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个结合研讨会成功召开

来源:孔子研究院作者: 2025-01-13 16:23

与会人员合影

  2025年1月3日至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历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京师厅顺利举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孔子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等59所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暨南学报》等报刊编辑共150余人出席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强调北京师范大学具有深厚红色传统,在研究“第二个结合”方面有非常深厚的学术底蕴,指出探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北师大人的责任,并介绍了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作为校内综合平台赋能跨学科研究的功能定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润枝教授在致辞中扼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沿革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情况,对与会专家学者表达了感谢,对办好研讨会提出了三点希望。

  开幕式和特邀嘉宾主旨报告由我校发展规划部发展与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增岽教授主持。在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孙熙国就“如何科学理解‘第二个结合’”阐发了五个方面的见解,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实现现代转化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认为“结合”的关键点在于处理好理和事的关系。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书林教授就“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的若干理论思考”展开报告,他回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过程,进一步厘清了“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强调要掌握文化传承中的批判与吸收的辩证法,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成一个复合体。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作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演变进程”的报告。他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演变历程,强调中国共产党既是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也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批判。他认为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批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这一时期的批判主要是针对袁世凯的复古逆流,旨在反对旧民主、提倡新民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更加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遵义会议后,党开始独立思考道路问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自觉;整风运动更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实践深度结合,使“第二个结合”对规律性认识更加深刻,这种深刻的认识也促进了理论创新。

  本次研讨交流环节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赟鹏主持。在本阶段,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翁贺凯教授从大历史观视角探讨了“第二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强调需从长时段、宽视野、高站位、深层次的理论视角出发,贯通古今中外。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周向军教授深入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背景和意义,指出这一结合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阶段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经验中前行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殊价值的体现。孔子研究院院长孔德立教授介绍了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历程和初心使命,强调在研究过程中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守正创新,古为今用,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从而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邱吉教授就“两个结合”视域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提炼提出独到见解,认为宏大的理论建构要服务于生活,需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使其服务于国内发展和国际交流互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义良教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的中间链条,强调理论和实践要在政策和策略方面找到结合点,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国防精神、军工精神和文化为例,说明了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探讨了传统文化观与“两个结合”的关系,指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意味着要全盘接受传统文化,而是要顺应实际、变革实际,把不优秀的部分在具体实际中变革,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分类和研究。

  研讨交流环节第二阶段由《暨南大学学报》主编、“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陈林教授主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双套教授认为标识性概念是“第二个结合”的具体载体,共产主义和大同理想的一致性就是标识性概念的体现,并强调提炼标识性概念的重要性。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红娟教授深入探讨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系,并通过中西文化主体性的差异对比,指出了西方文艺复兴后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欧洲中心主义”到“西方中心主义”的转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盖逸馨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反对静止地看待问题,这与老子物极必反、孔子述而不作等思想有着历史的辩证性,并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以及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章伟文教授强调中华文化需要弘扬和继承并创新,认为传统文化中的部分观念需区分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传统文化需回应时代问题,特别是价值问题,需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明明教授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底气与精神动力,提出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根本,对国运兴衰至关重要,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找到了正确道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冯留建教授探讨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回答世界之问,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知行合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孙会修副教授就中共党史中的“第二个结合”发表见解,指出自我批评在中国古代就有悠久传统,在中共早期实践中成为纪律建设的重要支点,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转化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批评制度,使其成为纪律建设的重要载体。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邱仁富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为先进文化提供了深厚根基,这种结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构建了人与人相互促进的实践根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明明教授分析了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认为毛泽东是“第一个结合”的先行者,批判了本本主义、经验主义等不正确态度,提倡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伟兵副教授认为“第二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结合的原则在于批判继承,话语上表现为价值范畴的创新,哲学上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

  研讨交流环节第三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郑成宏主持。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联俊教授就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理路与价值引领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这一思想构建了文化理念的统领指南、文化使命的号召指向和文化部署的有机统一逻辑结构。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运辉教授指出,“第二个结合”表明中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入新阶段,其历程虽早,但自觉总结较晚,要全面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差异、对立、互补与融合。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聂智教授就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进行了深入阐述,强调人民立场是跨越的内在动力,世界市场叠加大国优势是前提条件,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就验证了“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可行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力证明。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验教授强调,基于“第二个结合”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理论课堂成为讲好“第二个结合”的主要阵地,实践活动则是领悟“第二个结合”的鲜活载体,资源建设作为贯通“第二个结合”的有力抓手,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安徽大学哲学系吴辉副教授通过社会存在论分析,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和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差异,认为西方现代化以私有资本和精神文化强制为基本支柱,而中国式现代化则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展现了独特的文明观和世界意义。

  第四阶段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肖潇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温静教授强调,大历史观对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其长期发展需用历史思维审视,大历史观能够从社会历史的整体结构和长远发展出发,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为思政教育提供宏观视角。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雪微副教授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双向互动与创新发展,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表征,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探索。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步伟教授在学术研讨中分享了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论意蕴,认为要自觉增强对问题的认知和理解,科学把握提出问题的思路,牢固确立分析问题的理路,并自觉遵循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红英教授深入研究了数字赋能中医药文化传播的SWOT分析与路径选择,认为数字技术拓宽了传播渠道,丰富了传播形式和效率,但也存在数字鸿沟和碎片化信息等劣势,面对市场需求增长和数字平台机遇,要激发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潜在活力,推动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国辉教授强调,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与“根”关系,认为新时代应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挖掘其内涵和精神,同时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两者需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共同滋养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加飞副教授就“两个结合”的辩证法叙事发表见解,提出“两个结合”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的原创性命题,第一个结合以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为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调整与创新,第二个结合在空间上呈现文化多元性和开放性,内蕴“中与西”的辩证思考。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杨增岽教授对本次研讨会作了总结。认为此次会议有四个特点:一是会议学术质量高,研讨深入;学术涵养深厚、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指引、十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一批关注“第二个结合”问题的青年学者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分享,研讨充分,为“第二个结合”研究拓宽了视野、凝聚了共识,形成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二是多学科、多角度、多视角;发言专家的学科背景各异,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哲学、历史学、中国哲学等多角度共论一个主题,带来了思想碰撞,深化了对研讨主题的认识,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三是发言内容深刻、观点新颖、视角开阔,政治性思想性学理性前瞻性实践性兼具,充分围绕“第二个结合”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作了较好的阐发。四是与会人员聚焦主题精心准备,一批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以文赴会,会议论文质量较高。与会人员老中青结构合理,许多年轻学子富有学术锐气,展示出来非常好的学术风貌。他还结合正在推进的有关课题项目研究,分享了研究设想和下一步考虑,期待学界同行一道深入研究。

  据悉,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22份,邀请67篇论文作者入会。本次研讨会提供了一个深入研讨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深化“第二个结合”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研究。研讨会受到参会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的高度好评。

编辑:宫英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