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
来源:四川党校报作者:国茹 储连伟 2024-03-23 04: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从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深度、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度评价了文化的重要价值,明确指出了在新起点上的文化发展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必须深刻领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使其如灯塔一般,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进征程。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创造并传承了生生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自先秦百家争鸣至宋明理学,历代文化的更新迭代为后世积淀了丰富的传统美德、人文理念,创造出数不胜数的文化典籍,如此种种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谱写出辉煌的历史诗篇。在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和合理念的文化思想,以坚不可摧的意志同腐朽落后作斗争,谱写了救亡图存的英勇史诗,创造了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也培育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化。在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岁月,党和国家秉承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并将其融入生产生活中,使人民群众备受鼓舞,积极投入建设新中国。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既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又根据时代条件和实践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培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在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立足现代发展实际,汲取天下大同思想的精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了天下大同思想的内容和价值。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契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从战略高度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并放在同等重要的理论层面。“第二个结合”是因为二者能彼此契合,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可它仍能作为我们党的科学指导思想,扎根中国大地并开花结果,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具体实际能够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在价值立场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将人民性作为基本立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本”思想,将“民”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荀子·王制》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正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具有一定的契合性,我们党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既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基本立场,又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积淀中凝结而成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源泉,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持久性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国风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人文理念,培育和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为当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凝聚了共识、汇集了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沃土、培育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拓发展提供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不强,现代化国家就无从谈起。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坚守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在发展中继承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的深远影响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会更具中国特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会更有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国茹,四川省委党校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储连伟,四川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副教授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