益于民族与世界的交融互动,又有益于超越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从而引领人们从共同利益的角度理解国际关系。
(二)独特价值观:引领人的价值选择
“价值观念对行为的引导作用是通过解释事物和行为的价值,为人的行动指出应该追求的方向。”文化形态及其表现形式关联着独特的价值观和实践范型,关乎人在现实生活中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审美取向等方面的价值选择。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是蕴含实践精神的文化形态,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主要体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由此衍生出的多重价值维度为促进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
价值选择的核心在于价值认同。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是符合中国社会心理的文化形态,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建立起价值认同与价值选择一体化联结的过程,为个体处理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问题并完善自身道德人格提供了价值指导。具体而言,一是以科学的价值主张凝聚人的价值共识。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的结果,深刻体现出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有机结合、互相成就的先进性本质,为个体确立主流价值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科学的价值支撑。二是以深厚的民族情感联结人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从民族精神出发建构显著的情感标识,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执中贵和、厚德载物”的协调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仅加深了个体与集体共享的情感连接,也成为支撑为人民族认同感的精神支柱。三是以集体主义精神铸就人的价值信仰。中国式现代化“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为人类社会走向“真正的共同体”夯实了价值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是一种旨在构建社会共同体的道德形态,为实现人的社会心理融合明确了集体主义价值信仰。四是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指导人的价值选择。在价值多元的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形成一种具有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来人的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引导着人的行为选择。
(三)独特历史观:增强人的历史自觉
历史自觉是主体对自身存在的自觉感知,涉及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经验的反思和历史使命的承担。坚持和树立什么样的历史观是历史自觉的重要标识,对于人正确理解和把握现代化的本质、过程与规律具有决定性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言:“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人的历史认识会随着人类文明史的不断推进而更加深刻、全面,其历史实践也会从自发接受上升到自觉行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坚持从“时代”与“大局”中回应“历史之问”“世界之问”,深刻揭示出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解释框架,为增强人的历史自觉提供了一种历史、文化与价值观念有机结合的文化形态。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就历史观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自觉遵循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及人类现代化的演进逻辑,在现实决策与行动中形成科学的历史观,从而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的历史自觉。一方面,历史自觉的首要内涵就在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即辩证认识和理性分析现代化发展的过程、规律和趋势。作为一个历史过程,现代化自有其一般规律。例如,在初期表现为资源消耗、贫富不均、地区发展失衡等问题,而随着现代化深入推进,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国际合作等将会愈来愈受到重视。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对已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省思和批判,超越了现代化发展的单一线性论和渐序发展逻辑,以“并联式”思路实现了对西方“串联式”模式的“弯道超车”,向世界呈现出对人类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全面把握。人只有掌握了这种规律才会形成历史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在顺应历史之势中乘势而上。另一方面,历史自觉也体现为个体或群体主动参与历史发展过程的态度和行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这说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能够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推动社会变革。中国式现代化秉持大历史观视野,在历史世界性中贯彻历史规律,发挥人的实践自觉性,最终赢得历史主动,为引领个体主动参与社会历史进程提供了精神动力。
(四)独特文明观:塑造人的文明境界
人类文明的繁荣与演进必然要求作为主体的人实现内在素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显著区隔的“文明”之处就在于,人具有超越生存需要之外的精神需要,并且具备满足多方面需要体系的能力。文明承载着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毕竟“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作为文化形态的综合性、集成性呈现,文明观代表了“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是人通达“文明”之人理想境界的内在动力。
人的文明属性决定了人的精神境界,核心在于文明承载的各种价值观念如何为个体追求内在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滋养,以及个体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展现出其文明品质。基此,深入探求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公共理性精神,有助于推动人的精神境界达到更高阶的文明状态,进而实现理性维度与价值维度的辩证统一。从宏观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关涉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全社会的精神样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价值基础。中华文明之所以长盛不衰、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华民族拥有人心归聚、情感相依的共有精神家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彰显出中国式现代文明观的历史文化追求,催生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成为锻造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石。从中观层面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完整体系。在引领人的发展实践中,各文明要素之间相互联结,投射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行动理念,形成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文明空间。从微观层面看,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明观具有供给思想、制度和观念更新的内在能力,并聚焦于个体的德性修养、社会交往、道德规范和文化品位等方面,清晰地标定了人的精神追求和实践意志。“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在追求人自我完善和发展意义上,传递与普及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意义就在于革除更新落后的、陈旧的价值体系,指导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生成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如此,人便能在不断的思想解放中存续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通达更加文明的美好之境。
(五)独特民主观:培养人的民主意识
民主观的建立与完善是人的自主性增强和自觉意识崛起的必要环节。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毫无疑问需要建立在人的民主意识普遍提升的基础上。正如杜威所说:“除非民主的思想与行为的习惯变成了人民素质的一部分,否则,政治上的民主是不可靠的。它不能孤立的存在。它要求必须在一切社会关系中都出现民主的方法来支持着它。”中国式现代化民主观厚植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以“全过程式”的叙事表达呈现出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实质内核,是政治价值、政治文明在文化形态中的重要体现,这种民主优势也在人的知识、价值和观念普遍提升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知识层面,根植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现代化民主观,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和意愿的最大公约数,将在现代化道路的民主实践中不断深化人们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指出:“政治社会化是人民习得其政治取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发展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此过程中,从事民主活动的人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彰显,参与民主实践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信息接受能力也随之提升。在价值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民主观全方位地彰显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充分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通过丰富的民主制度和实践安排呈现出人的前进态势。“在现代社会中,民主有着广泛的意义,代表着普遍的公共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民主本身蕴含着能够转化为个人政治美德的价值理念,包括让人养成参与政治事务的自主意识、民主决策的自主能力等方面,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获得感。在观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民主观创造出独特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培养政治行为人的民主意识提供了思想基础。在民主发展史上,民主既是一种制度形态,又是一种观念形态,推动了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存续。中国式现代化民主观的提出是探索民主概念差异性共识的创新行动,铸就了人民内生性的“共享信仰”,为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人的民主观念变革奠定了现实的社会政治条件。
(六)独特生态观:回归人的生态理性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人的现实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不可避免价值考量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现代化物质至上导向的人类中心主义高扬人类理性旗帜,主张以工具理性衡量自然界的存在物,从而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应对当代生态危机,需倡导和弘扬以“共生”主导的文化形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马克思指出,“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跳出了传统现代化理念关于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追求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发展向人的理性回归。此种回归过程主要涉及人的生态美德的生成,蕴含着人对自然应尽的生态责任和道德义务,促使人重新回归并珍视作为共同体的自然。
在追求人与自然相协调、绿色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人不仅实现了生存意义上的存在,而且成为具备生态理性的个体。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一定意义上是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文化哲学,在明确行动基准、关注行动伦理等维度塑造了人的生态理性。一方面,它在尊重自然承载力、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同时,展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将全人类的生态福祉视作行动基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既要关注现实的、存在的世界,又要关注个体“生意盎然的心灵世界”。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坚决捍卫全人类的生态利益,倡导“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家园的同时,充分关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道德、人的活动、人的享受、人的本质”,彰显出谋求人类永续存在与发展的行动理念。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又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为行动伦理。人既是生态利益的受益者,也通过内在德性的培养成为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主体。“任何爱的理论必须从人和人类生存的理论开始”,并为人追求社会生活形态的合理进阶创造出更为直接的方式。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重要内容,旨在创造真实美丽的自然界,这一理念将重构人们关于生态环境的发展观念和行动,鼓励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主动认识、体验和追求自然中的真善美。就此而言,以系统生态视角构建人与自然异质共存、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观有着深刻的人学价值,将促进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道德行动,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对话”和“精神交流”。
三、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逻辑旨向
文化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由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物质生活资料等决定,在不间断的调整与变革中满足现代化的价值追寻,并对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反作用。当一个社会的文化形态能够促进人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理解,进而激发人的创造力时,它就代表着人的前进方向。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塑造怎样的人以及如何塑造人将会是贯穿这个文化形态纵向叙事逻辑的终极追问。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文化形态可以具象为向往美好的生活形态、向往和谐的秩序形态、向往文明的价值形态,不仅指证着“真正的人”存在的精神样貌,更蕴含着以人的现代化为逻辑旨向的总体性、过程性命题。
(一)美好充盈的生活形态塑造“协调的人”
人的现代化既包括以对象化为特质的物质性变革,又包括以超越性为特质的精神性变革,如果片面追求任何一方都会导致人成为“单向度的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反映到人的生活方式上,就是要协调维持肉体生命生存的物质生活、追求身心和谐的精神生活以及享有民主自由的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关系。而这种协调性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对文化形态构建、维系和完善人的生活形态的现实境况上。文化形态与价值观密切相关,随着文化形态的现代化发展,人的生活形态也必然会发生一系列深刻变革。“协调的人”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不仅指向人的生活形态各方面的彼此互通,更意味着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与价值平衡。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一个引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过程,它既包含着物质层面的社会变革,亦包含着社会价值层面的重构与涤新,必将有助于推动人朝着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的方向发展。这也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人的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与鲜明表征。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立足于“美好生活”这个基点之上,倡导以物质富足促进精神富有,构建满足人多元需要的生活形态,致力于塑造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可见,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具有解放思想的能动力量,能在强大物质基础之上为实现人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有益的线索,“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这不仅体现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对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而且不断地强调发展的平等性和共享性,使人们基于理性平和的心态获得全面的生活体验,为人成长为一个协调发展、自由互通的有机体提供了价值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这些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一般的文化状况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孕育于悠久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人文精神等视为当代中国的道德追求,反映出现代人的文化追求。在持续性文化创新的滋养和浸润之下,人们将更加注重追求具有道德正义性的美好生活,并在文化生活中获得具体的精神体验和精神享受,形成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生活形态。
(二)和谐稳定的秩序形态塑造“自主的人”
任何文化形态都表征着一种既在性或生成中的秩序形态,与个体在特定文化环境下拓展自身社会关系的丰富程度密切相关。就如同马克思所说:“随着每一次社会秩序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体现为人能够占有自己全面本质,并主动地建构高度和谐的社会关系,成为一个“自主的人”。活跃有序、健康向上的社会关系,是人的现代化的生动表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应当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总体布局和发展状态的系统性建构,体现出一种有机而有序的整体性发展架构。顺承于此,文化形态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活力与秩序的辩证关系,依照一定的秩序和结构塑造“自主的人”,通过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高度和谐的秩序形态表征出来。
在处理人与他人关系时,“自主的人”能够主动以整体观念理解自我与他者,以集体生存和共同福祉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道德存在。“友善”作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核心价值观,倡导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睦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助益人的自我发展与价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基因,如“与人为善”“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为个体与他人的交往互动提供了明确的道德指向。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时,“自主的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现代化转型,通过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品德建设,为实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贡献力量。“和合共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侧重观照的是个体在文化场域中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共存。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其本质就在于“化人”或“人化”,即不断塑造人的现代意识与能力,在此过程中开辟人的交往领域、拓展人的社会关系,进一步推动社会总体文明程度的提升。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自主的人”具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能够积极地推动“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传统智慧,旨在追求人类与自然界平衡有序的状态。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生态智慧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人们在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中学习和体验,并主动推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变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文化形态丰盈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价值,并凝聚成核心的价值共识,为塑造“自主的人”创造了有利的文化条件。
(三)文明共生的价值形态塑造“全面的人”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的现实体现,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过程。在伦理学的语境下,人具有二重性:既有维护自身发展需要的个体属性,又有维护社会共同体存在的社会属性。这说明,“全面的人”不仅是个体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而不只有少部分人的发展。
一方面,“全面的人”是自由的人,不为他人或任何异己的力量所摆布、框定,能够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全面的人”是道德的人,在与外部世界的联动中能够不拘泥于自身利益的视角,平等地、人性化地对待自我与他者,从而实现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人的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彼此交融、互为目的,呈现出人类文明形态内在构造的辩证关系,是一种价值形态的彰显。换言之,人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实质上就是社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历程,它本身就与社会文明持续进步紧密相连。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打破了西方所谓“文明冲突论”,倡导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互鉴、对话、包容。追求人类文明交融共生是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开创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范式,证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基准,无不尽显人类文明共生发展的趋势。这也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表征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明价值之维,是以人民为中心、与人的现代化相匹配的价值形态,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人的需要全面满足、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党的二十大提出,“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说,这一战略目标的制定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现实,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的战略安排。塑造体力、智力等各方面能力和社会关系全面发展的人是中国式现代化一以贯之的价值目标,最终目的就在于以一种尊重人、发展人和解放人的方式来塑造“全面的人”,引导人走向和谐、共生与共识。
四、结语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彰显着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规定性,蕴含着系统全面、科学严密的人学逻辑。从“真正的人”的历史生成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的全面塑造,再到以人的现代化为目标并积极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不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对人的价值追寻。由此而言,实现人的现代化状态必须以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基础,形成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平等有序、持续丰盈的美好图景。然而,“人是一个没有完成而且不可能完成的东西,他永远向未来敞开着大门,现在没有,将来也永不会有完成的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也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现状进而塑造出“现代人”的历史环节。从这个意义上看,以文化形态塑造社会关系丰富、精神生活富足、人格尊严彰显的现代化之人将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部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作为重塑人的价值观念的关键环节,从根本上锚定了人的现代化的历史方位与未来走向,对人学理论基础的构造和现代化国家的生成可谓意义非凡。展望未来,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确证、认同并融入每一个“现实的中国人”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必定能够为推进人的现代化贡献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作者:陆永胜、董潇珊,分别为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宫英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