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首场主题演讲:海内外著名学者贡献儒学智慧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17-09-21 09:49
9月20日上午,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第一场主题演讲在孔子研究院儒学会堂举行。
英国牛津大学大卫·普里斯特兰教授,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杜维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梦溪研究员,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贝淡宁教授结合大会主题,分别围绕“儒家思想、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精神人文主义”“六经的价值论理”“贤能政治”等作大会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主持演讲。主题演讲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李扬眉副教授发布了“近两年儒学研究十大热点(2015–2017)”:1.两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2.重建中国的政治哲学,“贤能政治”引发全球热议。3.钩沉逝去的礼制礼俗,为儒家古礼再返现代生活重新奠基。4.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中译本出版,西方学界呼吁“第二次启蒙”。5.国际学者对中国哲学方法论进行阶段性反思,中西比较在角力中前行。6.学界争夺“大陆新儒家”定义权,儒学研究应否允许多派并存。7.儒学所主导的社会形态再定性:“传统中国专制说”是否成立。8.“五经”“四书”何者为本,“汉宋之争”进入新的轮回。9.王阳明研究迅速升温,“知行一体”的心学思想被用来针砭空谈流弊。10.部分学者强调“儒马之辨”,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有待进一步厘定。
大卫·普里斯特兰教授从工业革命前后,世界各国面临的各种不平等谈起,提出,中国和欧洲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需要对儒学进行细化,才能用于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分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中西方也有相同之处,中国使用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为中国社会提供了可以和西方社会相融合的机遇,同时也对中国社会主义提出了挑战。随着全球化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北欧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得到了肯定,美国、英国正寻求第三条出路,把税收投入到公共领域中。儒学强调的“大公无私”“一切为公”“克己复礼”等思想也可用市场经济中,可用它来整治经济中的腐败思想,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合作,奉行“克己复礼”的原则也非常适用。因此,儒家思想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有相融合,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就“精神人文主义”而言,杜维明研究员认为,扎根于儒家传统的“精神人文主义”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深刻洞见。表面上,这一思想既不涉及在多极化世界秩序之下中国和平崛起的承诺,也不涉及所谓的“第一世界”接纳中国成为一名重要参与者的意愿。但是,站在思想界的角度观之,如何能够找到一条通往和平的道路、如何通过文明对话而达成文化谅解、如何与地球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关系,都有赖于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伦理、新的宇宙论,这就是儒家传统的“精神人文主义”。他发现,在跨宗教与跨文明的对话中,印度教徒、佛教徒、犹太教徒、基督徒、穆斯林都可以持有儒家人文主义立场,而不会从任何意义上丧失他们所信仰群体的主要身份。“精神人文主义”结合了人类经验所共有的四个维度(自我、社群、自然、天道),来界定人类繁荣昌盛的最高体现:个人的身体、心知、灵觉和神明的融会贯通;个人与社群之间健康的互动;人类与自然之间持久的和谐;人心与天道的相辅相成。他提出,中国必须追求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必须与时俱进,从善如流。
关于六经的价值论理,刘梦溪研究员谈到,学术思想是人类理性认知的系统化,是民族精神的理性之光。中华文化能够贡献给人类的“人之为人的、群之为群的、家之为家的、国之为国”的一整套价值理念的精神旨归,是使人成为健全的人,使群体成为和谐的群体,使家成为有亲有爱有敬的和睦的家,使国家成为讲信修睦、怀柔远人的文明礼义之邦。中国文化的最主要的价值理念都在“六经”,即《易》《诗》《书》《礼》《乐》《春秋》这六种文本经典。他还从“六经”的文本里面,包括后来成为“十三经”的《论语》《孟子》《孝经》里面,抽绎出“仁爱”“诚信”“爱敬”“忠恕”“知耻”“和同”六组价值论理,并认为这些价值论理,既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今天;不仅适用于中国人,也适用于全世界所有的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贡献。总之,“六经”的这些价值论理,特别是“和而不同”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文化给出的人类麻烦解决之道。他还分析了“中庸”的品格,以及“狂者”“狷者”的品质,提出只有“中庸之道”才能对“狂者”“狷者”进行把关。
贝淡宁教授主要介绍了为什么要研究“贤能政治”这一话题。对于贤能政治是人类共同价值观还是中国特色,贝淡宁教授认为,贤能政治或许是被关注得最多、但在理论层面被研究得最少的话题。政治体制的目的应该是选拔能力超群、品德高尚的人作为领袖,这个观点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都是核心内容。对于为什么选择“贤能政治”作为遴选领导者的最合适的标准,他提出,这与国家的规模、国家的历史背景等有关。不同的国家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他希望借助“贤能政治”,有助于人们更多地讨论评价政治进步(和退步)的更加合适的标准,也希望能够在英语国家中被广泛阅读,以推动人们更好地理解政治尚贤制。
大会会员、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与会专家学者和各新闻界媒体记者等400余人听取演讲。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