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魏嘉瓒:中国传统读书方法关键在“传统”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17-11-10 10:59

  传习雅言之道,培育君子之风。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中国孔子网、济南市图书馆、山东孔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中华经典吟诵大会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此次吟诵大会全国总决赛邀请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唐调代表性传人、苏州市诗词协会会长魏嘉瓒先生等诸多吟诵界的资深专家做为评委。中国孔子网记者特此专访了魏老,整理其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唐调代表性传人、苏州市诗词协会会长魏嘉瓒
  国学推广的“一声春雷”

  举办2017中华经典吟诵大会,这是一件大好事情。山东是文明礼仪之邦,在文化发展上向来有魄力、有见地。吟诵大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国学推广绝对是“一声春雷”,必定会在全国引起强大的反响,在传统文化弘扬传承发展史上将会留下亮丽的一笔。

  我们知道,吟诵在小众范围内虽然推广多年了,但还没有为更多人所认知。其实古代是没有吟诵说法的,它就是古人读书念书的原始腔调,一篇文章拿起来读自然而然就是这个腔调,一种读书方法。到了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吟诵渐渐地退出了课堂,这并不表示我们把老祖宗的东西抛弃了,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私塾制废除后,建立了洋学堂,由仅仅读四书五经演变成读其他很多学科,古诗文的份量相应地减少了许多。所谓的“吟诵”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淡出课堂,但是并没有完全灭绝,只是气息愈来愈弱。待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很自然地将抢救古人的读书方法提到了日程上来。

  吟诵并不神秘 就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

  吟诵并不神秘,就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这里有三个关键词要强调:一是“中国”,这是吟诵的本源地。日本也有吟诵,但是跟我们学的,而且他们的变味儿了;二是“传统”,必须是老辈传下来的,不是现代人谁随便哼一哼的。像作曲家也有本事创作个吟诵调,但不属于我们要抢救的传统读书法,传统两个字是讲究“师承”的,是口传心授的;第三呢,它是“读书的方法”,不是唱歌唱戏,它有其本身的规律和一定的诵读要求,讲究平仄,具有地域性的特点。(魏老即兴吟诵了杜牧的《清明》,分别用普通话吟诵调和苏州方言吟诵了《月落乌啼霜满天》)当然,传统的东西也允许创新,但必须是在继承和运用好传统的基础上。

  近现代吟诵第一调——唐调的源起

  唐调,有些人误解为“唐朝流传下来的吟诵调”,是不对的。它是由创办两所大学的大学者、经学家、教育家、吟诵家唐文治先生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的一个读书调。唐老夫子在1934年和1948年都录过音,1948年的时候录音还通过英文在国外传播,并收录在我于四年前主编的一本书——《最美读书声·苏州吟诵采录》中。社会上爱好吟诵的人士觉得唐老夫子的这种读书方法好,为示景仰,自发地将之命名为“唐调”。唐调被誉为近现代吟诵“第一调”,唐文治先生也被誉为近现代吟诵“第一人”,他是苏州太仓人,苏州吟诵就包括方言吟诵和唐调吟诵,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调的来源有三,一是读书方法,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的桐城派大家姚鼐,他对怎么读书有详尽的论述;姚鼐又传给了曾国藩,曾国藩又传给了吴汝纶,吴汝纶传给了唐文治,唐文治传给了他的弟子们。这就叫传统、传承。二,从声腔上来讲,是江南的声腔,是江南地方音乐在读书上的乐调上的运用;三,是唐文治先生本身的创造。

  在不违背传统规律的基础上允许适当创新

  传统的、美的东西永远不会消亡。传承推广传统吟诵文化,目前看,成绩非常可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吟诵,和十年前大不一样,现在小孩子都喜欢,开始成“星火燎原”之势。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个曲折的过程,吟诵毕竟沉寂了一百年,从抢救的角度来讲目前属于新生事物,必定会出现乱象。很多非传统、类传统的东西都冒出来了。网上很多吟诵鱼目混杂,自己哼哼唱唱,并不符合规律。但是不要怕,这是事物发展的正常进程。没有乱就没有治,而且群众是有辨别能力的。当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我们也不能保守,不创新就没有进步,但前提还是,不要推翻传统另起一套,在不违背传统规律的基础上适当美化它,是可以的。所以,既然国学要振兴,古诗文要加强,那么吟诵必定也应进一步得到传承和推广。

  (采访/整理:宋睿)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