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因势而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探索与展望

来源:“对外传播”微信公众号作者:王润珏 高再红 2024-02-22 09:02

  【内容提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环境正在经历叙事格局和传播场景的转变,世界各国对人文交流抱以更多期待,线下活动的全面重启带来更丰富的认知体验和传播机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实践发挥着呈现、诠释中华文明和助推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的作用,包括以考古成果的国际传播解读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以传统技艺的国际传播凸显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和统一性、以交流互鉴展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在世界格局深度转型、信息技术快速更迭的背景下,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更需要坚持大历史观的叙事视角,通过议题设置、多元主体联动、数字化驱动的方式,创新文明交流互鉴的国际传播实践,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构成。自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布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度不断提升。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战略部署。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工作需要思考和回答的是:如何深入贯彻“第二个结合”,融通中外、贯通古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叙事转换与重回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环境转变

  2023年以来,“复苏”成为全球共同的主题词,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开始向疫情前状态回归,我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整体环境随之变化。

  一是国际传播内容结构、内容需求发生显著变化。自2019年末以来在国际传播内容中占据极大比重的新冠疫情叙事迅速减少。但是,对于以地缘冲突、经济下行为代表的全球性危机仍未形成有效解决方案。这使得与之相关的事件进展及由此引发的舆论争议、情绪对立和真假难辨的碎片化信息充斥国际舆论场。在此背景下,全球公众对促进社会沟通、有助心理疗愈的文化、社交、娱乐内容需求更加迫切,世界各国也对通过人文交流活动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国际互信、增进经济合作给予更多期待。这些因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创造了时间窗口。

  二是线下活动全面重启为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具身性场景。认知科学研究强调,认知主体是通过躯体、感觉器官、视觉系统形成对周围环境的直接体验,认知形成的过程是以认知主体的身体经历为基础的过程,认知行为是涉身的。在数字化时代,“身体在场”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亲身体验、面对面的交流热情集中释放,体育赛事、跨境旅游、展览、演艺等线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全面恢复为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赛场、剧场、广场等实体空间成为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空间。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深入、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建成开放、非遗文化的接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更加殷实、丰富;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分析与预测、图像和视频处理和人机交互方面的技术可供性不断增强,在提高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生产、分发效率的同时,也持续改变着平台、内容、人等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带来了更多可能。

  二、呈现与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用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作出总结提炼和系统阐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指明了方向。对中华文明特征的呈现与诠释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实践的核心逻辑。

  (一)以考古成果的国际传播解读中华文明连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取得的系列重要成果,为讲述中华文明起源和阐释中华文明连续性不断提供着新支撑、新素材。考古成果传播成为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热点。例如,2023年6月10日,《中国日报》推出整版报道《穿越时间迷雾》,从红山文化的考古新发现出发,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海外读者呈现了五千年前红山先民祭祀制度、社会分工、器物文化。

  我国主流媒体、考古机构、博物馆、艺术院团以器物、遗址等考古成果和考古进展为支撑,通过新闻报道、文物展览、数字交互、艺术表演等方式开展多维度的国际传播,拉近海外公众与中华文化、当代青年与古老文明之间的距离,实现以“历史的纵深感”跨越“空间的距离感”,逐步探索出了阐释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国际传播叙事方式。

  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试运行为契机,围绕三星堆考古成果展开的一系列国际传播实践,就是具有代表性的考古成果矩阵化、系统化传播创新探索。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此行的报道随即引发海内外公众对新馆的广泛关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发布的相关推文浏览量超过23万人次。随后,新华社发布的英文报道《古代遗址照亮中华文明奇迹》在新华网、中国网、《人民日报》的英文网站同步发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时报》在官网和推特持续发布新馆启幕相关信息,并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联合早报》、《印度时报》等海外媒体和海外自媒体博主关注、转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纪录片《古蜀记·三星夺目》在优兔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17万人次。9月,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的“凝视三星堆”特展经由《南华早报》《大公报》连续报道,吸引了马来西亚《星报》等多家东南亚媒体和文博自媒体的关注;由三星堆博物馆推动的交互性数字游戏、沉浸式数字考古、数字文化创意大赛等面向“Z世代”打造的互动活动持续受到海内外青年的关注。中、英、意、韩共同创作的《三星堆》原创音乐剧以艺术为载体讲述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历程、研究成果和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二)以传统技艺的国际传播凸显中华文明创新性与统一性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源自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古代物质文明成就、古代制度文明成就和古代精神文明成就之中。传统技艺是中华民族在适应环境、寻求发展过程中经验、智慧和审美的凝结,是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的集中体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展现中国传统技艺制作过程和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视频对海外公众具有突出的吸引力,均呈现出高好评度、高转发率的特征。例如,以传播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为主要内容的博主“阿木爷爷”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热度不减,单条视频在优兔平台的最高播放量已接近6000万人次,累计播放量近3亿人次。根据抖音海外版平台外显数据初步统计,展示竹编技艺的视频播放量突破1亿人次,展示紫砂壶制作过程的视频播放量突破3亿人次。其中,博主@zishacraftsman(紫砂手艺匠人)粉丝量突破200万,单条视频平均点赞量过万,被不少网友评价为“极度解压”。

  2023年,中国刺绣通过国际时装周、电视节、国际展会、社交媒体在海外广泛传播,在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的同时,向世界公众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贵州苗绣、云南楚雄彝绣亮相米兰春夏时装周,在展现刺绣技艺的同时,还向世界讲述了非遗活化传承利用和助推农民增收的中国故事;纪录片《高山盛装》在戛纳电视节讲述了苗族双针绕线绣、苗族剑河锡绣、水族马尾绣等七位少数民族手艺匠人的人生际遇和技艺传承的故事;非遗传承人卡德尔·热合曼在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展示融合吸收新疆多民族文化元素的哈密刺绣。在优兔、抖音海外版平台,讲解苏绣、双面绣、融合绣等中国刺绣技术基础针法、配色和展现刺绣作品制作过程的视频数量、浏览量均呈增长态势。随着越来越多民族刺绣技艺和作品被世界看到,“中国刺绣”(Chinese embroidery)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的窗口。

  (三)以交流互鉴展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

  随着线下活动全面重启,国际性活动为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故事的续写创造平台。2023年,我国连续举办了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高规格国际活动,传统文化元素和非遗项目体验活动的创新融入为会议增加了传播亮点。中国—中亚峰会欢迎仪式中的佾舞、揖礼、汉服多次出现在法新社、阿通社的报道中并被多家海外媒体转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邀请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智利总统博里奇现场体验弹古琴,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陪同夫人体验非遗项目等温馨、和谐的场景都成为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交流互动的新故事。

  国际体育赛事则实现了体育精神与中华文明包容性、和平性特征之间的互文。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曾经流转于古丝绸之路上的蜀锦,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为各国大学生运动员铺就锦绣之路,再次见证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中、日、韩、蒙古和越南演奏家以五国的筝合奏亚运主题筝曲《心心相融》实现了音乐文化的交融创新。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上,融入国风舞蹈、戏曲元素的啦啦队表演则切中了年轻群体的审美偏好,在赛场上引发热烈反响的同时,带动参会年轻人在抖音海外版、拼趣(Pinterest)等平台的传播和转发。

  主流媒体在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共叙”方面的创新探索也得到了海外媒体的积极回应。中国国际电视台与欧洲新闻台联合制作系列专题节目《中欧非遗》,聚焦中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系列以英、法、德、意、葡、西、俄语等多种语言在欧洲新闻台官网播出后,累计观看量超过3亿人次。新华社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美美与共——“一带一路”上的文明对话》中,中国琵琶和中东地区传统弦乐器乌德琴的故事被埃及最大英文媒体《每日新闻报》转载,中国青花瓷和土耳其伊兹尼克瓷的故事被土耳其电视媒体NTV、新闻网、德米罗兰通讯社等近40家媒体采用。

  三、因势而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展望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出了三点要求,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和“坚持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世界格局深度转型、信息技术快速更迭的背景下,如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面向国际社会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传播,如何在新环境、新局势中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国际传播工作的新时代新使命。

  (一)以大历史观建构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

  大历史观是指将考察对象置于纵深历史长河与广阔空间背景中来审视,结合历史潮流、时代特征来诠释,以洞察历史真谛,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大历史观”,并在2019年谈及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时提出“要坚持大历史观”。

  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实践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因此,通过国际传播向世界阐明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和在人类文明中的历史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时,只有将其置于历史长河的宏阔背景之下,才能讲清楚多元一体、千年传承的中华文明的继承性、连续性和多样性;才能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在与各国文明交流、交往、学习互鉴的过程中融合、创新的发展进程;才能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以重大事件为着力点提高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议题设置的有效性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中,文明的交流也变成基于不同文明彼此间互惠互利而展开的一种国际关系新实践。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更要通过有效的议题设置实现与海外公众的关切点、兴趣点的契合,促进理解和认同的形成,真正实现全球文明倡议所提出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自带流量”的重大事件为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议题设置提供了着力点。一方面,可结合重大活动安排,进行前瞻性的议题规划。如,依托新中国成立75周年讲好传统文化活化传承、创新利用的故事,依托中法建交60周年、巴黎奥运会策划中法传统文化互鉴相关议题,依托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设置面向东盟地区的妈祖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相关议题,依托龙年春晚启动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节日文化议题。另一方面,可结合突发事件,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融入世界性议题的讨论。例如,以“求同存异”理念为解决超国家困境寻求方案、以“兼爱非攻”理念为化解国家间矛盾提供思路、以“物我同一”理念促进应对气候危机共识的达成。

  (三)以多主体协同联动实现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升

  中华传统文化由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汇而成,要素丰富多元,内涵广博精深。全媒体传播体系并不能满足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推广需求。过去几年,城市、博物馆、艺术院团、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的参与有效拓展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面向未来,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还需要身份、背景更加多元的主体参与其中,以增强对不同类型平台、渠道资源的调用能力,通过跨领域联动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实现国际传播能力的整体提升。例如,城市主体可通过国际活动承办、国际旅游推广、城市形象传播带动地方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博物馆、艺术馆可通过活动策划、展览交流、数字孪生建设、跨国领域合作等方式,持续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文旅、服饰、餐饮、演艺、互联网等领域的个人、企业、协会可以产品、服务、演出为载体开展国际传播,亦可通过与各国专业人士、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多元文明互学互鉴的创新探索。

  (四)以数字化驱动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模式的创新

  当前,“数字化”已成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方式。随着数字化进程步入数字技术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共同演进的新阶段,“数字化”的意义将突破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等技术所体现的工具属性和社交网络所体现的平台属性,成为促进传统文化活化利用、国际传播模式创新的新质生产力。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若干综合性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的规划。我国数据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和数据资源大循环体系的建成,将在算力供应、技术创新、数字安全等方面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关键能力支持,也将通过新业态、新消费模式的孵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创造更多新样态、新平台、新场景。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数字化时代世界性通讯社的权力体系研究”(20FXWB027)阶段性成果。

  王润珏系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再红系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