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国学大家谈】论宋代儒家新帝学的兴起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王琦、朱汉民 2020-05-11 16:44

  近期,电视剧《清平乐》热播,剧中,这位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受到观众追捧。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剧中有关君臣议事的剧情,都大量的引用了《论语》《大学》等经典儒家著作。宋仁宗一生爱好学习,崇拜儒家经典,他首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拿出来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他性情宽厚,不事奢华,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他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受到后世的称赞。本期【国学大家谈】摘录王琦、朱汉民的文章《论宋代儒家新帝学的兴起》剖析宋代儒学的发展环境。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摘要】宋代以文治国方略的确定与经筵制度的定型,促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重权术与治术的儒家新帝学的兴起。士大夫与帝王在以经筵为平台、以经典为媒介的互动交流中,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正学,以《大学》为框架,以君德成就为根本,以尧舜圣王为榜样,指导帝王为学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与理论体系,以此确保儒家王道理想的实现与社会政治秩序的重建。

  它是从士大夫立场出发而建构的理想的帝王之学,体现了宋儒对汉唐儒法杂糅治国理念与王安石变法的反思,以及对时代与社会问题的回应。宋代帝学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实质就是帝王理想「角色」不断被士大夫「期待」与「塑造」,以道统规范治统的过程。

学、道、治之间:帝王

与士大夫的共同价值选择

  鉴于秩序重建与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代帝王「无不典学」,汲汲于「学」以求「治」,力图通过儒家经典学习,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确保政治稳定与江山永固。士大夫则以经筵为平台,将儒家之「道」的价值理念注入经典诠释之中,通过经筵讲学等方式,力图影响帝王的德性修养与政治实践。两者在为学求治的目标驱动下,逐渐形成了以「学」明「道」,以「道」出「治」的共识。

  1.学以求治:帝王的为学追求

  宋初帝王以「学」求「治」的期望甚为殷切。从宋太宗任命吕文仲为侍读,至真宗置侍讲、侍读学士,到仁宗开迩英、延义二阁,经筵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定型,即是帝王力图通过儒家经典学习以达治道的产物。尤其是在经筵讲读的经典选择问题上,宋代帝王均以是否有利于国家的政治治理为标准。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君人之道,抚之以仁,制之以义,

  接之以礼,示之以信」

 

  如太宗时因「《尚书》主言治世之道,《说命》居最」,命孙奭、李至「讲《说命》三篇」。关于《春秋》的进讲篇章,仁宗要求「删去蔓辞,止取君臣政教事节讲之」,并且只要是「能远鉴前代兴亡之迹”的「图治之要」,「每令讲读官敷经义于前,未尝令有讳避。」英宗时赞扬张景所说《尚书·洪范》,「以三德为驭臣之柄,犹为善论。」神宗称赞司马光「经术行义为世所推」,命其进读《资治通鉴》,敷陈治道。

  反之,只要是不符合图治要求的内容,一律予以摈弃。如仁宗时天章阁侍讲林瑀上《周易天人会元纪》,因「以阴阳、小说上惑天听」而被落职,通判饶州,便是典型的例子。可见,通过经典学习,汲取政治经验与致治之术,提升治国效能,实现国家治理,是宋代帝王不懈的追求。

  2. 以「道」引君:士大夫的教育理想

  宋代士大夫认为帝王之学与不学,直接关系到国家之治乱。「学与政非二物,顾所学者尔。学帝王仁义之术,则为德政;学霸者刑名之术,则为刑政。」要实现秩序重建的王道理想,就必须以儒家之道,引导帝王成圣德立圣治,因而宋代士大夫十分重视通过经筵讲学的经义发挥,以「道」引君,致君尧舜。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学与政非二物,顾所学者尔。

学帝王仁义之术,则为德政;

学霸者刑名之术,则为刑政。」


  如仁宗时赵师民在经筵讲《论语·季氏》篇,以「君人之道,抚之以仁,制之以义,接之以礼,示之以信」,引导仁宗当以「至诚」立天下之大本。杨安国讲《尚书》,用《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思想,引导仁宗「正身修德以御下,利节用俭以阜财,厚生敦本以养民」。通过循道修德,实现国家治理与百姓安康。

  熙宁年间,王安石入对,宋神宗问为治之先务,王安石对以择术为先,「当以尧、舜为法」。程颢向神宗上奏曰:「君道之大,在乎稽古正学」,当「以圣人之训为必当从,先王之治为必可法」,「必期致世如三代之隆而后已」。提倡用儒家「正学」引君于「道」,比隆三代。哲宗时范祖禹进呈《帝学》,倡言「帝王之学,所以学为尧舜也」,并将其源头上溯至伏羲,确立了尧舜至周孔的儒家道统序列。元祐中朱光庭上奏札曰:「圣人未有不学而至于道」,希望哲宗 「专心圣道,以致圣德」。

  可见,至少在北宋中期,以儒家之道教导帝王,提升其道德修养,培养尧舜般的圣王,已成为宋代士大夫的共识。因而他们大多认为,三代以降治术驳杂,「汉、唐之君,有可称者,论其人则非先王之学,考其时则皆驳杂之政……,皆不足为也」。汉唐之君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历史功绩,但终究是崇尚功利权谋的霸道政治,不值得后世帝王效法。他们更推崇的是以三代政治为理想模式,以尧舜圣王为楷模,培养德称其位的合格帝王,来确保秩序重建与王道理想的实现。

  所以朱熹说:「国初人便已崇礼义,尊经术,欲复二帝三代,已自胜如唐人」。上官均曰:「人主之学,在乎简而知要,达而适用。知要在乎明道,明道在乎味五经之微言。适用在乎远观前世治乱盛衰之迹,而近稽祖宗圣明相继治天下之意」等。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通过经典诠释与运用,力图以儒家「正学」引导帝王,以「学」明「道」,以道统规范治统,成君德立圣治的教育理想。

  3.道与治的融合:帝王与士大夫的共同价值追求

  如果从帝王本身的立场出发,其以「学」求「治」更偏重于统治驾驭之术的掌握与治国效能的提升。因而无论是儒、道、佛之学,还是管、商、刑名之术,只要有利于国家治理与江山稳固,皆可纳入帝王学习的范围之内。如太宗相信「浮屠氏之教有裨政治」;神宗留吕公著「极论治体,至三皇无为之道,释老虚寂之理」;孝宗则倡言「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等,即是这种为学内容与治国方式杂糅的体现。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虽王子之亲,其必由学;惟圣人之道,

故能立身。若昔大猷,自家刑国」

 

  但从士大夫角度而言,他们更希望以儒家「正学」来引君于「道」,以君德成就作为帝王外王事功开拓的根本前提,以此确保国家的政治治理符合儒家仁政德治的王道理想,这就需要建构一种与之前重功利权谋不同的、新的帝王之学。因此,他们特别注意以经筵为平台,挖掘经典的经旨要义,通过讲学将儒家的价值理念传递给帝王,引发其共鸣,影响其立身行事。

  如景德时真宗为翰林侍讲学士邢昺饯行于龙图阁,邢昺指《礼记·中庸》图「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之语,「讲述大义,序修身尊贤之理」,真宗深表「嘉纳」。庆历时经筵讲《诗·角弓》篇,仁宗有感而发:「幽王不亲九族,以至于亡」。杨安国借机建言:「冬至日,陛下亲燕宗室,人人抚藉,岂不广骨肉之爱也」,引发仁宗了对尧舜之德的倾慕:「《书》云『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此帝尧之盛德也,朕甚慕之」。

  读《正说·慎罚》篇时,经筵官「述后汉光武帝罢梁统从重之奏」,宋绶借机劝诫仁宗:「王者峻法则易,宽刑则难。夫以人主得专生杀,一言之怒则如雷如霆,是峻易而宽难也。」认为为君者当慎用专杀之权,多行善政。这种利用经筵讲学,发挥经义、议论时事、启沃君心、互相交流的方式,无疑是促进君臣在价值理念等方面达成共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由于在国家政治中,帝王需要依靠士大夫维持国家稳定与政治运作,因而不得不部分地接受士大夫的价值理念及其对帝王「角色」的期待。为此,帝王也会有意识地向士大夫传递其对某种价值理念的认可。如太宗曾语重心长地对赵普说:「卿国之勋旧,朕所毗倚,古人耻其君不及尧、舜,卿其念哉。」希望君臣在治国理念上能够达成某种共识。

  皇祐时仁宗曾内出「欹器」,以示群臣,命以水注之,展示其「中则正,满则覆,虚则欹」的特征,并与群臣共勉:「朕欲以中正临天下,当与列辟共守此道。」丁度等拜曰:「臣等亦愿以中正事陛下。」仁宗以「欹器」晓谕群臣,无非是希望以祖宗为法,君臣互勉,共守儒家中正之道,实现政治稳定及社会治理。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朕欲以中正临天下,当与列辟共守此道。」

 

  又如英宗接受韩琦的建议:「虽王子之亲,其必由学;惟圣人之道,故能立身。若昔大猷,自家刑国」,下诏为宗室子弟增置学官,聘请教授,用儒家圣人之道指导宗室子弟修身立德。王安石以「学术」指导「政治」,获得神宗的认可而发动的熙宁变法,便是将回向三代的理想付诸政治实践的典型事例,体现了宋代帝王对儒家之「道」一定程度的认可。

  由此可知,在帝王与士大夫的互动交流与交往中,虽然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立场,但在「学」以求「治」整体目标的驱动下,宋代帝王部分地接受了士大夫以儒家之道来成就君德,规范政治,致君尧舜的价值追求;士大夫们则通过儒家经义的重新诠释,引导帝王学习的重心由「术」向「德」转变,将帝王外王事功的开拓建立在内圣基础之上,既满足帝王求治的需求,又确保国家的治理出于王道而非霸道,从而建构其理想的帝王之学。

  作者简介:

  王琦,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南汨罗屈子书院执行院长,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院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儒家哲学、艺术哲学与传统文化研究。

  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历史学、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岳麓学者领军教授,湖南汨罗屈子书院院长,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书院学会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文史馆馆员等。

  本文节选自《论宋代儒家新帝学的兴起》,原文刊发自《鹅湖月刊》2019年12期。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