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弓箭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19-08-16 13:52
正如恩格斯所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弓和箭确实在我国古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依靠弓箭来狩猎,虽然当时只是简单的工具,但它使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有了一个重要的生存保障。后来弓箭不断完善改进,它从简单的生存工具演变成一种致命的武器,并被广泛应用于战争。相比于刀、枪、长剑,弓箭射程远、速度快、质量轻,使用方便,因此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武器。
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更注重射箭的文化功能,赋予了新的内涵。射箭发展成一种礼仪,射礼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形式。《礼记·射义》:“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由此可见,射礼对人们的道德教化有重要作用。
弓箭形制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做成简单的弓箭。此后出现了石镞、骨镞。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晚期地层中发现的一枚长2.8厘米的石镞,整体略呈扁平三角形,前端尖锐,后部略有收分,可以嵌于木制箭杆之上,这可以说是弓箭的最初形态。在新石器时代,箭镞多骨镞、角镞,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骨镞共有三种形制。第一种比较原始,第二种初具铤的雏形,第三种则有了明显的箭铤。
到了夏代,石镞、骨镞演变成青铜箭镞。此时的箭镞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尖圆头扁铲形,一种是镞脊突起,两翼扁平后展,形成倒刺。商代青铜镞加大两翼夹角,倒刺更尖,并在翼上磨有血槽。西周时期青铜镞继续改进,两翼夹角更大,倒刺磨平,呈平铲形。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间战争不断,使得弓箭在军事上应用广泛。此时的箭镞多为铜镞,外形为三棱锥体,前锋锐利,三面均有血槽,平铲形尾翼,圆柱式铤。此时的弓是由竹片和胶质片制成,弓两端有弓弭,弓弦用丝绳制作,呈黄褐色。
汉代制作箭的材料发生变化,钢铁箭镞成为主流。钢铁镞的镞身为长铤圆柱形,锋尖呈四棱锥形,这样的材料与外形使钢铁镞拥有了良好的性能,并且锋利无比。
唐代时,弓箭种类多种多样。弓有长弓、角弓、稍弓、格弓四种。长弓、角弓分别供步兵、骑兵使用,稍弓用来防身,格弓供仪仗使用。箭有竹箭、木箭、兵箭、弩箭四种。
宋代对武器十分注重,弓箭发展较快。弓的类型有黄桦弓、白桦弓、黑漆弓、麻背弓四种。箭类型多,用途广。有传递信号的鸣铃飞号箭,训练士卒的木扑头箭,还有与火药配合使用的火箭。火箭箭镞藏有火药,射出后遇物即燃,威力十分强大。
明代弓箭的应用十分广泛。弓有大弓、常弓。箭有马箭、步箭、令箭、球箭、长杆火箭、响箭、穿耳箭。清代弓箭在火器的冲击下,军事地位下降。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弧矢》中就有对弓箭制作工艺的详细介绍,载曰:
凡造弓,以竹与牛角为正中干质(东北夷无竹,以柔木为之),桑枝木为两稍。弛则竹为内体,角护其外;张则角向内而竹居外。竹一条而角两接,桑弰(shāo)则其末刻锲,以受弦,其本则贯插接榫(sǔn)于竹丫,而光削一面以贴角。
凡造弓,先削竹一片(竹宜秋冬伐,春夏则朽蛀),中腰微亚小,两头差大,约长二尺许。一面粘胶靠角,一面铺置牛筋与胶而固之。牛角当中牙接(北边无修长牛角,则以羊角四接而束之。广弓则黄牛明角亦用,不独水牛也),固以筋胶。胶外固以桦皮,名曰暖靶。凡桦木关外产辽阳,北土繁生遵化,西陲繁生临洮郡,闽、广、浙亦皆有之。其皮护物,手握如软绵,故弓靶所必用。即刀柄与枪干,亦需用之。其最薄者,则为刀剑鞘室也。
凡牛脊梁每只生筋一方条,约重三十两。杀取晒干,复浸水中,析破如苎(zhù)麻丝。北边无蚕丝,弓弦处皆纠合此物为之。中华则以之铺护弓干,与为棉花弹弓弦也。凡胶乃鱼脬(pāo)、杂肠所为,煎治多属宁国郡,其东海石首鱼,浙中以造白鲞(xiǎng)者,取其脬为胶,坚固过于金铁。北边取海鱼脬煎成,坚固与中华无异,种性则别也。天生数物,缺一而良弓不成,非偶然也。
凡造弓,初成坯后,安置室中梁阁上,地面勿离火意。促者旬日,多者两月,透干其津液,然后取下磨光,重加筋、胶与漆,则其弓良甚。货弓之家,不能俟日足者,则他日解释之患因之。
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其丝更坚韧。每条用丝线二十余根作骨,然后用线横缠紧约。缠丝分三停,隔七寸许则空一二分不缠,故弦不张弓时,可折叠三曲而收之。往者北边弓弦,尽以牛筋为质,故夏月雨雾,妨其解脱,不相侵犯。今则丝弦亦广有之。涂弦或用黄蜡,或不用亦无害也。凡弓两稍系处,或切最厚牛皮,或削柔木如小棋子,钉粘角端,名曰垫弦,义同琴轸。放弦归返时,雄力向内,得此而抗止,不然则受损也。
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彀满之时皆能中的。但战阵之上洞胸彻札,功必归于挽强者。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凡试弓力,以足踏弦就地,称钩搭挂弓腰,弦满之时,推移秤锤所压,则知多少。其初造料分两,则上力挽强者,角与竹片削就时,约重七两。筋与胶、漆与缠约丝绳,约重八钱,此其大略。中力减十之一二,下力减十之二三也。
凡成弓,藏时最嫌霉湿(霉气先南后北,岭南谷雨时,江南小满,江北六月,燕、齐七月。然淮、扬霉气独盛)。将士家或置烘厨、烘箱,日以炭火置其下(春秋雾雨皆然,不但霉气)。小卒无烘厨,则安顿灶突之上。稍怠不勤,立受朽解之患也(近岁命南方诸省造弓解北,纷纷驳回,不知离火即坏之故,亦无人陈说本章者)。
凡箭笴,中国南方竹质,北方萑(huán)柳质,北边桦质,随方不一。竿长二尺,镞长一寸,其大端也。凡竹箭削竹四条或三条,以胶粘合,过刀光削而圆成之。漆、丝缠约两头,名曰“三不齐”箭杆。浙与广南有生成箭竹,不破合者。柳与桦杆,则取彼圆直枝条而为之,微费刮削而成也。凡竹箭其体自直,不用矫揉。木杆则燥时必曲,削造时以数寸之木,刻槽一条,名曰箭端。将木杆逐寸戛拖而过,其身乃直。即首尾轻重,亦由过端而均停也。
凡箭,其本刻衔口以驾弦,其末受镞。凡镞冶铁为之(《禹贡》砮石乃方物,不适用)北边制如桃叶枪尖,广南黎人矢镞如平面铁铲,中国则三棱锥象也。响箭则以寸木空中锥眼为窍,矢过招风而飞鸣,即《庄子》所谓“嚆矢”也。
凡箭行端斜与疾慢,窍妙皆系本端翎羽之上。箭本近衔处剪翎直贴三条,其长三寸,鼎足安顿,粘以胶,名曰箭羽(此胶亦忌霉湿,故将卒勤者,箭亦时以火烘)。羽以雕膀为上(雕似鹰而大,尾长翅短),角鹰次之,鸱鹞又次之。南方造箭者,雕无望焉,即鹰、鹞(yào)亦难得之货,急用塞数,即以雁翎,甚至鹅翎亦为之矣。凡雕翎箭行疾过鹰、鹞翎十余步,而端正能抗风吹。北边羽箭多出此料。鹰、鹞翎作法精工,亦恍惚焉。若鹅、雁之质,则释放之时,手不应心,而遇风斜窜者多矣。南箭不及北,由此分也。
弓箭是我国古代武力的一种象征,不论是从它的形制的演进,还是从其制作工艺,都可以看出中华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