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三个追问 洞见全球同祭孔之现代意义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宋睿 2017-09-30 14:38

  《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的重要组成。2017年是孔子诞辰2568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庙及儒学团体都相继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祭孔典礼。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成立的“全球祭孔联盟”,于9月28日上午举行了“2017全球同祭孔”活动。中国孔子网融媒体联合全国多家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同步直播了全球20多家祭孔联盟单位的祭孔大典。

  

  要聊祭孔的现代社会意义,需先追溯其源起。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此后两千余年,祭祀活动从未间断。汉高祖刘邦开启了历代帝王祭孔的先河。唐玄宗则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不断升格,明代其祭祀制度已达到帝王规格。清代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侵入及封建王朝的灭亡,对孔子的圣人崇拜也开始动摇。新中国成立以后,祭孔被视为封建迷信,祭孔仪轨也因之断绝。1984年,曲阜孔庙首次恢复民间祭孔之后,全国各地恢复祭孔的活动便陆陆续续展开。及至近几年,祭孔更是为大众所推崇,俨然有遍地开花之势。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的声音,部分人士认为祭孔大典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并不大,甚至批判祭孔之种种。那么,祭孔在现代社会到底有没有意义?意义到底大不大?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命题的追问,来获得可供洞见的答案。

  追问一:中国孔子基金会自2016年成立“全球祭孔联盟”,成员单位日益增加。2016-2017年组织的两次全球同祭孔规模亦越来越大,参加祭孔的单位越来越多,人民的祭孔热情越来越高昂,这说明着什么?

  先来看数据:“全球祭孔联盟”自2016年成立,得到了海内外文庙及儒学机构的积极响应,从当初的二十多家成员单位,到目前已达六十家,截至2017全球同祭孔活动前夕,仍有不少单位要求加入。随着成员队伍不断壮大,今年的“全球同祭孔”活动可谓盛况空前。曲阜孔庙、衢州孔庙、沧州文庙、正定文庙、长春文庙、吉林文庙、湖南岳麓书院、平江孔子学堂、山西汾州府文庙、贵阳孔学堂、云南曲靖文庙、香港孔教学院、澳门孔教会和20多家儒学机构、几十家孔子学堂共同参与“2017全球同祭孔”直播活动。另外,澳洲中澳文化交流中心、韩国成均馆、美东山东同乡会等海外机构也加入到此次“全球同祭孔”活动中。

  

  中国孔子网融媒体直播活动网上反响更加热烈,截止到28日下午14点,通过中国孔子网、山东24小时客户端、大众网、新浪微博客户端、网易直播平台、青年之声?直播厅等直播媒体观看本次活动的国内人数达50万,通过中华微视的脸书账户在海外进行观看的人数达6万;在参与直播的十多家省级和当地电视台中,也有上百万人观看了当地的祭孔典礼。在直播期间,众多网友转发各平台直播视频,并发布多条留言评论。全球同祭孔直播结束后,各直播平台的相关数据还在持续增长中。

  这些事实这些数据,是否足以说明祭孔在现代社会的日渐兴盛,以及在民众心中的份量日趋之重?凡兴起之事,必有其必要之义。直播结束后,即收到民众的反馈,说自从2016年关注直播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对孔子等古代圣贤思想学说的关注也随之增多,进而影响了自己及对孩子教育的理念和行为方式。类似的反馈还有很多。通过祭孔,穿越几千年和圣贤交谈,似振聋发聩的黄钟大吕,又似长者殷切的叮咛,追寻圣哲先贤的思想光辉,感受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从而得到教化,这就是祭孔的社会微义和大义。

  追问二:有人说,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化史上,前2500多年靠孔子的记录和传承,后2500多年靠孔子的传播和影响。没有孔子的中国,不可想象。那么,孔子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巨擘,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如何与现代社会更好地进行对接? 在社会治理及文化教育方面再次释放璀璨光芒?

  祭孔是否可以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听听专家怎么说:

  孔子第七十五代孙孔祥林先生曾在赴美国迈阿密参加由山东同乡会与达德学院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的祭祀孔子大典活动时给出权威解答。他说,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除曲阜孔子庙外,所有国立学校停止祭祀孔子,刑部尚书钱唐上书劝谏说:“孔子垂教万世,天下共尊其教,故天下得通祀孔子,报本之礼不可废”,刑部侍郎徐程也上书说:“古今祀典,独社稷、三皇与孔子通祀天下。民非社稷、三皇则无以生,非孔子之道则无以立。……孔子以道设教,天下祀之,非祀其人也,祀其道也”。二人上书,道出了祭祀孔子的三大社会功用——崇德、报本、教化。

  

  “崇德”即是推崇传统道德,崇尚文化教育——祭祀孔子其实就是推崇孔子的思想,但不能将祭孔简单地看做是祭奠孔子本人或他个人的思想,而是要看到孔子这个符号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意涵;“报本”即是受恩思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祭祀先人以报本,正是为了教育后人。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追念先人,就能使民风归于淳厚。 而在当今中国,进行这样的道德教育则有利于减少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互爱,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教化”即是见贤思齐,培养爱国贤才——不论是崇德,还是报本,祭祀孔子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进行教化,除了对社会优秀人才进行成圣成贤的教育外,还要对一般民众进行伦理道德教化,希望通过祭祀孔子教育民众学习儒家思想,加强道德修养,敦崇德义。

  有的专家还认为:中华民族的凝聚有两个纽带,一个是血缘纽带,一个是文化纽带。相比之下,文化纽带更为重要。而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突飞猛进,国力日渐强盛,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道德失落、诚信缺失等现象。这一方面需要靠法律解决,一方面也需要靠道德的教化。儒家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和谐,这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吻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祭孔背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就有了不寻常的意义。

  著名儒学专家、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说,祭孔大典有一种凝聚的象征意义,代表的是过去与现在的一种联系。祭祀可以让过去的圣哲的精神,在现代生活中拥有新的生命,将圣哲的精神承延到现在,跟我们的心灵有所沟通。祭孔大典表达的是一种崇敬,一种群体的崇敬,从中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完整的人。现代社会的经济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在人之为人,人的方向、目标、生命价值以及如何有更好的行为,建立更好的社会等方面,却有很多无知无妄的追求,人们自私地追求物质利益,却充满了不安、冲突和战争,这些都必须进行思考,而孔子可以提供一些思想上的帮助。

  追问三:在全球化的今天,孔子早已成为东亚文明乃至全球文明共同的文化符号,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遗产。我们以传统的礼仪,向先师进行揖拜,表达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敬意,只会让世界各国的人们尊重和敬仰,试想一个不尊重自己历史的民族,在国际社会上是否可信?

  在中国,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被看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深刻、最完整、最普及、感染力最强、凝聚力最大的思想体系,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和历朝历代的阐发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这种特有的文化基因对重塑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并且深深地融汇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是全球华人的心灵慰藉。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也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普世价值”、“人类共同伦理”等,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大厅。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是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共读人类和谐相处的圣经。

  祭孔,就是要唤醒根植于华夏儿女血脉之中的仁爱、敬畏和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有良知的公民。祭孔,犹如让孔子再次“周游列国”,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国人坚守了几千年的文明、礼仪、仁爱、道德、和谐的传统美德,树立“和为贵”“讲信修睦”的大国形象,让世界放心,为中国争取有利的发展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贡献有效路径。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