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孔子论教育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16-09-23 13:23

  论教育的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又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他所以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是有社会和思想基础的。

  首先,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学在官府”已转变为“学在四夷”。也就是说,当时统治阶级垄断的教育由于社会条件的转变,已经转为向民众开放,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众还不是被统治的劳动人民,而是指士民阶层。其次,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主张学而后知,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虽然孔子也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这类话,但实际上他认为人的素质都是一样的,只因为环境与教育的不同,才使人有了差别,尽管当时孔子已被人尊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学而后知的。由此可见,他认为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他强调学而后知,不仅是谦虚,也是他的信念。《论语》中多处谈到他这方面的观点。

  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所以孔子才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这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进步主张,他所说的学而后知的观点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当然,他这种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劳动人民受着剥削和压迫,连饭有时都吃不上,更谈不到去受教育,如果说能受到一些教育,也不过是统治阶级对他们进行奴化教育,使其不敢犯上作乱,真正为人民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也只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而已。

  孔子不仅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而且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了他的主张,在他的弟子中就有各式各样的人,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也有像颜渊那样的贫穷的人。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确实对我国教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不少处于下层的人士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

  论教育目的

  孔子主张行“仁政”,认为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具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并且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行“仁政”。因此,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儒,这种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最高尚的道德就是“中庸之道”,所以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意思是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尚的道德了。君子就应该懂得“中庸之道”,而且懂得什么是仁。

  所谓“仁”就是“克已复礼” ,也就是能够用礼来约束自己,就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仁”也就是“爱人” 有一次子贡问他:“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他假若有人能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孔子说,如果能那样,就不仅是仁道而且是圣德了,连尧舜那样的圣人都难以做到。那“仁”是什么呢?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也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前的事情一步步地去做,就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由此可见,孔子讲仁并不是讲些空道理,而是讲要去做能够实际做到的、身体力行的好事。他理想中的君子是有道德修养,又有治国能力的人。

  回答子贡怎样才可以叫做“士”时,他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也就是说能够用羞恶之心来约束自己,出使外国能够完成任务,这才能够称作士。孔子既然对君子的要求很高,他认为要能成为君子就必须是热爱学习的人,所以他提出的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说去作官的人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学习成绩优秀了,那才能去做官。他把做官和学习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去做官,要想把官做好也必须学习,尽管这句话后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孔子主张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重视学习,这和他的理想是一致的。

  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就是说孔子认为如果由他去选择人材,他主张用先学了礼乐知识的人,而不用做了官才去学习的人。他这种重视用学习过的人去做国家官吏的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尽管在封建时代这种理想很难实现,但对我们古代的吏治也曾起过积极作用。

  论教育内容

  孔子基于自己的教育的目的提出了他的教育内容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学以四教:文、行、忠、信。” 也就是说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对人忠和讲究信用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他最重视的还是道德修养,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新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认为首先要学习礼,“不学礼无以立” ,意思是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他还重视学诗,认为“不学诗,无以言” ,认为“诗何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利于实现他的教育目的,而且他的教育内容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特别重视教学生实践,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去理解道理,并提高工作能力,确实具有重视实践的思想。

  更可贵的是孔子不讲鬼神迷信,“子不语:怪、力、乱、神。” 尽管在孔子的时代宗教迷信思想在人们中间很流行,统治阶级也利用迷信来为其统治服务,而孔子却不讲迷信,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孔子这种思想对于我国历史上的一直没有形成政(政治)教(宗教)合一的国家政体,确实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消极方面。

  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教学经验非常丰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直到今天,孔子的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还都是适用的,值得我们借鉴。

  1.乐学与立志。《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要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乐意学习,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他又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乐于学习的重要。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还对别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从这些议论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首先要让学生“乐学”。

  但孔子并不停留在“乐学”上,他认为学生的成败与立志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学习必须有恒,必须立志于学,才能使学习坚持下去,因为学习毕竟不是游戏,而是一种需要十分努力的劳动,所以他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学习有了要求,才能学到知识,他认为学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意思是你立志下了决心,就能前进,否则就会功亏一篑,一事无成。他甚至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立志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成。在《论语》中还有许多地方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立志的意义,都说明孔子重视立志,认为不立志,没有恒心是不能学习好的,甚至会一事无成。

  孔子重视使学生乐学和立志,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乐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鼓励他们自觉地努力学习。孔子不仅提出立志的要求,也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讨论立志,鼓励学生立志。

  2.重视学和思。《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重视学习的言行,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说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但他不主张死读书,他认为只学习不动脑子思考是没用的,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又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早:‘非也,予一以贯之’。” 吾道一以贯之。” 就是说他通过思考,形成自己一个基本的观点,做到融会贯通,重视学和思,并且认为应该正确对待学和思,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不动脑子去思考,就会什么也学不会,但如果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不解。说明孔子不仅重视学习,而且也重视思考。

  更可贵的是他已经认识到学和思的正确关系,孔子的学生子夏表达了孔子这一思想,他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坚持自己的志趣,诚恳的发自内心并且认真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这段话今天看来,还是有道理的,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对于提高学习质量,是很重要的。子夏所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强调学习的重要,也是很有道理的。

  3.重视观察与实践。孔子十分重视学习的方法,他认为要了解人和事物,都必须注意进行观察。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意思是说考察他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所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审度他的心情,要干什么?不要干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蔽得了呢?这是考察一个人的方法,但如果用来作为学习的方法,同样是适用的,这种方法也可能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观察法了。

  孔子还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段话是说对于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些什么?而且还要考察他的行为,为了了解一个人,这种态度是正确的,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人们的学习,而且已经成为一句成语,为人们所用。重视观察,重视调查研究是孔子的重要学习方法,如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又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他认为:“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这种态度和方法无疑是正确的。

  孔子还十分重视身体力行,如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这说明孔子强调言语忠诚,行为忠实严肃的重要意义,他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以上所引的话,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强调君子要言行一致,要说出来就必须做到,否则就不要说,不仅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给人以示范,要求合乎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求君子去做事实,要通过实践去教育别人,也要通过实践去学习。

  孔子还反对言过其实,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更反对大言不惭,因为那样实行起来一定很难做到,所以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就是这个意思。

  4.强调学以致用。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诗读得很多,很熟,让他从政,却不会办事,让他出国办外交,又不会独立地从事谈判,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其中很多人都有专长,通过学习都能出仕为官,并能把学过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而且很有能力,这都说明孔子学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5.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子绝 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思是学习不凭空揣测,不全盘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孔子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意思是说他不是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而是多听,选择其中合理的部分接受,多看,并且把它记下来,这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知。孔子的原意实际上是说“生而知之”的人是没有的,“不知而作”是不应该的,正确的学习态度还是应该努力学习,只有学而后知才是真实的,多闻择善而从,多见而识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观点,今天也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孔子学无常师,主张向一切人学习,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思想,孔子所以能成为当时博学多识,道德高尚的人,与他这种学习态度是分不开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共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意思是自己有能力,却向比我能力差的人去请教,自己知识丰富却向比我知识差的人去求教,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有知识却像没有知识。这种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是十分可贵的。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一般,只有一种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能够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才能成为治国的人才。孔子主张“每事问” ,不懂就问,他确实做到了虚心向一切人学习,因此他才可能成为当时博学多识的大学者,被人尊称为“圣人”。他的这种学习精神,今天也是值得提倡的。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说要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够通过思考,有新的发现和体会,能够有创造性的人,才可以做老师。实际上他也说出了创造性学习的要求。

  特别宝贵的是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他认为实事求是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6.以身作则。孔子认为言教不如身教,他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前面我们已经做过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7.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论语》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学生关系非常融洽,师生感情很深,这也是他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对学生“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他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他说“当仁,不让于师。” 他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意思是说他对学生十分坦率。他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这是他尊重学生的根据。“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 而学生对孔子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8.教学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 “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教,使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整理/宋睿)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