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祭孔趣闻】祭孔大典始于刘邦 隋唐出现专门祭孔乐章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吴志友 2018-04-08 09:24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在研究历代祭孔乐舞等资料基础上开创的大成乐礼
  用于祭孔大典上的乐舞即为祭孔乐舞,它以乐、歌、舞配合于礼,是孔庙释奠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特殊的政治功用和目的,决定了其内容和形式。其乐器、舞具的种类数量、音调旋律、舞佾服饰等均由皇帝审定钦颁,其他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换。自东汉章帝用 《六代之乐》祭孔,直至清亡,祭孔音乐作为宫廷雅乐内容之一,绵延近二千年之久。祭孔音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孔子弟子在孔庙前演奏《六乐》至隋以前,是祭孔乐的兴起发展期。第二阶段,隋唐时期,是祭孔乐发展史的转折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祀孔乐章,并确定乐章的章数。第三阶段,宋元时期,这是祭孔乐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得以充实和发展的时期。第四阶段,明至清代中期,这是祭孔乐舞最终定型并发展到顶峰的时期。
  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祭孔音乐由朝廷正式颁定。当时按照古代祭祀天神的礼乐规格,祭孔用“八佾之舞”,旋以“郊乐”。“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是古代中国祭祀规格的重要标志。《周礼》载,祭祀时“天子八佾,诸侯六, 大夫四,士二”。南齐武帝永明年间(484年),承袭周代礼乐的等级制度,颁定祭孔用“轩悬之乐”和“六佾之舞”。这也是祭孔使用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的开端。
  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北魏孝文帝在祭孔用“轩悬”乐和“六佾”舞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三献礼”的项目,并且具体规定了祭孔大典的日期为每年春秋“二仲”。至此,祭孔乐舞的规格、形式、内容和日期得到了确定,并为后世帝王所沿用。
  隋唐时期,是祭孔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专门祭祀孔子的乐章,并且确定了乐章的章数。
  隋代的祭孔乐舞以“夏”命名,全称为《诚夏登歌》。《诚夏》是在隋代五郊祭祀乐《五夏》和周代“文舞”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歌词主要颂扬和缅怀孔子集古圣贤之大成的伟业。
  唐代初期,祭孔音乐“因隋旧制”,沿用《诚夏》。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626年),祭孔音乐形成了“十二和”的《大唐雅乐》。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改祭孔乐为八奏。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又确定祭孔乐为八个乐章,每章以“和”字为名,这时的祭孔仪式共设五乐八奏。后汉时期,祭孔音乐以“成”为名,改唐代“十二和”为“十二成”,并废除了唐开元间后增的三个乐章,改唐代《宣和》乐名为《师雅》。后周时期,又改后汉的《十二成之乐》为《十二顺之乐》,并把《师雅》改为《礼顺》。
  宋元时期,是祭孔乐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得以充实和发展的时期。宋代,祭孔音乐共进行了四次修改。第一次是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年),对祭孔音乐的修改。窦俨建议:“改前朝祭孔雅乐‘十二顺之乐’为‘十二安之乐’,尽取治世之音安以乐之义。”于是,改《十二顺之乐》为《十二安之乐》。
  第二次是宋仁宗赵祯,于景佑二年(1035年),命吕夷简等人制祭孔乐,以《凝安》取代《永安》,称为《凝安九成之乐》,并对各个乐章的演奏程序做出重新安排。第三次是宋徽宗赵佶,于崇宁四年(1105年),由大晟乐府主持制定祭孔音乐,改为四曲九奏的《大晟乐》,至大观三年(1109年)完成,其乐名仍袭用景佑年“凝安”之称,共八章。第四次是宋徽宗赵佶,于政和六年(1116年),较之先前的祭孔乐舞,又增加了升阶、 奠帛两个乐章,共十章,乐名未变。
  金代初期,沿用北宋《凝安九成之乐》。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朝廷开始向各直省颁布孔庙祭祀乐章。元代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大德十年(1306年),取“箫韶九成”之义改祭孔音乐为《大成乐》,共设乐曲七章,诗歌十九篇,演奏三十四成,变换六或七个宫调。
  明代初期,祭孔音乐沿用元代。明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人简化元乐,重新制定《大成乐》并用以祭祀孔子。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除武舞,以示“仁德服天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朝廷正式向全国颁布《大成乐》祭孔,共分六个乐章,均以“和”字为名。万历年间李之藻对此进行了改进,这影响了清代祭孔礼乐的发展。
  清代初年使用的祭孔乐章沿袭明制。清康熙六年(1667年),为倡导儒家“中和”思想,制定《中和韶乐》,并用于京师国子监祭孔。清乾隆八年(1743年),清高宗又重新颁定《中和韶乐》,并颁行全国文庙。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中央级的孔庙、阙里孔庙升格为大祀,行帝王所用之礼节,地方级的孔庙也跟着升级为大祀。

编辑:魏俊怡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