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礼仪知多少】“阖扉”“撤班”“礼成”:浅谈祭孔程序及礼仪
来源:中国国学网作者: 2017-08-01 16:50
各地文庙的祭孔仪式大致相同。传统的曲阜孔庙的典礼由孔府组织。丁祭前,“屠宰户”身披红绸在孔庙寝殿后面的“神庖”宰牛羊,准备祭品。大祭前三天,衍圣公到孔庙斋宿淋浴和习礼。地方文庙则有严格的禁忌:“每岁仲春秋上丁前二日,各衙门设斋戒牌,不饮酒,不食蒜薤,不吊丧问疾,不听乐,不理刑,不判署刑杀文字,不预秽恶事。”可见古代祭孔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在地方统治政治生活中可谓大事也。
(图源自网络)
大成殿
大成殿里,正面神龛供奉孔子脱胎塑像(地方文庙则是牌位),孔子像两旁有复圣颜回、述圣子思(称东配),宗圣曾参、亚圣孟轲(称西配)像(牌位),称为“四配”;配享祭祀的人物经过历代的变更增添,民国初年才祭祀的人物经过历代的变更增添,民国初年才最后认定。闵子骞、冉雍、子路、子贡、子夏、有若(称东哲);冉耕、宰予、冉求、子游、子张、朱熹(称西哲)等十二人像(牌位)称为“十二哲”,依东西向排列;大成殿前东西庑的两厢中,供奉历代儒家学派的著名人物共计156人(曲阜孔庙)。其中,以明道修德的“先贤”总记七十九人,供于东庑者四十人,西庑者三十九人。以传经授业为主的先儒共七十七人。供奉于东庑者三十九人,西庑者三十八人。这些先贤先儒包括如董仲舒、韩愈、王阳明等。祭祀时,主祭在孔子像前跪拜。所有“四配”、“十二哲”和“先贤”、“先儒”神位前也都有人祭祀,叫做“余祭”。主祭跪拜的同时,他们也在自己面地的神位前跪拜。
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是祭孔活动的主要场所。拜台是司仪的场地。文庙祭祀器是比较专门的礼乐器。在各地文庙大成殿里,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牌位其须弥座前,安放有“大成乐”——由八种材料: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制成的“八音”乐器:1.匏:笙。2.土:埙。3.革:晋鼓(大鼓、建鼓、应鼓、博拊。4.木:敔、柷、舂牍。5.石:特馨、编馨。6.金:镛钟(大钟)、镈钟、特种、编钟。7.丝;琴、瑟。8.竹:笛、箫、管等。陈列的乐器有与编钟对应、其中有16件按石质厚薄发音的“编馨”,有一曲之终击响的“特馨”和风箫、瑟、笙等。四川德阳文庙现存的清代编钟一套,从天而降完整音质纯正,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各地文庙大成殿还有豆、笾、镫、簋、爵、甒、勺、罍、铣、枓、禁、篚等古代祭器。这些祭器的用途如下:1.豆:盛肉酱、泡菜和醋酱之类带汁的食物,放在宴会现场,以备食用。2.笾:盛干肉,放在宴会现场,以供食用。3.镫:盛不加佐料的汁肉汤,在宴会现场和豆放在一起。4.簋:盛黍稷饭,并用来吃黍稷饭的。5.爵:酒杯的一种,饮酒用。6. 甒:盛醴酒。7.勺:从甒里舀出酒来,注入杯类器物。8.罍:盛水。9.铣:盛水器,盥手洗爵时放在地上接脏水用。10. 枓:从罍中舀出水来,盥手洗爵时由上浇下。11.禁:放甒在上面。12.篚:盛酒杯,如爵以及舀酒器勺、柶等。
文庙祭祀
文庙祭祀时的銮驾也属于礼器之类。四川绵竹市文管所藏的19件造型精美的清代文庙祭铜锡銮架,是2000年文管所在对馆藏文物进行清理时的重大发现,原来是一大口袋的破碎锡器,修复复原后发现是一批铜锡銮驾,现有:龙首、珠、笔、锤、戟、矛等。工艺精湛、造型别致,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韵味和特色。这批銮架是清代年间用锡合金制作。
祭祀时,祭品有猪、牛、羊三、牲,有盐、猫血、芡米、菱角等。
大祭之日,祭典从夜半子时开始。主祭穿古代祭服,由鸣赞、引赞引导,身边跟随手罩、提炉、纱灯、跟班等人。先在杏坛磕头,然后由侧面走到大成殿前的平台台阶,到大成殿门口,提炉,纱灯留下,跟班随主祭进大成殿拜台。
由于祭孔程序均为皇帝钦定,比较繁琐。各地方县志中均对此作了记载。祭祀的主要仪式叫“大成殿释典礼”,按“鸣赞”、“引赞”的呼吟,整个过程由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和送神共六部分组成。
总体上的六大程序僵各地文庙都是保持一致的,不过在司仪的口令中,各地根据自身文庙的建筑特点和地方习俗仍出现了一定的差异。东南沿海和内地则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如在参祭人员的称呼上,内地一般由:主祭官、陪祀官、分献官、通赞、引赞、鸣赞、读祝生、乐舞生组成。东南沿海一带对上述人员则称呼为:正献官、分献官、纠仪官、鼓部长、大通、东节、西节、正引赞、副引赞、祝文官、乐舞生等。下面是清代中后期四川的一些县志的不同版本所记载的祭孔活动程序。这些程序基本上一致,由皇帝下发至各地执行。可见清代祭孔已经程式化。即使有不同,也只是司仪者口令不尽相同或者评议表达方式不同。如奏乐,有的县志就没有那一章。
正祭日,主祭、分献、陪祀各官,入两门序立。通赞唱:签竹版。引赞唱:更衣升堂。引各官从东阶上。序爵、序事、请祝。请祝版至。签名。各官书名。下堂。从西阶下。通赞唱:启户。各门大开。乐舞生就们。执事者各司其事,主祭官司就位,分献官就位,陪祭官就位。文东武西,瘗毛血,司毛血生将毛血捧从中门出,埋于西隅坎内。收生馔盖,举迎神乐,奏《咸平》之章。乐作。引赞唱:诣西北神隅。引众官至。神降复位。通赞唱;参神。鸣赞唱:跪,叩首。行三跪九叩礼。兴,平身。众官俱立。乐止。通赞唱:行初献礼,奏《宁平》之章。引赞唱:诣盥洗所,浴手,净巾。诣酒尊所,司尊者举酌酒升坛。导承祭官由东阶上入殿左门。诣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前,跪,叩首。行一跪一叩礼。兴。奠帛。捧帛生以帛跪进,承祭官接帛拱举立献案上。献爵。执爵生以爵跪进,承祭官接爵拱举。立献正中。跪叩首,兴,不赞。诣读祝位跪。鸣赞唱:众官皆跪。引赞唱:读祝文。读祝生至祝案前一跪三叩,捧祝版立于案左。跪,读祝。读华,捧祀版至正位前,跪,安帛匣内,三叩首,退。乐作。引赞唱:叩,兴。承祭及各官行三叩礼。通赞唱:行分献礼。引赞唱:诣复圣颜回神位前,跪,兴。行一跪一叩礼。奠帛。捧帛,跪进于案左。承祭官接制拱举。立献正中。跪,叩首,行一跪一叩礼。兴。不赞。诣宗圣曾子神位前,奠帛,献爵。如前仪。其十二哲两无记名分献官升坛。奠帛,献爵。亦照承祭官。礼毕。引赞唱“复位”。承祭官司从西门出,西阶上。分献官各复位立。乐止。通赞唱:行亚献礼。举亚献乐,奏《安平》之章。乐作。引赞唱:升坛。由东门入,献爵于左,如初献仪。毕。引赞唱:复位。承祭官由西门出,西阶下,及分献官各复位立。乐止通赞唱:引福受胙。引赞唱:诸饮福受胙位。承祭官至殿内立。捧酒胙二人,取正中一爵,羊左一膊,自正位案前拱举至福胙位右旁。跪,接福座二人在左旁跪。引赞唱:跪,饮福酒。承祭官爱爵。拱授接爵执事。受胙。承祭官受胙。拱举授胙执事。由中门出正阶下,送献官署。叩,兴。承祭官三叫首,兴,复位。通赞唱:谢神。鸣赞唱:跪,兴。承祭、分献及陪祀各官,俱行三跪九叩。通赞唱:撤馔。举撤馔乐,奏《咸平》之章。乐作。鸣赞唱:跪,叩首。承祭分献及陪祀各官俱行三跪九叩礼。兴。乐止。通赞唱:诣送神所。众官员俱至戟门。神去。众官打躬。通赞唱:捧祝帛馔各恭诣燎位。捧祝帛生至各位前一跪三叩,捧起,祝在前,帛次之。捧馔生跪,不叩,捧起,在后。各送至燎位正位。帛爵俱由中门出。承祭官退至西旁立候,祝帛馔过,仍复位立。通赞唱:望瘗。举望瘗乐。与送神同。乐作。引赞唱:诣望瘗位。举柴焚祝帛。祝帛焚将半,复位,乐止。通赞唱:阖户。鸣赞唱:礼毕,散班。
祭孔程序
民国初至30年代末,孔庙基本遵循上述程序祭孔。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开始,曲阜孔庙的祭活动大为简化,从原来子里弄 祭改为早上7点。献爵献胙改为献花圈。跪拜改为鞠躬。古典服装改为长袍马褂。16岁就开始在孔府当差的孔繁银回忆当时曲阜孔庙的“国祭”程序是:1.全体肃立。2.奏乐。3.唱国歌。4.献花。5.读祝文。6.行三鞠躬。7.奏乐,唱孔子纪念歌。8.行一鞠躬礼。9.礼成。而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曲阜孔庙“国祭”又是这亲的程序:1.典礼开始。2.全体肃立。3.主祭者就位。4.陪祭者就们。5.与祭者就位。6.上香。7.献花。8.献爵。9.读祭文。10.全体向先师行三鞠躬礼。11.礼成。民国年间祭孔程序变化幅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1949年以后,台湾地区组织力量对祭孔典礼进行了专门研究,1967年以后,以台北孔庙为代表的台湾孔庙对祭孔礼仪进行了认定,重新统一了程序。这些程序概括起来,包含了37个步骤。
1.释奠典礼开始。2.鼓出严,便燃庭燎香烛。乐、佾生及执事者各序立丹墀两旁。3.鼓再严,引赞引陪祭官至丹墀两旁序立。4.鼓三严,引赞引各县官至丹墀两旁序立。5.执事者各司其事。礼、乐、佾生按建鼓五步一顿之节奏,分别移步就位。6.纠仪官就位。随引赞就位。7.陪祭官就位。随引赞就位。8.分献官就位。东西配等八位分献官,各随引赞由大成殿两侧诣盥洗后就位。10.启扉。开启仪门及棂星门。11.瘗毛血。执事者捧毛血盘诣瘗所,将太牢(三牲)之毛血埋于土中。12.迎神。乐长唱:长奏《咸和之曲》,钟鼓齐鸣。迎神队伍由棂星门中门进入时,通赞唱全体肃立。13.全体行三鞠躬礼。迎神队伍由仪门返回大成殿前天井中央时,通赞唱: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此时全体参礼者同时行礼。14.进馔。乐长唱:乐奏《咸和之曲》执事者捧铏进馔。15.上香。乐长唱:乐奏《宁和之曲》,钟鼓齐鸣。正献官与各分献官同时各随引赞诣各神位前上香,行三鞠躬礼后回复原位。16.行初献礼。乐长唱:乐奏《宁和之曲》,钟鼓齐鸣,麾生举麾,节生举节乐舞并起。正献官随引赞诣神位前行初献礼、奠帛、献爵、行三鞠躬礼。17.行初分献礼。分献官各随引赞诣东西配、七西哲、东西庑计初分献礼。18.读祝文。乐长唱:乐止。通赞唱:全体肃立。19.全体行三鞠躬礼。读祝毕,赞唱: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此时全体参礼者同时行礼。20.行亚献礼。乐长唱:乐奏《安和之曲》,钟鼓齐鸣,麾生举麾,节生举节乐舞并起。正献官随引赞诣神位前行初献礼、献爵、行三鞠躬礼。21.行亚分献礼。东西配、东西哲、东西庑分献官行亚分献礼。22.行终献礼。乐长唱:乐奏《景和之曲》,钟鼓齐鸣,麾生举麾,节生举节乐舞并起。正献官行终献礼、献爵、行三鞠躬礼后,随引赞回复原位。24.上香。乐长唱:乐奏《宁和之曲》,钟鼓齐鸣。25.恭读祝文。通赞唱:全体肃立。26.全体行三鞠躬礼。读祝毕,通赞唱: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此时全体参礼者同时行礼。27.奉祀官司上香。乐长唱:乐奏《宁和之曲》,钟鼓齐鸣。28.饮福受胙。正献官随引赞诣香案前饮福受胙后回复原位。29.撤馔。乐长唱:乐奏《咸和之曲》,钟鼓齐鸣。执事者撤馔。30.送神。乐长唱:乐奏《咸和之曲》,钟鼓齐鸣,通赞唱:全体肃立。31.全体行三鞠躬礼。迎神队伍至大成殿前天井中央时,通赞唱: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此时全体参礼者同时行礼。32.捧祝帛诣燎所。读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诣燎所。33.望燎。乐长唱:乐奏《咸和之曲》,钏鼓齐鸣。正献官司随引赞诣燎所望燎。34.复位。正献官引赞复位后乐止。35阖扉。仪门及棂星门,由执事人员一一关闭。36.撤班。正献官、联祭官、纠仪官相继随引赞退,继为礼、乐、佾生按建鼓五步一顿之节奏,分别移步退至丹墀两旁。37.礼成。
台湾董金裕先生根据台北孔庙祭孔活动的实际,作出了这样的总结:1.释奠典礼开始。2.鼓初严。3.鼓再严。4.鼓三严。5.执事者各司其事。6.纠仪官就位。7.陪祭官就位。8.分献官就位。9.正献官就位。10.启扉。11.瘗毛血。12.迎神。13.行三鞠躬礼。14.进馔。15.上香。16.行初献礼。17.行分献礼。18.恭读祝文。19.行三鞠躬礼。20行亚献礼。21.行亚分献礼。22.行终献礼。23.行终分献礼。24.饮福受胙。25.撤馔。26.送神。27.行三鞠躬礼。28.捧祝帛诣燎所。29.望燎。30.复位。31.阖扉。32.撤班。33.礼成。此程序在台湾地区各孔庙中目前仍在沿用。
日本、韩国的礼制性孔庙(东京文庙、汉城成均馆大成殿)释奠程序基本上和台湾地区的祭孔程序一致。分1.“奠币礼”。2.“初献礼”。3.“亚献礼”。4.“终献礼”。5.“分献礼”。6.“饮福礼”。7.“望燎礼”等基本程序进行。一些非礼制性文庙,如韩国的乡校就明显地有地方色彩。韩国旌义乡校祭孔的仪程共有12项,包括升旌、祭祀、朗读宣言、乡校人事任命、感谢与表彰、演说、决议等。
中国的祭孔活动一般需要80分钟左右。目前各地文庙的祭孔仪式的时间尚不统一。曲阜孔庙一般在60分钟左右。北京孔庙一般在50分钟左右。德阳文庙一般在40分钟左右。台北孔庙在1970年时需85~90分钟,1976年以后则又压缩到60分钟以内。这主要与各地文庙的规模和当地的习俗有关。
编辑:魏俊怡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