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历史】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祭孔大典 历久弥坚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17-08-30 15:42
祭孔是肯定和感念孔子的学说
祭祀活动,在各种文化中,尽管其目的不尽相同,但多被慎重看待。在华夏文化中,对人物的祭祀,乃是感谢与怀念古人对社会、对后世的贡献。《礼记·祭法》便如此说过: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是故......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契为司徒而民成,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这段话,便是举出实际的例证说明那些古人之所以被祭祀,并非因为他们是统治者或是大官,而是他们对人民有明显的贡献。这些人物,或者能为人民缔造幸福,或者是在文化方面多所贡献,或者为百姓克服大灾大难,或者是因尽忠职守而牺牲生命。后人出于感谢与怀念之情,所以祭祀他们,这犹如为烈士建纪念碑一样,是懂得感恩、有感情的表现,并不是所谓祖先崇拜或迷信。
祭孔的理由也是一样。《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心丧守墓三年之后:
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祭祀孔子最初是孔子弟子和鲁国父老自动自发形成的。其实孔子的大半生并没有权势,甚至他曾经离开鲁国十余年,弟子们和鲁国父老也不是孔子的子孙。他们祭祀孔子的理由,不是祖先崇拜或迷信,而是感念孔子对他们的教诲,以鲁国出孔子为荣,此种心情持续两百年不衰。
汉高祖刘邦是个有雄才却缺乏文化素养的人,但他路过鲁国时,也以太牢祭祀孔子。后来朝廷任命官员管理孔庙,并礼遇孔子子孙,历代相沿不绝,且在各地广立文庙,纳入正式祀典中。而华夏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也陆续加入祭孔行列。屈指算算,祭孔差不多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理由是什么?就是推崇孔子的学说。
孔子学说的核心价值平实可行
孔子学说,是华夏文明经过长期酝酿而成的瑰宝。孔子吸取六经的精华并予以合理的诠释和提升,建立了一套平实可行而有深度的学说。
据学界研究,多认为孔子学说的核心价值是“仁”,而仁也是所有美德的总称。所谓仁,历代学者的训解颇多,郑玄解释为“相人耦”。个人认为,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说明,可以定义为“最合情合理的相互对待的方式的总称”。
社会的结构是复杂多元的,有阶级地位的不同,有社会角色的不同,有性别年龄的不同,有圣贤庸愚的不同等等,相互对待绝非易事,冲突纠纷从此而生,小则争斗怨仇,大则战争屠戮。因而人们在社会中应如何相处以获得安乐的生活,乃是伦理学者最重要的课题。确立在各种人与人的关系中,如何才是“最合情合理的相互对待的方式”,正是孔子最大的贡献。
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子谈论各种人际关系中的美德,有忠、恕、信、义、刚、直、礼、让、孝、爱等等,这些都是某种人际关系“最合情合理的相互对待的方式”。个人以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美德便是忠、恕。《论语》记载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又记载孔子回答弟子问“可以一言而终身行之者乎”,答案是:“其恕乎!”
所谓忠,以现代语言来诠释,其实就是敬业。孔子曾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如果君主看重你、尊重你,臣子便应敬其业、任其事。就古代社会而言,君以礼、臣以忠,便是“最合情合理的相互对待的方式”。如果君不以礼待臣,臣子可以辞职离去,如果意见不合,三谏不从也可以离去。但孔子不曾提倡过单方面的愚忠、死忠。个人认为忠这个美德,在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仍然是极为重要的。
所谓恕,从积极面讲,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消极面讲,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现代语言来诠释,便是将心比心,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为人着想,有同理心、同情心。恕这个美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因为人性有自私自利的一面,能够在心里将他们的分量和自己的分量等同来衡量,是极不容易的。一般人往往厚责于人、薄求于己而不自知,这便没做到恕。如果大家或大部分人能做到恕,世上的种种不义与不幸不知将减多少。
忠与恕,有很深的内涵,却又平实可行,去实践它并不需要有高学历或深奥的知识。其他美德,如信、义、刚、直、让、孝、爱等等,也是一样。所以古人有“人人都可为圣人”之说。个人认为,平实可行便是孔子学说最伟大的地方。
孔子常说合乎中道历久弥坚
综观世界历史,如何创造盛世,如何维护自己国家民族的福利,犹如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一般,各国或各民族自有贤达提出主张,甚至完成创。但思维的路数各有不同,其是否能够历久不衰各有不同,其付出之代价亦各有不同。在世界的若干主流思想中,笔者以为孔子学说最合乎中道,从以下的两个比较中,亦可略见。
如对于人际间的争执,《旧约圣经》有“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之说,这种思维,自然也是一种向强权抗争以维护自身福利的态度,然而代价将是冤冤相报,无穷无尽。《新约圣经》载耶稣说“要原谅你的敌人,要爱你的敌人”。这是一种博大宽宏的胸怀,然而对于彰显正义而言,恐怕太过模糊。以上两种态度,不能算是中道。
在华夏,前者称为以怨报怨,后者称为以德报怨,在孔子或更早的时代已经被提出讨论过。所以当有人向孔子请教的时候,孔子不赞同以怨报怨,也不赞同以德报怨,而提出“以直报怨”的主张。个人认为孔子的主张是符合中道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冤冤相报的后果,又可以彰显正义,而没有严重的后遗症。
与先秦诸子百家相对比,孔子思想也是较合中道的。譬如墨子主张“尚同”,用现代语言讲,就是希望尽可能地统一全民的思想。这主张有其道理,因为如果大家思想一致,将能减少许多纷争。问题是:天下的学问还没有被发展至终极,人类的智慧还在开发,一味“尚同”,社会将从此停摆,无法再进步。因此尊重他人的意见是有必要的,这也正是尊重知识和智慧的无穷可能性。有了这种心胸,才不会导致迫害,才不会妨碍人类的进步。孔子曾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说,如果立场不同,不必一定要立刻分个对错是非,这需要时间和当事人的阅历,条件允许时再相互为谋也不迟。笔者认为,孔子这种主张很有智慧,既能尊重不同意见,又留有再商量的空间,合乎中道。
从上述的两个例证来看,孔子学说合乎中道。唯其合乎中道,所以能够历久弥坚。
综上所述 ,孔子学说平实可行,又合乎中道,所以两千五百年来备受东亚各国的推崇。今人祭孔,是为感念孔子的学说,因而人们也应更好地研究和发扬孔子学说。
编辑:魏俊怡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