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祭孔乐舞:来自东方的诉说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杨义堂 2016-09-22 14:35

  祭孔乐舞的由来

  祭孔乐舞的历史比祭孔还要长。黄帝时期,产生了古代最早的礼仪性乐舞《云门大卷》。唐尧时期,创作了乐舞《大章》。舜帝为了用音乐教化人民,创作了乐舞《大韶》。以竹箫、石罄为主要伴奏乐器,又名《箫韶》。夏禹时期,创作了乐舞《大夏》。商汤创作乐舞《大镬》。周武王亲自创作了《大武》。

  西周初年,为了巩固新的统治秩序,周公旦“制礼作乐”, 他将周代以前各代的代表性乐舞整理增删,成了六代乐舞,形成了一整套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礼乐制度。乐舞集诗、乐、舞于一体,舞诗有教化内容,舞队有象征意义,八音乐器和大型的演奏乐队,那时候都有了。此外,还有了较为复杂的音律,六代乐舞被称为先王之乐和宫廷雅乐。西周初年制定的雅乐体系,是中国音乐舞蹈的高峰,是乐舞文化进入成熟期的里程碑。

  由于春秋初年周平王迁都、诸侯征战,西周雅乐“礼崩乐坏”,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六代舞只剩下《大韶》、《大武》了。 孔子对《大韶》、《大武》进行评价:“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隋书》等史书中记载了《韶乐》流传的历史:“秦始皇灭齐,得齐《韶》乐;汉高祖灭秦,《韶》传于汉,汉高祖改名《文始》。”秦汉时期均把《韶》定为祭祀之乐。

  曹魏时期,魏文帝曹丕命《文始》复称《大韶》。至南朝梁武帝,自定郊庙祭祀乐,以《大韶》名《大观》。《韶》乐虽改换名称,但仍居于帝王用乐之列,在祭天、祭祖和祭孔时表演的都是《韶乐》。

  南朝齐武帝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对于释奠孔子有这样的记载:“今金石已备,宜设轩悬之乐,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这是历史上祭孔时乐舞并用的开始。

  北魏孝文帝在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献礼”的项目,三献礼即初献、亚献、终献。隋文帝杨坚创制了释奠孔子的专用乐章。唐代制定的《贞观礼》和《大唐开元礼》,在继承传统乐舞制度的基础上,释典礼乐形成了《十二和》乐制和文舞、武舞,祭孔乐舞趋于成熟。宋朝反对武力夺天下,祭孔取消武舞,仅用文舞。明孝宗弘治十七年,祭孔由六佾舞上升为八佾舞,盛放祭品的笾豆的数目与天子等同,从此释奠礼无比尊崇的规格即正式确立。

  清朝顺治帝议定,祭天地、太庙、社稷、孔子都用《中和韶乐》,康熙帝五十二年,考定坛、庙、宫殿乐器。乾隆时又加修改。凡大朝会、大祭祀皆在月台奏此乐。根据《钦定大清通礼》和《钦定大清会典》记载,包括祭孔在内的祭祀专用乐舞,即为《中和韶乐》。清代将祭孔乐舞冠名为《中和韶乐》,既说明她源自《韶乐》,又切合了中和的意境。

  祭孔乐舞解读

  祭孔大典有六大程序即:迎神礼、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撤馔礼、送神礼等,这六部分都有乐章与歌词,在举行三献礼的时候则开始跳八佾舞。祭孔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其文雅的歌词、古朴的舞步、平和的曲调,展示了古代雅乐歌舞乐一体的传统艺术特色,昭示着儒家文化礼乐教化的精髓。

  让我们先诵读一下祭孔乐舞的歌词,内容大都是颂扬先师的功德,四字一句,具有诗经神韵。每逢改朝换代之后,都要制礼作乐,以显圣明,他们因旧声,填新词,所改造的都是歌词这一部分。

  “通吴表圣,问老探真。三千弟子,五百贤人。”这是唐朝制定的祭孔乐章第一章《迎神》部分的唱词。

  “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 ”这是明朝祭孔乐章的唱诗。

  “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这是清朝祭孔乐章的唱诗。歌生们手持着笏板,高声吟唱,四字一句,古朴典雅,与《诗经》的雅、颂部分如出一辙。

  再听听她的音乐,是八音齐奏,中和雅致。祭祀典礼所用八音古乐包括金、石、土、木、革、丝、竹、匏,共8类105件乐器。其中编钟、编磬作为“金石乐”,是古代宫廷雅乐的标志和代表。在曲阜孔庙的前面,有一块牌坊,上面写着“金声玉振”四个大字,赞扬孔子的思想就象编钟、编磬的奏鸣,高雅纯正,绵绵不绝。

  祭孔音乐的演奏有一定的程序、要依指挥器麾来统一乐音。麾是一根朱竿的龙杖,麾上绣有金色升降龙和五色彩云。祭祀时,麾举则乐奏,麾降则乐止。起舞用节来指挥,左边配有古代的鼓击乐器杵。听举麾唱毕,击杵三声,起乐。右边配有敔,形状如趴着的老虎,每奏一曲之终,听悬鼓响毕,即用竹质的刷子横扫敔背的龃龆处三次,祭孔音乐随之停止。

  在各种鼓乐中,楹鼓为全乐之纲首,每奏一句,以槌击之,应鼓应之,鞉鼓尾之,楹鼓设于门外,有东西之分。祭祀时,文武百官初到,要先击贲鼓(也称大鼓)三百六十声,以配镛钟。

  吹奏乐器时,陶制的埙和竹制的箎(chi)两种乐器合奏起来,声音柔和优美;洞萧的发音清幽,龙笛的音色清脆;排箫等笙簧乐器能奏和音,排箫亦称凤箫,有十六支音管,律名与编钟相同。这些乐器合奏起来,幽雅柔和;拨弦乐器有古琴,七根琴弦,音域较宽,音色变化丰富,是古代著名的伴奏乐器。

  上个世纪40年代,有一位叫江文也的音乐家曾经将祭孔乐舞改编成大型交响乐,他对祭孔乐舞有一种独到的体验,他说,孔庙大成乐平稳肃穆,行迈迟迟,没有起伏,对听惯现代音乐的耳朵而言,这样的乐风真是烦人。然而孔庙音乐呈现的是一种独特的美感境界,这是没有欢乐,没有悲伤,只有像东方的诉说。这音乐好像不知在何处,也许是在宇宙的某一角落,它关注的焦点在天人边界及灵魂深处。此时,大音希声,五音俱备。它的构造虽然简朴,却蕴含最缜密的能量。祭孔乐舞中体现出来的这一美学思想源头非常符合儒家的和合思想,《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大乐与天地同和”。

  最后,再看看她的舞蹈,是谦逊礼让,立德立容。佾舞又有文、武之分。跳“文舞”的舞者,手持龠(yue)翟(di),象征文德。跳“武舞”的舞者手持干戈,象征武功。 在跳佾舞时,佾舞生前方有二人持节,称为“节生”。其作用为发号施令。站在露台东西两侧被称为“东节”、“西节”。当东节下令“起舞”时,佾舞生配合诗乐的节奏起舞,当西节下令“舞止”时,则恢复肃立姿态。预备姿势为双手在胸前相交,合成“十”字形。一个舞蹈造型,代表一个字。歌生唱一个字,乐生奏一个韵,舞生跳一个动作。舞姿刚劲舒展,具有汉雕之美。每一献艺礼有三十二个舞姿,三献礼共有九十六个舞姿。 身躯动作为正面、鞠身、侧面、回身、直身。手势有起手、垂手、出手、拱手、挽手。步子有进步、退步。屈身出手下伸为“授”,再屈身出手上举为“接”,拱手后退为“辞”,拱手向左右为“让”,低首屈身拱手为“谦”,出手两肘拱手齐心为“揖”,低首屈身至地为“拜”,屈膝至地为“跽”,点首为“叩头”,看哪,这竟然是一套中华古代礼仪的规范动作!古代贵族学习了《文舞》、《武舞》,就可以容貌端庄,进退得当,彬彬有礼。正如荀子《乐论》所说:“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

  (源资料/杨义堂 整理/宋睿)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