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 中外儒学专家曲阜“论道”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17-09-12 16:05
2013年9月27日,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研究院隆重开幕。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济宁市人民政府、中国孔子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俄罗斯、美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60多个儒学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的120多位专家学者,根据“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建设”的大会主题,围绕“儒家思想与生态文明”、“儒家伦理与道德教育”、“礼乐传统与社会礼仪”、“儒家思想与文化传播”四个议题进行了研讨与对话。大会评选出了2013年度“孔子文化奖”获得者,分别是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和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Roger T.Ames)教授。
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
2013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
从第六届大会开始,世界儒学大会改为两年举办一届,孔子文化奖也每两年推选颁发一次。本届大会还发布了世界儒学大会会歌暨孔子研究院院歌《文明足迹》。
儒家思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南开大学哲学院乔清举教授阐释了儒家生态哲学的基本理论,他认为儒家哲学本质上是生态哲学,其理论结构基本原则是"天人合一",可从对天的认识和对人的作用两个层面加以认识;他从宗教、道德、政治三个理论维度对儒家生态哲学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指出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保持较高的文明水平,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儒家生态意识维持了中华民族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
西北大学方光华教授详细分析了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内涵与特点,并对近代以来西方生态思潮的发展趋势予以关注。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生态问题的特殊性提出要努力探索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道路:构建与我国现代文明形态相一致的生态理论;将生态理念渗透到当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使生态理念成为文明自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事务,倡导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胞物与、公平正义的生态价值观念。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李瑞智教授指出,随着中国和亚洲和平经济的崛起,以抽象、理性、信仰为基础的西方文明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为寻求全球经济的和平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从以流动、直觉、整体和务实为特点的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古典传统中寻找智慧,在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对话互补中促进世界和谐。
儒家伦理在完善当代道德教育、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儒家伦理在完善当代道德教育、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提升人生境界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与价值。当代道德教育应当吸收儒家伦理中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一系列思想精华,并将这些精华融入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内涵更加丰富,成效更加显著。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牟钟鉴教授指出儒家在历史上不是一家一派的学说,而是集三代文化之大成、为中华民族确立人本主义精神方向、为全民族提供基础性道德规范的社会德教,它面向社会所有的人,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提供伦理原则,而以五常八德为基石。儒家未来的演变,不宜政治化、宗教化、工具化,应在社会德教位置上发挥作用。
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提出,在向西方学界介绍中国哲学和文化时,他们会使用对古典传统理论化与概念化的方法。"儒学角色伦理学"意在叙述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特道德哲学,让它发出自己的声音。它基于将人视为处于互系的观念,将人家庭角色及关系作为修养道德能力的起步,在精神上呼唤道德想象,并能激励通过人的相系而生成的道德,进而为展开道德生活的宽度与立体视角提供根据。
台湾慈济大学林安梧教授经由儒家思想对当前文化生态进行了哲学省察,提倡"公民儒学"作为"后新儒学"的社会哲学向度,揭示了"儒"包含的"生命的调理、教养、生长、育成"特质,并指出仁恕之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现代化造成的"人的异化",带来"生命的归复"。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究员认为,当今时代,要发掘孔子儒学的精义,发挥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对于社会的作用,最为紧要的,就是进一步"讲明"和申说其成人之"道"与为政之"德"。他详细辨析了"道"、"德"、"人道"、"成人"、"君子"等概念的内涵,认为政之"德"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信念、明礼、诚敬、知民、爱民以及心态等方面。
儒家礼乐教化的思想与方法对当代礼仪建设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与会专家专家认为,儒家礼乐教化思想的内涵与方法十分丰富,礼乐教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人们的道德,进而对社会秩序的构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应当深入挖掘儒家礼乐教化思想与方法的精粹,并加以提炼,为当代礼仪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台湾政治中文系名誉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董金裕对《周礼》中的六艺的源头和内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他指出传统礼、乐、书、御、数、射的六艺教学模式有各自的侧重和培养目标,合乎五育并进的全人教育,可作为我们今日的取法之资。
马来西亚儒学研究会署理会长、国际儒联副理事长陈启生对"礼"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他认为应重新提倡传统的"礼",重塑人们的"敬畏感",这对于根治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有着积极的价值和重大的意义。
吉林师范大学祖国华教授指出儒家礼乐传统的化育本质是儒家礼乐文明的内化外现过程,体现出鲜明的过程性、秩序性与向善性等特征,强调缓慢渐进、氤氲化生。化育的"礼化"功能与"乐化"功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与社会的生成与发展状态,对个体道德化与社会秩序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影响。要实现儒家礼乐传统的化育功能,需在思维路径、资源整合、实践方式等方面下功夫。
中国艺术研究院郑长铃研究员认为,礼乐文化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陈旸所著《乐书》是一部重要的儒家音乐文献资料,该书继承儒家传统礼乐观念,对儒家传统艺术观、音乐思想做了系统的阐述,挖掘借鉴其礼乐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能为现代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启迪。
儒家思想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对不同社阶层、不同地域的民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会专家就儒学在历史上的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给予关注,儒学的传播不仅造成儒学观念自身的流变,同时也影响到不同阶层、不同地域民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曾振宇教授对儒家"仁学"从孔子至汉代董仲舒的哲学演进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揭示了孔子、孟子、董仲舒"仁学"的不同内涵和他们为这一学说演进作出的理论贡献。他认为孔子贡献之一在于将"仁"提升为位居诸德之上的上位概念,提出了"仁者安仁"这一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孟子则从性命论、形式逻辑和生命经验三大向度提升了儒家仁学的哲学思辨性与逻辑严密性。董仲舒在孟子以心性论仁基础上,继而以气论仁,有别于孟子将天定位为理论预设的逻辑架构,也破除了汉代诸多学者"性善情恶"思维定势,儒家仁学继而又迈向了道德形上学的新高峰。
英国牛津大学东方学院教授罗伯特·恰德选取了明末清初的学者朱舜水进行个案研究,并从中选择了朱舜水东渡日本后的经历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得出结论:儒学要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必须要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在承认本土文化的价值基础上融会贯通,实现儒学与当地文化的重建。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先生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息繁衍过程中逐步创造、积累并传承下来的文化复合体可称为"第三极文化"。作为主导文化的儒家文化在与其他文化派别(道家、墨家、法家等)、少数民族文化及外来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存共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确立了为人们普遍认同、自觉遵守、代代相传的核心价值,和基于这些核心价值所生成的民族精神。把中国文化更有力地推向世界,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应该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政府、业界和学界肩负的共同使命。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田辰山教授认为儒学与中华文化之所以跨文化的能力相对欠缺,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于缺乏对西方哲学及其语言的深入理解,而简单的将中文文本纳入西方"一多二元"的体系中。而解决之道就在于用儒学的"和"的精神去实现跨文化,通过中西哲学文化的整体性比照进行阐释。
除此之外,与会学者还就儒家经典文本的解读、经典文献的版本研究,儒家的财富观念、君子人格、"忠信"观念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许多跨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讨成果。
编辑:赵珂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