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杨义堂:祭祀孔子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宋睿 2016-09-14 15:18
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对往圣先贤的追思意识,亦愈加淡薄。祭孔活动在普通民众的认知里,显得较为陌生。值孔子诞辰2567周年纪念日暨9?28全球同祭孔活动来临之际,中国孔子网专访了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儒学专家杨义堂先生,他研究祭孔活动11年,曾多次策划和组织祭孔大典,并著有国内首部全面展示祭孔历史和世界各地祭孔盛况的著作《祭孔大典》。同是孔孟家乡人,杨义堂先生对于孔子文化的珍视,也已刻进骨子融入生命。他曾说,没有孔子,山东将是一片荒漠;没有孔子,世界将是一派粗野。他将孔子文化视如文物;他认为,和孔子同行,方以安身立命。
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儒学专家杨义堂
中国孔子网:请您详细介绍一下从古至今祭孔大典的发展历程?
杨义堂:祭孔大典是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祭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象征,是“华夷之辨”的一个重要标志。祭孔活动从孔子去世之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就开始了,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来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鲁哀公亲诔孔子的诔文:“旻(min,秋季的天空))天不吊,不慭(yin,伤心)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这是第一篇祭孔子文。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经过曲阜,以牛羊猪的“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并封孔子九世孙世袭为奉祀君,成为中国历史上帝王拜祭孔子的第一人,孔子的地位由此被官方正式肯定。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至直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
民国政府继续推行全国祭孔,只是在程序和礼仪上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
1986年,孔子故里曲阜搞“孔子故里游”活动,经过挖掘整理,开始进行“祭孔乐舞表演”。2004年,祭孔大典改为政府公祭。2005年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政府和海内外孔庙、华人团体举办了全球联合祭孔,2006年举办了两岸祭孔,2007年举办了华人华侨同祭孔等活动,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进行直播,每年一个主题,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祭孔活动逐渐在全国各地孔庙和海外华人团体开展起来,每年组织祭孔的孔庙和机构、团体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孔庙举办祭孔活动的有40多家,各类社团、机构举办祭孔活动的有300多家。
中国孔子网: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现代社会祭孔的意义何在?
杨义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祭孔大典正是这种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根”和“魂”的代表。祭孔大典不仅仅是一场传统的仪式,它经过了2500多年的历史沉淀,蕴藏了中华文化的许多密码和基因,是我们最深沉的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她从历史深处走来,关乎当代中国的崛起,关乎中国以什么样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首先,祭祀孔子是高擎中华文化传承的薪火,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化史上,孔子是集大成者,前2500多年靠孔子的记录和传承,后2500多年,靠孔子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世如长夜”。我们不可想象,没有孔子的中国,会有怎样的一部历史?祭孔大典包括祭祀仪式和祭孔乐舞两部分。随着祭孔的规格和礼仪不断增加,祭孔大典成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典”,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象征性仪式。祭孔乐舞被称为中国音乐舞蹈的“活化石,”蕴藏了源远流长的中华礼乐文化的基因和密码。祭孔音乐则起源于更早的舜帝时期,是“尽善尽美”的韶乐在今天的遗存,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交响乐,比世界交响乐之父——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早了3000多年,在世界音乐史上堪称奇迹。祭孔大典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是西周时期贵族教育子弟的舞蹈,是一个个进退谦让的礼仪规范,体现了礼乐教化功能,是中国礼乐文化的代表作。
其次,祭祀孔子是聆听圣哲先贤训导的殿堂,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希望大家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孔子不仅是历代汉民族政权的文化贤哲和精神象征,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少数民族取得政权,立足未稳,首要大事是设立孔庙,祭拜孔子,识汉家文字,认中华文化为正宗。近几年,祭孔大典上都有经典诵读的活动,一排排的孩子站在丹墀上、杏坛前、古树下、神道旁,高声诵读《论语》,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其实不用组织这些仪式性的活动,在这些圣哲先贤的像前默默肃立片刻,就会有一声声亲切而威严的教导从历史的深处传来,穿透我们的心扉。在孔庙祭祀的,不仅仅是夫子一人,还有四配、十二哲的塑像、有中国历代先贤、先儒的牌位,这些圣哲先贤,每个人都是一部精美的教科书,微言大义的四书五经,既是震耳发聩、响彻千年的黄钟大吕,又像长者絮叨而殷切的叮咛,让你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少走许多人生的弯路。
儒家不是懦弱的代名词,而是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一族。孔子从《易经》中汲取阳刚的一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得载物”。孟子继往开来,养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曾子一日三省吾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张载怀抱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更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为后世效法。在孔庙从祀的,并不全是儒学之士,李纲、文天祥、陆秀夫、史可法、许谦等各个时代的民族英雄,他们不畏强暴,刚正不阿,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浑身碎骨浑不怕”,“留取丹心照汗青”。历代圣哲先贤、仁人志士的精神气节名载孔庙,彪炳千秋!在祭孔大典的氤氲烟雾中圣贤云集,栩栩如生,怎不让人心生崇拜,感慨系之!
再次,祭祀孔子是促进东亚融合发展的语言,是共读人类和谐相处的圣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韩国成均馆孔庙和全国243所乡校都举行释典大祭,日本的东京汤岛、长崎等地的孔庙也都举行传统的祭孔活动。孔子和儒家思想不仅是东亚地区共同的价值观,是世界对中国最认可的符号,是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好的语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普世价值”、“人类共同伦理”等,镌刻于联合国总部大厅。孔子和释迦牟尼、耶稣、默罕默德一样,是人类永远敬仰的先知,孔子不仅仅属于他的故乡山东,也属于中国,属于东方,属于世界,是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如果把佛经、《圣经》、《古兰经》和《论语》等放在一起读一读,你会发现,他们的许多观点是相通的,都是劝人自律、向善、敬天、爱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跨越时空而不变,是人类共同的伦理、共有的价值观,只不过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而呈现出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也是儒家道德能为东亚各国所奉行,孔子思想能为法国等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所启蒙,《论语》能够走进联合国大厅的关键所在。西方人有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人不信宗教,这个人不值得交往。我们说,孔子思想虽然不是宗教,没有像宗教那样用前世来安慰人,用来生去引导人,而是告诉中国人,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今生,要作君子,要仁者爱人,修身齐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完全可以拿《论语》来和西方人、阿拉伯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人平等地交流,和谐地相处,友好地对话!
中国孔子网:您曾多次组织和策划祭孔,请您做一下经验分享?对9·28全球同祭孔盛典抱什么样的期待?
杨义堂:我从2004年至2008年在济宁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担任策划科科长和副主任,策划和组织了2005全球联合祭孔、2006两岸祭孔、2007年的全球华人华侨同祭孔等重大活动,后来一直在做文物保护和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工作,我的体会是:
一是祭孔活动是众望所归,能联系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复兴中华文化。你搞祭孔,许多人和机构,都是支持的,当年我有了全球联合祭孔的想法,不仅省市领导支持,而且中央电视台的编导也很支持,专门派出策划组,和我们一起工作,把活动细化。而且联系国外的孔庙、联系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时候,都积极配合,出主意,想办法,多方进行互动,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十几年来,中华文化复兴的声音不断发展壮大,与每年祭孔大典的影响不无关系。
二是活动要让新闻媒体深度参与,广泛互动。从2005年至2007年的祭孔大典,都是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其中2005年的全球联合祭孔,中央电视台选择了13个直播点,租用了两颗卫星,派出了600多人的庞大的直播报道队伍,比当时的国庆阅兵和三峡合拢的直播报道投入的力量还要大。2006年,在曲阜和台北同时举行两岸同祭孔活动之后,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长春作出批示:祭孔每年都要好好地策划,要和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和团结海外华人华侨相结合,和加强两岸交流相结合,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中央领导的指示为以后的祭孔大典解除了反孔势力的舆论障碍。我们还在搜狐网、东方圣城网等还开通互动平台,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广大读者参与进来。在2007年祭孔之前,举办了“你最喜欢的《论语》五句话评选活动”,后来,在祭孔大典上,由山东省领导将评选出来的《论语》五句话赠送给奥组委高级官员,促进了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孔子弟子表演论语。
三是祭孔是一扇打开中华文化的门扉,是一座中华文化的“富矿”。我过去对中国传统文化接触不多,但是,从研究祭孔之后,就找到了一把打开中华文化大门的钥匙,从此登堂入室,如饥似渴地学习儒家文化,了解到中华礼乐文化的内涵,发现祭孔音乐就是舜帝时期留下来的韶乐,西周时期的雅乐,祭孔的舞蹈是西周时期贵族教育子女的礼仪动作。我先后出版了两部《祭孔大典》,写出了弘扬有些传统文化的歌曲《再出发》《孟子》《运河长》《九龙山》等,其中,歌颂习总书记带领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出发》广为传唱,被誉为《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一样的歌曲。
我对今年的9·28全球同祭孔盛典十分期待,今天的祭孔与十年前的全球联合祭孔有两点不同,一是新闻报道从电视报刊时代进入了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更加即时,更加平民化;二是在习总书记视察曲阜之后,儒家文化进入了新的复兴时期,社会对祭孔更加认同。因此,我希望全国各地的孔庙、书院、学校都来组织祭孔活动,组织当地的社会各界积极参加,形成全国互动、全球互动的合力。二是各地的群众都来参加活动,并且拍摄、转发身边的祭孔活动盛况,反映各地的活动特色,影响更多的人投入到中华文化复兴的行列里来。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