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徐健顺: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徐健顺 2017-08-14 17:02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从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是吟诵的。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文赋,吟诵一切汉文作品。吟诵着创作,吟诵着欣赏,吟诵着学习和记忆。吟诵就是汉诗文的活态和原貌。
(徐健顺先生)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自己的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有这样一段回忆: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里所谓的“朗读”,为什么要加曲线符号呢?因为那就是吟诵。吟诵的很多性质,在这一段描写中都得到了说明:
  第一,吟诵是传统的诵读方式,是通过教育体系(私塾和官学)代代相传的。
  第二,吟诵是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也是自娱的方式,修身养性,大有助益。
  第三,吟诵中的吟咏是有曲调的。
  第四,吟诵的时候,吟诵者是摇头摆身,陶然自得的。
  鲁迅自己有这样一首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的后两句,描写了自己创作诗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吟”。诗是“吟”成的.而后才要找纸笔录出来。再往上追溯,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终日歌吟如狂叟”。总而言之,吟诵是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也就是说,当李白们写诗的时候,他们心中流淌的是吟诵的声音。一直到鲁迅们,也仍然是如此。而如乐府、词、曲这类歌诗,在其音乐失传之后,也是可以吟诵的。可以说,吟诵就是古代汉诗文主要的创作方式、诵读方式、传承方式。
  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和诵读都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文作品的创作规律来进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吟咏有曲调,诵读没有曲调。朗诵和吟诵相比,带有更多的西方文化因素,而且和汉语、汉文的特点不完全契合。吟诵才是汉语文的原生态形式。
  吟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之不同于西方,基础在于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结构不同,表现在于价值观不同、人生观不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宗族社会,更重视集体利益,更重视推己及人,重视人生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的各种活动,从治国、济世、做官到隐居、读书、写诗、琴、棋、书、画等等,一切都是以修身为核心的。比如西方人写poetry,是为了抒情,为了发泄,而中国人写诗,是为了修身,为了观照。目的不同,因此形态大异。所以中国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有礼以立规矩,有乐以和人心。只有在乐中,才能把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化成个人的自觉和快乐。乐者,乐也。中国的乐不是西方的music,西方的乐是人心的思索和发泄,中国的乐是人心的快乐与和谐。自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开创私学,“弦歌”《诗经》,吟诵就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在中国的文人阶层中,作为礼乐精神的继承者,实际上承担起了“乐”的作用。而雅乐、词曲、民歌、曲艺等,并不是以教化为主要目的的。因此,吟诵从规则到形式,从外观到内涵,从吟诵内容到吟诵神态,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也吟诵汉诗文,比如满族、回族、朝鲜族、壮族、布依族、白族、纳西族等等,这些民族的汉诗文吟诵,有的是直接使用汉语的,有的是使用汉语转读音的,有的是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汉诗文也是通过吟诵的方式进入了这些民族的文化之中。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吟诵的教育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同时,在东亚东南亚汉文化圈里,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都有吟诵汉诗文的传统,而且这个传统一直在传承。在日本,现今各种吟诗社的会员达500万人以上,也就是说每20个日本人就有一个是吟诗社会员!实际上会吟诗的人又超过这个数字,而他们吟诵的主要是汉诗文。吟诵在日本也早就进入了卡拉OK,一直是民众生活的一个部分。他们每年都有多个代表团访华。而欧美国家,很早就知道中国诗歌是吟诵的,并把这视为中国文化的魅力之一。所以说,吟诵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发生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
  目前中国文化建设面临困境。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中不中,西不西。我们引进的西方文化,只是、也只能是皮毛,是表层的技术,不是深层的精神。而同时我们也丢失了自己文化的内涵。结果,就造成了我们的文化整体缺乏内涵,缺乏内在统一性的问题,造成了中国人普遍缺失信仰,缺失理想,缺失幸福感,缺失凝聚力。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重建中国文化。我们需要在内涵精神的层面上,沟通中西,融汇古今。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自己文化的原貌,继承自己的文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但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被西方理论重新筛选和解释了一遍。今天普通中国人所知道的传统文化,就是被西方理论筛选和解释过的那一个,而不是传统文化的原貌。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真实样貌,还笼罩在一团学术迷雾之中。“五四”以来一百年前辈们做出的努力值得我们敬重,但是,一百年以后的今天,当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让国人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原貌。
  吟诵,尽管从90年前赵元任写论文以来,有朱自清、叶圣陶、朱光潜、杨荫浏、南怀瑾、叶嘉莹等等许多大教育家、大学者进行研究和呼吁,但是毕竟为数尚少,没有受到西方理论多少的侵染,可以以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进行传承和推广,所以能比较好地起到教化人心、凝聚民族、重塑文化的作用。通过吟诵,可以使今天的中国人学习到真正的中国文化,并潜移默化地起到教化心灵的作用,荡涤乖戾之气,养成君子之风。我们吟诵,不是为了吟诵而吟诵。我们把吟诵事业看成是中国文化重建和复兴事业的一个部分,而且是很切实的一个部分。
  吟诵还是一种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是祖先们几千年的总结和发明,特别适合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需要的就是背诵,那不是几个公式就可以举一反三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唱歌比朗诵要容易记住歌词,所以吟诵有帮助记忆的功用。然而,这还不是它的主要作用。吟诵更大的作用在于激发自觉的学习和个性的理解。吟诵不仅有旋律、节奏、结构,而且有声音之高下、强弱、长短、清浊,这一切都是用来表达理解的。现在的老师,讲一首诗,要两节课,写两黑板。古代的老师们,教一首诗很简单,就是吟诵三遍。我采访过的很多老先生都说,几十年过去了,那些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东西几乎全忘了,而吟诵的老师教的吟诵调,却永远记得。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体会出老师为什么这么吟,为什么这个字高,那个字低,甚至老师的表情、动作、姿态,都清清楚楚地想起来——原来,老师把自己的理解融进吟诵中一股脑地教给了自己。然后,学生自然又要加进自己的理解,觉得老师理解得不对的地方,自己也会修正,慢慢成了自己的吟诵调。——这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吟诵就是教学的过程。
  有人问:吟和唱有什么区别?区别很多,但归根到底就是一点:唱的目的在曲,吟的目的在词。唱歌,目的是唱旋律,歌词只是提示而已。不然,为什么那么多烂词、不知所云的词,大家也唱?吟却相反,是因为想充分表达诗中的意思,不得不运用音长、音强、音高各方面的手段,于是吟起来。所以,吟诵是严格地依字行腔。
  大家明白了吟诵不是唱,也就明白了吟诵不是一个曲调,而是一种方法。吟诵分为基本调和吟诵调。基本调就是对付不同声调的字的方法。吟诵的人,什么都可以吟,只要是汉字就可以吟。依照诗词格律,就会形成不同诗体、文体的基本腔调,这就是基本调,以前又叫“读书调”。用基本调吟诗,同样的格律就会吟的基本上一样。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诗文,这些诗文,他会在一生之中,反复吟诵。这个反复涵咏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反复思考、体会作品的过程。吟诵者会慢慢修改基本调以适合这首特定的诗文。等到终有一天,吟诵者对自己满意了,认为自己找到了此篇诗文的真感觉,他就拥有了一个吟诵调。这个吟诵调,是在基本调的基础上改变而来的,只适合这首诗。吟诵调才是最有价值的。吟诵调像现代歌曲一样,也是一词一曲的。
  这些年来,大家于声律之美是很不讲究了,甚至无视它的存在。讲文学,只讲文字内容,分析思想内涵、社会背景、段落划分、艺术特点。语文语文,讲的是我们的母语汉语,怎么能不了解汉语传情达意的方法呢?须知道,汉语的古典文学,最讲究声律,声律乃是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
  上面说过,汉诗文是吟诵着创作出来的。吟诵的时候,声音拉的很长。《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就是说汉语的歌是把说话拉长,而且符合声律(即宫商角徵羽)。这是声调语言的特点。像英语这类重音语言,是不可能做到“歌永言”的。声音拉长的时候,声音本身的意义就被放大、加强、夸张,从而在诗文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所以汉诗文的涵义,是由字面意义和声韵意义两部分组成的。一百年来,我们都忽略了声韵意义。
  现在的学生念诗,跟外国人的RAP一样,这是外国人读中国诗,而且是不尊重中国诗歌的读法。我们怎么能学这样的读法呢?声韵的意义全都没有了。而这种读法,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诗文涵义的理解。脱离母语的特点诵读母语的作品,就等于是脱离了自己的文化在诵读。作品中的文化底蕴被剥离了。我举最简单的诗歌为例,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讲这首诗的意思是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百尺竿头更尽一步。这么理解就是由于朗诵的缘故。
  古人的诗,是没有标点的,如果那时候有标点的话,那么每个字的后面都要加上一个或者两个破折线:古诗是拉长声音来读的!你这样读一读,还是朗诵时的感觉吗?这首诗用的是“尤”韵,汉语拼音写作“ou”,这是个闭口音。三十平声韵,各有情绪色彩。古代的诗话都会告诉你,什么韵飘逸,什么韵萧淡,什么韵豪放,什么韵缠绵。古人不是乱用韵的,为什么?因为拖长声音的吟诵会加强韵母的感觉的!“尤”韵的字:忧、流、留、游、悠、羞、秋、柔、愁、休、囚、幽等等,哪一个字是积极向上的?朗读的时候觉不出来,一拉长声音吟诵,这个韵的味道就显现了。这是一首感叹人生易老的愁闷的诗啊。日头西沉了,一天又要过去,生命像流水一样逝去,所以多想留住时间啊。要问我是怎么知道千年之前的诗人的心思的?你听一下吟诵就全明白了。因为一吟诵,什么入声啊,音韵啊,格律啊,全出来了,你一听就知道,这不是一首快乐的诗。简单的诗是这样,复杂的诗更不用说了。吟诵就是把诗文的内容吟出来,不是旋律曲调。吟诵是要把诗文的涵义、结构、意境和声韵之美都表现出来。
  吟诵具有如此巨大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对于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大力推广的必要。而且,吟诵既然传承了几千年,曾经是最流行的流行歌曲,最通行的教育手段,现在在海外也照样传承不衰,那么完全有可能重新回到教育体系,回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也是我们的目标。
  然而吟诵目前面临失传的危险。最后一代会吟诵的老先生,年龄一般在80岁以上,而且没有向下传承。目前一个市(包括下属各区、县)如果有10位吟诵传人,就非常幸福了。如果一位也没有,也是正常的。每一位吟诵传人都是很珍贵的,因为他传承的是那个特定地区的吟诵。在百年以前,中国的吟诵就像民歌系统一样庞大丰富。一首诗,在全国有成千上万个吟诵调,各具风采,各具魅力。这也是中国音乐的一个巨大宝库。今天,我们每失去一位吟诵传人,就很可能失去了一个地区的吟诵调。这个地区在将来发展自己的普通话吟诵调时,就失去了根,只能参考临近地区的吟诵调。所以抢救、采录传统吟诵是目前最紧急的工作。历史只留给我们最后一次机会了!
  为了抢救、传承、推广吟诵,我们团结了一批有识之士,在近几年赴全国各地开展了抢救、采录、整理、研究的工作,并在中央精神文明办、国家语委、教育部语用司的领导和支持下,联络海内外的吟诵界人士,筹建学会,开展了宣传、推广工作。2010年1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民政部注册,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中华吟诵学会)。这是一个吟诵文化志愿者群众团体,也是唯一的全国性吟诵组织。我们每一位会员都希望能为吟诵的传承、发展和普及尽自己的力量。
  中华吟诵学会将对全国的吟诵传人进行采录(估计在一两千人左右),并把信息汇总整理。目前已经采录了100多人,整理了200多人的200多小时的音像资料和大量的文献及采访记录。周有光、霍松林、钱绍武、范敬宜、钱明锵、刘崇德、程毅中、戴逸、冯其庸、姜嘉锵、鲁国尧、彭林、苏民、屠岸、李西安、曹灿、南怀瑾(台湾)、叶嘉莹(加拿大)、傅万寿(台湾)、李明(香港)、苏西华(马来西亚)、冯胜利(美国)、李炳汉(韩国)、佐藤利行(日本)等等众多德高望重的学者、教育家、艺术家,都热情地支持吟诵,由他们组成了专家委员会。中华吟诵学会组建了申遗与保护、编辑与出版、学术、大学、中学、小学、幼教、社会、培训、媒体、对外教育、海外志愿者等多个工作部,将开展吟诵的采录、研究、申遗、宣传、推广以及海外交流等工作。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把“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列入重大项目进行招标,这是国家最高级别的科研课题,标志着国家将投资对全国的吟诵进行系统的抢救、整理、研究与推广。
  现在,全国已有22个省市开展了吟诵的宣传推广活动,并取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我们的主张是:推广普通话吟诵,传承传统吟诵。吟诵也不难学。一年多中,我们举办了60多场普通话吟诵的讲座和培训,直接听讲的人在2万人以上,其中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培训了吟诵师资600多人。出版了小学吟诵教材《我爱吟诵》,发行情况非常好。全国已经有50多所中华吟诵实验示范学校在开展吟诵教学,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还有浙江松阳、天津河西、新疆克拉玛依等多个中华吟诵示范区。在教育部组织的“中华诵”夏令营和“中华吟诵周”上,都看到了体现在学生身上的成果。《人民教育》、《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师》等有影响力的刊物纷纷发表了一些著名教师的文章,对吟诵教学表达了热情的支持和深入的探讨。2010年4月,中央精神文明办、教育部、国家语委共同启动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将把大中小学课本和经典1000篇,每篇拍吟、诵、写、讲4个录像,免费提供给全国的老师用以教学,这就标志着政府支持“吟诵进课堂”了。
  我们还参加了《中华长歌行》、《中华诵》、《和韵天歌》等几十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教育电视台的晚会和节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10月,我们在北京组织了“中华吟诵周”活动,邀请了韩国、日本、台湾、香港和内地各地区各流派的吟诵专家,以及教育界、学术界、艺术界等精英汇聚一堂,举办了6场演出、4场学术论坛、在12所大中小学举办了15场“吟诵进校园”活动。直接参加吟诵周活动的有5000多人,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等节目和许多媒体进行了报道,吟诵周的多场演出后来都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了,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吟诵重新回到教育体系,重新回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吟咏诗词,诵读文赋;
  传习雅言之道,养成君子之风;
  继往圣之绝学,留华夏之文脉;
  乐何如之?幸甚至哉!

编辑:魏俊怡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