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与DeepSeek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石念军 2025-02-11 14:51
乙巳春节无疑是属于哪吒和DeepSeek(深度求索)的。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上映9天,即一举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根据猫眼专业版预测,其总票房将超100亿元。这一预期数字意味着该片有望冲击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
DeepSeek亦如《哪吒2》一般横空出世、从天而降。这个被称为“AI六小龙”的科技创客公司,在1月20日发布DeepSeek-R1模型,很快登顶140个国家的苹果App Store下载排行榜。因其性能逼近OpenAI o1正式版,推理成本却仅为OpenAI o1的几十分之一,DeepSeek迅即声名鹊起,备受全世界瞩目。
不管是影视作品《哪吒2》还是科技产品DeepSeek-R1,都在创造历史。哪吒作为一个传统神话人物,在电影中被重新诠释,打破了传统形象,赋予现代价值观。DeepSeek-R1作为时代领先的科技产品,挑战现有技术边界,以实力创造神话。两者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它们正在各自领域引发连锁反应,也必将带动更多创新。
《哪吒2》与DeepSeek-R1尽管分属电影和科技行业,但在精神内核与影响渗透上实际是一致的。它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内镌刻出一副崭新的中国脸谱,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首先是精神内核的共通性。
反叛与突破的意志表现。《哪吒2》延续前作对传统神话的解构,哪吒形象打破“天命论”,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内核,挑战既定规则,强调个体意志的力量。DeepSeek作为AI领域的突破者,其技术路径(如长上下文窗口、多模态模型等)颠覆传统AI研发框架,体现了对技术边界的探索与突破。二者都以“叛逆者”姿态挑战固有体系,追求创新而非循规蹈矩。
本土原创的自信表达。《哪吒2》以中国神话为基底,融合现代价值观,展现国产动画的文化自信与技术实力。DeepSeek作为中国本土AI团队,其技术成果(如数学推理能力超越GPT-4)打破了国际对AI领域的技术垄断,彰显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二者均以本土化为根基,实现全球竞争力,推动“中国创造”的范式升级。
绝不妥协的韧性书写。《哪吒2》也是一部科技之作。直面动画工业中的特效制作等薄弱环节,主创团队没有轻易妥协、退而求其次,而是始终保持对品质的执着,最终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制作效果。对DeepSeek而言,同样面对AI研发的长期投入与反复试错。毫无疑问的是,在质疑与困难中唯有时刻坚守目标、拥抱长期主义,才会赢得质变。
其次是影响渗透的相似性。
行业标杆效应。可以预见,《哪吒2》票房与口碑的成功必将推动国产动画工业化进程,激励更多资本与人才涌入,推动电影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更加良性的发展阶段。DeepSeek的技术突破(如开源模型)大幅降低AI应用门槛,触动行业既有评价体系,也必将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升级,加速AI普惠化。以标杆地位重构行业格局,《哪吒2》与DeepSeek是阶段性历史成果的标志物,也是驱动行业未来发展的“鲶鱼”。
文化输出潜力。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以持续不断的IP塑造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实际上,当DeepSeek被广泛引入大众讨论,其自身也正在成为一种IP。作为中国科技新锐和商业文化的崭新代表,DeepSeek以AI技术突破助力中国参与全球科技规则制定,实际也就是向世界展现中国的科技文化面孔。从“跟随者”到“引领者”,《哪吒2》和DeepSeek本身就是一种无穷的文化力量。
再者是时代精神的一致性。
《哪吒2》和DeepSeek-R1的面世之际,正是中国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从依赖模仿到自主原创的创新驱动,正在冲破一个个“卡脖子”的困境;从屈从西方标准到文化自信的表达,正在构建起独立话语体系;影视与科技看似分野,“内容+技术”双轮驱动的跨界融合,则向我们展示出商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这种共鸣注定不仅是商业或技术层面的成功,更是中国社会整体创造力与价值观升级的缩影。
编辑:宫英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