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中西问 | 推动儒家智慧在世界闪耀——霍农院士访谈录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张懿程 2024-09-14 15:49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5000多年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内涵,并且深深影响着世界。而今,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在全球文化格局中有何重要影响?在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世界?……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专访了欧洲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兼职讲席教授、德国美因茨大学奥巴马研究所创始所长、哈佛大学世界文学所顾问阿尔弗雷德·霍农(Alfred Hornung),他向我们深刻阐述了古老的东方智慧如何在世界熠熠生辉。
霍农院士接受中国孔子网专访
张懿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延续最久的文明,您如何评价中华文化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广泛影响?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霍农:长期以来,欧洲一直在宣扬欧洲中心论,认为欧洲视角是唯一评估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我们通常忽视了中国悠久历史与文明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更多地关注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地方在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延续最久的文明,拥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加深了人们对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凝聚力,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丰富,发展历久弥坚。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存在不平衡。长期以来,由于某种未知原因,西方视角通常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但如果深入了解东方社会和文明,这种西方自诩的文化优越性是毫无根据的。因此,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中国历史,从中可以挖掘多方面的精华和故事,这将有助于指引未来西方社会甚至全球社会的发展方向。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对中华文化和东方文明的研究,更好地协调全球人类福祉和政治的发展。如果我们能消除中西方文化间存在多年的不平衡,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
张懿程:从西方国家发展的历史沿革来看,儒家思想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中起着重要作用。您在《儒家思想:美国文化基石中的中国理念》一文中深入探讨了儒家思想在欧洲和美国的传播路径,以及其对当地文化思想的深远影响。能否请您进一步阐述儒家思想在全球文化交融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
霍农:这必须从孔子学说及思想首次传播到欧洲时说起。17世纪末,耶稣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并在这里停留了很久。他们发现这里没有人对基督教感兴趣,需要先学习中文才能与人交流。他们以为人们同样会拉丁语,因为那是当时教会和学术界的通用语言。然而,传教士们意识到,要与中国社会的知识分子和精英交流,必须了解孔子。于是,来自比利时、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四名传教士决定将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翻译成拉丁文,这就是1687年出版于巴黎、儒家思想西传欧洲的奠基之作——《中国哲学家孔子》[该书题为《中国哲学家孔子,抑或说是用拉丁文来展现中国的智慧》(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SIVE SCIENTIA SINENSIS LATINE EXPOSITA)]。这部书的出版促进了欧洲思想家主张的转变,孔子对欧洲知识的演进有着前所未有的贡献。一种新的主张传播到西方,实现思想的创新、拓展和补充——这就是文化交流应达到的效果。
《中国哲学家孔子》扉页
拉丁文版本的孔子著作受到欧洲知识分子的关注,引发了广泛讨论。我喜欢引用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例子,他对孔子文本的回应总能引人思考。在阅读有关孔子的相关文章后,他写下了一篇名为《中国近事》的简短回应,在这篇短文中,莱布尼茨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他首先指出汉语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应当成为一种全球语言。如果我们当初听从了他的建议,也许今天我们说的就是中文,而不是英语。他的第二个观点是我们需要向中国学习。他认为欧洲人需要向中国学习,首先解决欧洲当时存在的腐败君主制度问题。其次,莱布尼茨主张西方人和中国人之间应进行务实的交流。他认为,不仅应该有欧洲人前往中国学习,还要让中国学者到欧洲来,传授知识见解。他特别强调了欧洲学者和哲学家的理论取向与中国学者的实践导向之间的区别,他认为理论和实践应两者并重,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科学。
我们讨论儒家思想对美国的影响,需要提及18世纪的一位重要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美国殖民地还隶属于英国时,他常常访问伦敦。1724年,在他18岁时,他首次前往伦敦,停留两年。在此期间,他首次阅读了孔子道德观念的英文译本,深受启发。返回美国殖民地费城后,他在自己主办的《宾夕法尼亚日报》中刊登了两期文章,概括了孔子的主要思想,称之为《孔子的道德》。在总结中,他强调了三个观点:首先,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教育,约束自己的行为(修身);其次,一旦完成自我教育,就可以影响周围的家人(齐家);最后,只有通过前两者的修炼,才能成为主权国家的领导者(治国)。在18世纪接下来的时间里(从殖民地时期发展到1776年建立共和国时),富兰克林逐渐将孔子思想融入其著作中。如果我们比较《论语》和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中使用的语言,即可发现这两者完全契合。
本杰明·富兰克林像
值得一提的是,在富兰克林的自传中,他提出了13种通往道德完美的美德,其中有11种直接来源于孔子,尽管他并未明确表明这一点。从殖民地时期一直延续到共和国建立后,他的著作广泛传播,在学术界和美洲大陆的政治领袖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在18世纪末,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和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就在来往信件中深入探讨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思考这些道德准则如何应用于美国政府的治理建设。此外,本杰明·富兰克林也分享了经济方面的观点。随后,美国的第一艘船(中国皇后号)启程前往中国大陆,开启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将中国的器具、大米等带回美国,也改变了当时美国的公共生活。托马斯·杰斐逊1801年担任总统时,在就职演说中引用了孔子的文字,这是美国历史上的首例。
19世纪,美国作家和哲学家开始借鉴孔子的准则和教诲,比如爱默生和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有十段引用自孔子的文字。特别是埃兹拉·庞德提出,像现代欧美诗歌应当向东方和中国文学学习。他将中国诗歌翻译成英文,并阅读和翻译孔子的著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在华盛顿特区新建的最高法院大楼上,刻有三位被视为世界法律和文明重要人物的雕像:中东的摩西,希腊雅典的梭伦,而左侧是孔子。这彰显了上述三位法律守护者在美国和西方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张懿程: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在海外的研究与传播现状如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霍农:儒家学说通常被包含在哲学范畴内,西方传统哲学研究往往聚焦于古希腊哲学,而忽略了对儒家学说的研究。
随着孔子学院的建立,儒学传播更加广泛,世界各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孔子学院主要教授汉语、介绍中华文化,让孔子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类似德国的歌德学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或多或少地概括了18世纪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孔子被视为中国的圣人,他传播智慧,拥有宏大的世界观,所以比其他哲学家传递出的价值观要多,也更需要与世界文明进行交流。
我们虽然已经建立了让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但是孔子学院等机构的潜力并没有完全释放,更多地注重教授基本的语言,而没有挖掘、传递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内涵。
孔子学院应讲授《论语》,挖掘影响中国2000多年、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的内容,将儒家思想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精华传播出来,比如我们应当学习孔子提倡的“敏而好学”“严以修身”等理念,以及“四书”中的内容。
儒学思想的演变非常有趣。但除了专门研究中华文化的哲学家外,很少有人知晓。鉴于要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文化,人们需要以更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思想,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以及它如何影响中国社会生活。
霍农院士在山东大学授课
张懿程: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过程中,如何既能保持其原有的特色和精髓,又使其适应并融入当地文化环境?
霍农:任何文化的传播,当其进入新的社会环境时,就会发生一定的文化适应与融合。迁居海外的华人建立华人街,传承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向外界开放。因此,华人街是保留中华文化本色的典范,华人街的美食也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美食也是“和”文化的生动体现。相比于欧美饮食文化种类单一、往往只聚焦于一道菜,中华美食的多样性与和谐性尤为突出。它融合了山珍海味的多样化组合,所以也是和谐理念的体现。这也是中华文化为世界作出的贡献,向世界各地展示欧美文化难以媲美的好客热情、美味佳肴。
张懿程:您对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有哪些建议或策略?
霍农:文化传播的挑战有一部分来自语言障碍,中文学习起来相对困难。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媒介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特别是可以促进中文教学。许多人都认为汉字很难,因为汉字与他们自己的语言体系没有直接联系,如果用汉语拼音辅助,对西方人来说,阅读汉语会更容易,同时,社交媒体也可以辅助汉语学习。
我们也可以在中国与德国、法国之间建立更多的友好关系,比如通过建立友城关系开展双向人文交流。德国许多学校与中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开展学生交换项目,我们已经开始在高中阶段设立中文课程,这是前所未有的。通常,我们学习拉丁文、英语、法语,偶尔学习俄语,但现在新设了汉语,并且深受年轻人欢迎。我在中国参观博物馆,见识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看到了中华文明有别于欧洲文明的独特之处,许多西方人可能难以接触到这些资源,缺乏对中华文化的正确认知。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和窗口,将中华文明的魅力展现给全世界。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霍农,欧洲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兼职讲席教授,德国美因茨大学奥巴马研究所创始所长,哈佛大学世界文学所顾问,德国研究基金会(DFG)欧美文学评委会评委,《美国研究》系列丛书和《跨国美国研究期刊》主编,被美国研究会(华盛顿特区)授予杰出贡献奖。曾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担任客座教授。二十多年来与中国学界关系密切,曾受邀参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多次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访问、任教。研究领域包括中美文化、美国文学、生态文学、传记文学、文化研究等,发表论文150余篇,专著、编著40多部,其中《生态学与生命写作》《儒家思想:美国文化基石中的中国理念》等作品已译成中文。
张懿程,文学硕士,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综合部研究实习员,中国孔子网编辑,主要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及传播研究。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