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几年前我为秦德祥先生写的一首七律,短短几行诗句,概括了老人的精神风貌和德艺双馨的高贵人品。但诗句毕竟太短,难以言尽我对秦老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
在长沙解放西路的繁华闹市,“培荣书屋”立于浮华中。书屋不大,陋室两三间。云去水来赋橘洲,草团静坐观自在。书屋的主人正是汪涵,而“培荣”二字取自父亲的名字。
从六月底开始,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在豆瓣时间开了古诗词吟诵课《以乐语教国子·叶嘉莹古诗词吟诵课》,该课程共计58期,截至目前,已更新到第22期。整个课程共挑选249首唐宋古诗,86阙宋词元曲。
人际交流法,多靠语言行。语言多种类,五采竞缤纷。
2015年9月在“21世纪全国书院高峰论坛”会议休息时间,偶然与会议代表们谈到93岁高龄的陈以鸿先生(笔者一直称陈以鸿先生为陈先生),不意引起了《儒风大家》的编辑们的兴趣和注意,于是有了下面的文字。
在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在长期的文化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富有音乐美、情感性和生活化的独特的传统读书方法,即吟诵。吟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介于唱、读之间,其核心要领,是以音乐为纽带,按照一定的节奏...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也是我国优秀的...
“现在在电视上讲课,五分钟内没抓住观众兴趣,就算失败。我想反其道而行之,不要片花,不要音乐,不要包装,我要看看纯粹的传统文化能拿到多少眼球。”10月17日南开大学90年校庆,85岁的叶嘉莹身披藕荷色披肩出...
我于1999年9月进入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办的“古诗文教学研究”班学习,学期半年。而我这一进,就连续参加了两年半,共五个班,全是因为遇到了陆襄老师——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在那里高声诵读、低声吟哦、且唱且吟...
10月的北京,中华吟诵周。来自世界各地的吟诵团体、吟诵学者以及民间的吟诵者齐聚一堂。他们或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或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同时站到了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我们惊奇地发现,这群人在曼声长吟中竟是...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从一百年以前...
吟诵和朗诵必然是不同的,吟诵传承三千年的读书方式,是中国特有的读书方法。吟诵的必要性何在呢?为何在朗读、朗诵大行其道的今天我还要进行吟诵教学,恢复吟诵的传统呢?首先要从吟诵的价值说起,最主要的有三...
一别文箫六七年,长安教子自陶然,回望前事恍如烟。吟咏终还当日愿,作诗又和旧时笺,今生缘里续前缘。
徐健顺,满族,1969年出生于青岛。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调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1991年入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师从裴斐先生治唐宋文学。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体系口传心授,流传至今,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屠岸,文学翻译家、作家、编辑。曾用笔名李通由、赵任远、叔牟、屠岸社芳、花刹、张志镳、碧鸥等。1923年11月23日生。江苏省常州市人。
陈以鸿,字景龙,江苏江阴人,1923年生。1945年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沪校毕业。1948年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留校工作,1988年退休,职称编审。长期从事科技翻译,出版英、俄文著作中译本数十种。
现阶段各地的所谓"吟诵",有的是配乐朗诵,有的是按谱歌唱,与真正的吟诵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不过是一种经过流行元素包装之后的才艺表演而已,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在于文社社长王旭明看来,社会上对学习中华传统文...
叶嘉莹,女,号迦陵,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