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古文字教研的价值探讨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张誉上 2024-12-26 09: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石。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传承并使用至今的古典文字,向今人展示古人如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正因为汉字跨越了时间,超越了民族、地域的限制,中华文明才得以成为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且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珍贵的出土文献和古文字材料得以发掘。这些出土文献使用的就是古文字(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文字并不仅指汉字,本文仅指汉字),主要包括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战国文字、秦文字以及秦汉之际至汉代早期的文字。古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态,通过对古文字的构形和形体发展研究,可发掘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探索汉字的构形与中华文化的深厚关系,探究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源流和脉络。放眼全局,高校对先秦古文字的教学与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备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推动新文科建设的社会价值。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
汉字的构形和演变根植于中华文明,先秦古文字的造字方法是古代农耕文明的鲜明体现和重要载体。汉字古今一脉,古文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和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知晓与解读中华文化的根本保证与重要依据。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也日益增长,逐渐呈现出个性化、均衡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其传承与弘扬也需要与时俱进,使其更符合当代人民的审美取向和文化需求。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文字的传承,文字得以正读,文明才可能正读。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仍需建立在对古文字的发掘与研究基础之上,在国家语文现代化大背景之下,古文字研究也逐渐向现实需求转型。
古文字学主要研究早期出土文物上的文字资料,聚焦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及简牍帛书等,研究涉及多学科领域。由于出土文献晦涩难懂,研读和运用均需要较高的古代语言文字功底,人才培养周期长且培养单位不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全国从事古文字研究的人数较少,古文字学也因此被认定为“冷门绝学”。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开始抢救“冷门绝学”,此后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始着手培养古文字学研究生人才。几十年来,虽然古文字研究已取得一些成就,但总体上看,古文字学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古文字学依然存在研究力量不足、人才储备匮乏的问题。古文字是事关文化传承的学科,为了使古文字研究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战略需要,必须强化高校古文字教育课程建设以及研究人才早期培养工作。
高校作为文化重地、人才高地和育人基地,肩负着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培养高素质文化创新人才、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在教学中阐明古文字的文化内涵,有助于诠释古文字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深入探究古文字—近代汉字—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更能突显汉字系统的文化特质,体现汉字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关键作用和独特地位。因此,高校古文字的教学与研究对于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至关重要,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桥梁。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与手段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人无德不立,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因此,高校应将道德教育置于更为关键的地位,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将“传道”付诸实践,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古文字构形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譬如“德”字,在甲骨文中,左边是“彳”(在古文字中是表行动的符号),右边是一只“眼睛”,在“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德”在此时具有“行动要正,目不斜视”之意;到了西周,金文在“眼睛”下又加了“心”,意为“行正、目正、心正”才算是“德”。古文字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和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深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所在,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精神根脉。
高校对古文字的教学与研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除文字学课程外,一些高校的思政课也融入了古文字文化内涵的教学,这不仅是一种学术探索,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道德教育的深度融合。首先,在讲授古文字的结构与意义时,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使其体会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思想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这种文化自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其次,古文字的教学往往以古籍文献作为载体,不少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故事和哲理思辨。在教师的引领和阐释下,大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代圣贤的智慧与道德观念,包括诚信、仁爱、忠诚等。这些传统核心价值观对于塑造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古文字构形所体现的如以人为本、敬畏自然、珍视生命等人文精神,同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高校当前已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在古文字的发掘与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高校通过学术会议、讲座、展览等形式,将古文字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不仅可以推动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承,还能使校园外的公众了解古文字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和道德生态。
推动新文科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力量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席卷而来,传统的分科学科体系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高等文科教育急需创新发展。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目标在于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壁垒,在宏观层面促进学科间的深入交叉与融合,从而构建一个跨学科的新文科学科体系。
古文字学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在新文科建设的浪潮中,不应再局限于传统人文领域,而应将推动学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一股强大的驱动力,与其他如信息技术、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乃至自然科学产生广泛的交叉融合,从而共同推动新时代多学科创新实践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首先,高校古文字教学与研究必须适应数字化时代,将信息技术视为推动古文字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创新手段。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对海量的古文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存储与检索,形成古文字数据库和数字化检索平台,促进各学科间研究资料的共享与交流,也为古文字研究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和便利的工具平台。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古文字研究的交叉实践渐多,正演化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甲骨文”。高校将古文字研究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不仅推动了新文科建设中古文字学自身的现代化转型,也为历史学、考古学、古典文献学、语言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其次,古文字蕴含着汉民族思维方式的转化,古文字研究离不开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与视角。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其构形和组合方式也折射出古人的社会情况和心理需求。比如“象形”和“会意”这两种造字法,均是通过描摹事物形象或组合图形表达意义,它们不仅能映射出造字时期民众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其使用的工具,还能揭示古人对客观世界的直观感知和形象思维;而“形声”字则是通过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来表达新的概念,这体现了古人对抽象概念的概括和分类能力。因此,在高校古文字教研中融入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及视角,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索古代社会的状况与变迁,解读古代人民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以及认知方式。同时,也能为古文字学的创造性转化和跨学科的创新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最后,古文字也常作为一种艺术设计的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古今各种景观之中。古今设计师们通常利用古文字可改变形态的特点,结合其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创造出既具有识别性又富含艺术感的景观和图案。古文字学与艺术学的碰撞,是古文字的美学元素与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不仅丰富了艺术设计学的层次与内涵,增强了景观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使得古文字研究成为艺术设计学科深化转型的灵感源泉。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