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自信的光明照亮复兴之路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赵秋丽 李志臣 2019-11-25 15:13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预言:中华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当人类进入到21世纪的今天,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十字路口,面对“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历史悠久的中国,投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发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他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战略眼光,以对中华文化的敬重与深情,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著名论断,并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贯穿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启新进程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6年来,山东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深挖厚重的儒家文化底蕴,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印在书本上、躺在书斋里,只有走向社会、走进人心,才能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在淄博市张店区体育场街道银都花园社区的家风家训馆里,一面“家风墙”格外引人瞩目。墙上贴满了社区评选出的孝星家庭的照片和故事,这些孝星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生活、工作在社区居民身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身边人。这是张店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也是山东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剪影。
为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山东在公共普及上“创”。他们率先在基础教育阶段,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现已成为中央党校、浦东干部学院等的培训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如推广善行义举“四德榜”、培育“齐鲁家风”等,努力让齐鲁大地呈现“郁郁乎文哉”的美好气象。
作为当代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2019年8月25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孔子诞生地山东曲阜揭牌成立,标志着全球儒学研究传播交流实体平台正式诞生。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院执行院长王学典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世界儒学研究中心长期在海外的局面已告终结,儒学中心正在向中国大陆回归。
为让优秀传统文化“新”起来,山东在研究阐发上“创”。近年来,他们实施了古籍整理工程、“儒学大家”计划,建成了全球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倾力打造具有全球引领力的儒学研究中心,力求在世界儒学研究传播中掌握充分话语权。
走进位于济宁的尼山大学堂仁厅手读《论语》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不仅场内座无虚席,场外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排队等候。尼山圣境景区体验式项目——手读《论语》吸引了大量游客体验,94个蒲团座位座无虚席,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供体验者用毛笔临摹《论语·学而篇》。这里推出的“礼敬先师、大学之道、手读论语”三大体验产品一改往日走马观花式的研学游模式,结合情境将传统文化体验极大拓展。
为让优秀传统文化“兴”起来,山东在提升能级上“创”。他们重点规划了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大运河文化带、齐长城文化带、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带,打造全省文化产业新引擎。把文化产业列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重点,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100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中国教师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兴起,为传统文化“两创”提供了持续动力源。
如果把目光投射得足够辽远,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全国各地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担当,着力体系构建、区域示范、平台搭建、品牌创造、项目拉动、工程推进,加强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研究阐发、传承发展和海外传播。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许多高校建立了儒学研究平台。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湖北、贵州……有27个省区市建立起省级以上儒学研究机构;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孔子学会……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团体有100余家。
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莫高窟,深入敦煌研究院,实地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他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他强调“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这是对文化自信中‘自我’与‘他者’辩证关系的深刻阐释——文化自信不仅要有坚守、有特色、有传承,还要能包容、会借鉴、善吸收。”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省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告诉记者,敦煌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宝库,是人类文明的基因库,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作为人类文化的圣殿,它不仅承载了中国文化厚重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震撼力,也是东西方文化在河西走廊交融汇通的历史见证。敦煌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因交流而兴盛,因隔绝而凋敝。
2018年9月,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不同肤色、不同教育背景的2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明的相融”等话题,聆听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声音,深入对话交流,共同探讨人类文明走向。此次论坛发布了关于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席声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的国际思想文化对话交流平台,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巴黎尼山论坛”、在泰国首都举办“曼谷尼山论坛”等。目前,尼山论坛已成为全球知名的“世界思想哲学论坛”,推动着人类文明对话的持续深入与和谐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一次开创性的由一国政府主办的文明交流盛会,也是在百年未有的世界大变局前,亟须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的当下,中国与外界展开的一次深度对话,体现了中国促进文明发展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
像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一样,国际儒学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嵩山论坛、阳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论坛遍地开花,影响力日益扩大。有数据显示,中国已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0多所孔子学院,1190余个“海外孔子学堂”。数字的不断增长,折射的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不懈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必将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必将让不同文明在和而不同中生生不息,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为全世界贡献应对危机挑战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中国!中国!生日快乐!”10月1日上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中,由中外青年组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阵首次亮相,备受关注。各国青年穿着特色服饰,手持中国国旗热情挥舞。虽然制度不同、肤色各异、信仰有别,但无论哪个国家的人民,都向往和平、崇尚美好,这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的。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不同场合多次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成为我国为全世界贡献的解决全球危机和全球挑战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植根于历史,但面向未来;源于中国,但惠及世界。9月24日上午,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鸣响,满载铁路建设物资的“齐鲁号”中欧班列从济南国储铁路场站发车,驶向欧洲施工现场。这趟中欧班列主要装载匈塞铁路(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至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之间的铁路)建设用变电设备、机柜、接触网零部件等,行程将历时约25天,途经蒙古、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在二连浩特、波兰转关换轨后,运抵目的地。
作为中国-中东欧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匈塞铁路”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在欧洲参与建设的第一个铁路基础设施项目。目前,中欧班列已成为亚欧大陆上距离最长的合作纽带,短短几年间已经实现了从零到一万多列火车。
借着“一带一路”东风,搭乘中国“快车”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轿车制造,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有了出海通道……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世界银行今年6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可使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使全球贸易增加6.2%,沿线经济体贸易增加9.7%,全球收入增加2.9%。
6年来,“一带一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以坚实的脚步走向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这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国应有的胸怀和心志,更彰显着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智慧和担当。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躬逢伟大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中国一定能够不断铸就中华民族新辉煌,也一定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短评】
共同的传统,共同的梦
当代中国的发展,常常被称为“奇迹”。“奇迹”的背后,是全体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在一起,日复一日地苦干、实干,日复一日地改革、创新;“奇迹”的背后,是延续发展了几千年而从未中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生于斯,长于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血脉根基。从“实事求是”到“天下为公”,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有了共同的价值理念,共同的道德观念。因此,总是能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奋力前行,毫不懈怠。
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六年后的今天,在曲阜、在山东乃至在全中国,我们到处可以听到孩子们诵读经典的声音,到处可以看到名家大家传播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身影,“绝学”、冷门有了传承,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立足中国,也走向世界,对于当代人类面临的种种难题,正在不断输送着来自东方的古老却历久弥新的智慧。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