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秦德祥先生:怅望西风忆秦老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朱慧静 2017-09-07 15:53
作者: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朱慧静
秦德祥先生,1939年5月生,江苏常州人,民盟盟员,常州市第一,产学高级音乐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理论组成员。
文化部“薪传奖”授奖仪式(左一为秦德祥先生)
先生七秩冠儒风,德艺俱归清响中。
拾得古音人共唱,裁来雅韵意无穷。
杏坛柳线经年碧,吟社桃花几度红。
眉绿鬓皤还著说,毗陵今昔有谁同。
这是几年前我为秦德祥先生写的一首七律,短短几行诗句,概括了老人的精神风貌和德艺双馨的高贵人品。但诗句毕竟太短,难以言尽我对秦老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
一个偶然的机会,出于对古典诗词的爱好,我被常州教科院的一位领导引荐给了秦德祥老师,跟随他老人家学习“常州吟诵”,没想到一学就是四年,我从一个对吟诵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能即吟诵的吟诵班高级学员,多次随秦老师参加各类吟诵展示活动。春花秋月,光阴四载,先生教诲情景历历在目。每逢双休日,先生都是风尘仆仆从勤业新村只身乘车赶往市文化馆,不管霜朝还是雨天,古稀之年的他总是端坐案边,面容清癯,声音清朗,手执一卷,或激昂高诵,或悲凉低吟,声调抑扬顿挫。学员们为先生的执著和敬业感动,学习也倍加勤勉。先生对学员要求严格,也关爱倍至,每一篇作品他都是字字亲吟,句句传授,逐篇过关,对平仄押韵一丝不苟。
2014年腊月十五,适逢央台来常拍摄“常州吟诵非遗”专题片,是日,吟社内少长咸集,雅音入云。余兴致满满,曾作《沁园春》一首,以记当白情景:
腊月江南,疏竹摇廊,兰蕊吐芬。正毗陵吟社,桂椿济济;藻池俊采,雅律频频。调溯黎烝,源寻宗派,满座儒风绕葛巾。忘形处,看梅窗斜影,共与销魂。
思弦撩拨王孙,似又见、故乡水墨痕。念舣舟亭外,渔歌唱晚;天宁塔下,钟韵敲晨。越语哝哝,吴音唧唧,黛瓦雕墙匀得真。待何日,更流觞曲水,醉到黃昏。
犹记得乙未中秋,在先生的倡导和组织下,吟社学员在古巷民元里开展了“千里共婵娟—常州吟诵中秋汇展暨《常州吟诵三百例》、《古韵今调》首发式”活动,当夜,冰轮圆满,清气溢尘。夜色中芳榭银光,琴台炉柱,檀烟桂华仍历历在目,余有幸为同道操琴并吟诵苏轼的《水调歌头》,先生也激情满怀,高歌激吟,声情并茂,此情此景,犹在昨日。有词为证:
望江南
冰轮满,清气溢尘寰。芳榭银光张夜宴,琴台炉柱袅檀烟。人在桂华边。
民巷里,古韵又今传。吴语闲吟三字调,楚歌高诵百家贤。侬话最称圆。
时隔一年,先生却驾鹤仙去,怅望西风落日,雁行阵阵悲鸣,不胜寥落悲寂。余闻讯怅然,挥泪写下一副挽联和两首悼诗,以告先生在天之灵。
挽联
雅趣任真,一世清吟承绝学,德馨永播;
琴心朴拙,七弦慢拨诵非遗,祥调长存。
吊唁诗
其一
秋气萧森侵古槐,蛩鸣蝉咽冷泉台。
先生笑貌从今逝,满座清音岂复回。
绝学藻芹凭尔领,雅歌颜鬓任风裁。
成蹊桃李春难报,痛把鲛珠洒作醅。
其二
休言七秩梦如烟,雅格儒标刻有年。
子夜背灯秋共瘦,书窗立说月同眠。
德馨香彻杏坛圃,名利淡如云水天。
瞻望曾经伫立处,西风正过雁行边。
相信遥远的天国,一定有先生的清音传响,那将是仙界最美的绝响。
2017年春月
编辑:魏俊怡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