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史鹏先生漫谈吟诵:诗必吟,文必诵

来源:我爱斯文微信公众号作者: 2017-06-19 09:18

史鹏先生

  史鹏先生,字翼云,1926年出生于湖南长沙。 

  原湖南诗词协会副会长、《湖南诗词》执行主编;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理事,湖南诗协、长沙诗协等顾问。 

  诗联著作有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的《翼云存稿》,作品曾收入《当代七言律诗精髓》、《当代五言律诗精髓》、《当代绝句三百首》等十余种选本。 

  史鹏先生从小跟从告老还乡的祖父学习吟诵,是湖湘诗派吟诵的代表人物。其母语为长沙话,以长沙方言吟诵,为正宗的长沙吟调。先生记忆力甚好,能背很多古文,甚至骈文小说《燕山外史》等。其吟诵各体兼善,符合规则。  

  漫谈吟诵(史鹏)

  我出生于一个数十代的寒儒之家,先父因家庭生计,长年奔走在外。先祖绍筠公在湘中是一个颇有名气的秀才,我们兄弟从小便由他启蒙课读,有时还接纳二三好友的子孙在家中,共同攻读,从而形成一个小规模的家塾。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在这些同学中,我年龄最小。 

  当时课读方式,各处都大同小异,即每教一篇课文,必须读熟背诵,背诵有一定姿式:背对老师,负手(双手互握于身后),双足小幅度交换平行横移,绝对不许回顾。背诵的腔调可因文而异。先祖规定:诗必吟、文必诵。并特别强调吟诵时必须随课文气势而抑扬顿挫,有疾有徐,他反复指点我们:必长吟始能会(解)诗之情;必朗诵始能舒文之气。吟诵烂熟于口,文义自烂熟于心。心熟口自畅,口畅文自通(即通过反复吟诵,不断加深理解的良性循环)。他更强调要读通读透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增加个人学养。印象最深的是他说古人讲过:“读《出师表》而不哭者,其人必不忠(我曾精读《前出师表》,有感于诸葛亮于表中13次呼“先帝”时之忠君赤忱,不觉泣下。);读《陈情表》而不哭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而不哭者,其人必不悌。”于此,可见吟诵对一个人敦品励学之重要,我还记得有次我用声调悲切的读祭文腔读《祭十二郎文》时,先庶祖母认为气氛不祥加以阻止,先祖一反平日温和之态,愤然作色叱了她一句:“让他读!”原是姨太太的她吓得不敢再作声了。从此,我们也能任意用各种腔调读书。所以,我从小也就能读祭文,十八岁时还在一次较大的祭礼中当过大宾(首席礼生)。这也说明先祖的教育方式对我们兄弟辈的影响。有关通过诵读能理解文义的事,还曾听说一个故事,曾国藩的弟子张廉卿有一疑问想去曾处请教,至门前,听到曾正在朗诵《海宁主簿许君墓志铭》一文,于其声调之中,竟然豁然贯通地解释了他所抱的疑问,便悄然返去,这也说明诵书有时竟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至于诗必吟,通过长期实践,体会更深。在湖南自八十年代以后,湖南诗词协会、长沙诗人协会、长沙嘤鸣诗社等诗词组织对推广诗词吟诵,都曾做过大量工作。长沙市老干诗词联协会约我对诗词吟诵作过专题讲座,我就个人心得,讲了半天。总结为十六个字,即:平长仄短,抑扬顿挫,仰啸低吟(身体姿式,声高时头微仰,声低时头微俯),有他无我(体会作者感情达到我即作者的境界)。那天我用三种不同的感情色调吟诵苏东坡三阕《江城子》(游湖时闻弹筝、密州出猎、正月二十纪梦),当吟诵完《纪梦》时,因对作者创作时的处境、心情,作了较详介绍,吟诵完后。在场数百人中,竟有三人声泪俱下,而频频拭泪者,更是为数极多。诗坛老前辈九十余高龄的黄粹涵老人闻知此事,即专函相勖,谓吟诵竟有如此魅力,更应努力为之。这都是鞭策我们从事开展吟诵活动的力量。事实上,在很多雅集中,不仅有诗作者,高声吟诵诗作,还有参与活动的京剧、湘剧、花鼓戏等艺术界朋友,也将传统诗词谱入他们的曲调进行表演。我的学生中也有学会用不同腔调吟诵同一首诗的。总之,在长沙一地,虽不能说吟诵成风,但还是能经常听到吟诵之声的。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