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上午8:30,在汶源书院礼乐馆内,泉城儒学会讲·全国儒学名家汶源书院论语会讲第三讲开讲,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初孔学与论语汇读研究中心”主任,“新孔学文化行动”倡导者...
2019年8月25日上午8:30,在汶源书院礼乐馆内,泉城儒学会讲·全国儒学名家汶源书院论语会讲第三讲开讲,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初孔学与论语汇读研究中心”主任,“新孔学文化行动”倡导者...
2019年7月27日,泉城儒学会讲·全国儒学名家汶源书院论语会讲再度开讲。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齐鲁文化名家,汶源书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朝明先生继首讲解读《论语·学而篇》之后,再...
孝,为仁义的根本之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孝经》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从论孝、行孝直达至孝,上至君主下至庶人,古代先贤们以身作则,不断丰富着孝的内涵。《孝经》在当代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其在历代所显现...
《事君章》中所阐释的忠君爱国之道,似乎与孝并无相通之处。然而《孝经》中将孝视作为人之德的根本,自古就有言之:有国才有家,可见忠与孝的上承下效。那么,《丧亲章》中对于父母的丧事有着完善的规定,忠与孝...
从古至今,孝的内涵深远广博。有事君爱国的忠孝,有从一而终的至孝,也有忠孝两顾的全孝。但我们常常说的顺者为孝,却可能存在愚孝之嫌。愚孝与智孝的界限可以用逆来顺受一词来划定。而至真、至极的孝在大舜、曾...
自古以来,勤政爱民一直被视作君主治国安民的根本。而《孝经》中却将孝归为君主为政的要道。此外还以悌、乐、礼作为辅助手段。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古而来,治国平天下与孝的伦理意义在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身上有...
论孝与行孝,即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所在。居内而外,于父母之孝应时时切切于心,这在世人眼中才可以被称为孝子。既然孝为所有德行的起源与根本,《孝经》中对于“不孝之罪”有着严苛的界定。而对于犯了“不孝之罪...
孝道本属于家庭伦理范畴,却被汉朝统治着扩展至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之境。古代圣贤君主所奉行的以孝治天下的出发点与归属点与曾子、孔子所论的“圣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一切人之常情的本质则皆是始于孝之本。
对内需奉养亲人,对外要效力君上,作为西周、春秋贵族阶层中级别最低的“士”,《孝经》中将其行孝之方阐释为内外有别。而顺天休命,谨身节用,奉养父母的行孝之方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则是更加符合现实。孝道与天地...
不骄不躁,节俭谨慎,此为诸侯的行孝之方。不畏流言,还政于成王的周公用其一生的恭谨持度对“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进行了完美演绎。而《孝经》中对地位仅次于诸侯的卿大夫之孝又做了非常具体的阐释。...
《孝经》之始为开宗明义第一章,言简意赅地点明孝之始终。一始一终方为至孝。而素有包青天之称的北宋名臣包拯正是以至孝作为一生为人做官的理论准则。《孝经》对于高高在上的天子之孝有着很好的诠释。一代明君周...
何为孝道?何为至孝?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给您以最好的注解。然而,作为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历史上对这部传世之作的作者却是众说纷纭。《孝经》的成书年代却并无定论。它流传至今的各个版本之间也有...
董仲舒又提出独尊儒术,也是为中央集权制度服务的理论。此后的中国,国家的统一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又以儒学为民族精神的主干,可以说,奠定了中华民族魂。汉代,特别是董仲舒为中华民族长期维持统一大国政治局面...
通过对董仲舒生平和业绩的回顾,周桂钿认为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核心是大一统论,包括领土完整、政治统一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屈民而伸君”,就是要削弱地方政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才能防止分裂,平息战...
大成殿上有三块匾额:万世师表、生民未有、斯文在兹,毫无疑问这是理解孔子理解儒家文化的三个重要的文化密码,孔子本布衣,却被后世称为至圣先师,其实无论是孔子活着的年代,还是孔子身后的数千年,惶惶若丧家...
从西汉开始,儒家学说开始成为官方的国家意识形态,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成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世易时移,时光流转,时至今日,孔子的儒家学说其价值又体现于何处呢?或者说,儒学的现代价值到底是什么?...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缘何孔子会收获如此高的评价?孔子给后人到底留下了什么?实际上,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的学说,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己安人以安百姓;那么,孔...
我们都知道人有五伦,而孔子开创了师生一伦,孔子与他的弟子们亲如父子,亦师亦友,尤其颜回,堪称孔子第一高足,颜回的离世让孔子极其难过,甚至比失去自己的儿子还痛心,命运多舛,晚年的孔子还要承受哪些人生...
周游列国,屡遭挫折,晚年归鲁,著书立说。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著春秋,晚年的孔子,开始对当时的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总结。面对大成殿上“斯文在兹”的匾额,我们不禁要问,从事这样庞大的文化整...
在孔子的一生中,最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就是他的周游列国。初到卫国,就遭遇了南子风波,有人说这是古今第一绯闻。身处乱世,孔子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注定四处碰壁。离开卫国之后,孔子与他的弟子们还要遭...
孔子的政治理念总结起来有三点:为政以德、宽猛相济、修己以安百姓,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政治实践,鲁国就是他的试验田。当理想屡屡碰壁并被现实击打得千疮百孔的时候,孔子并没有向现...
本该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年纪,却因时局动荡,孔子带领着他的弟子辗转于齐国和鲁国之间。礼崩乐坏,加上阳货的步步紧逼,孔子彻底放弃了从政的念头,风乎舞雩,杏坛讲学,广收弟子,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那么孔...
作为万世师表,孔子的学问到底从何而来?除了成功的家庭教育之外,孔子学琴于师襄,问官于郯子,可以说不耻下问,广开学路。提到孔子的求学之路,孔子见老子的故事流传甚广,《史记》对此描绘得也是有声有色,那...
孔子,一个备受世人推崇的名字,一个镌刻在国人心间的文化符号,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至圣先师孔子的身世之谜。孔子是私生子吗?颜炳罡教授以学院派的深邃与严谨,否定了孔子是私生子的说法,不过,面对孔子不知其父...
“道”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概念,生活中有圣人之道、君子之道、小人之道,孔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生活中又如何行“道”?
性问题,是一个非常哲学化的问题,或者说它是哲学中的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表明只有哲学家才面对这个问题,事实上,人性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面对的,甚至是随时随地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生活时...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其最根本的特质。作为中国文化之主流的儒学,更是注重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
孟子善辩,那么他的辩论到底是不是逞口舌之能的诡辩?孟子的能言善辩对于推广儒家思想都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孟子说,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则近于禽兽。那么孟子所说的教育是什么呢?
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了义,他怎样看待义呢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到了孝,“孝”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7次。那么孔子眼中的孝是什么样的呢?
“仁”是整部《论语》思想的精髓,那么“仁”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孔子几乎在用一生的时间推行“周礼”,孔子所推行的礼究竟对我们现代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