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释典礼的演变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彭庆涛 2016-09-22 10:09
释奠原为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早在商周之时,我国就已有官学的设置,周代礼制分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设于都城,称做辟雍和泮宫;乡学设于地方,称为庠、序。周代的官学中,就有释奠先圣先师的礼仪,《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周礼中的祀典,有释奠、释菜、释币和上香等名目。释奠是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而没有尸(尸是古代祭祀亡魂时扮演死者的人,以死者生前服饰、相貌装扮);释菜是以菜蔬设祭,为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的仪节;释币即有事之前的告祭,以币(或帛)奠享,不是常行固定的礼仪;上香是最简单的祭祀程序,也是古代庠、序每天举行的祭典仪式。释奠、释菜礼,最初只是入学的一项仪式,先圣先师到底是哪些人,也没有具体的确指。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过阙里以太牢祀孔子,当时还只是将孔子当做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来纪念。汉武帝以后,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一跃而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师也就由儒者担任了。至东汉时,孔子被称为“先师”,后又被尊为“先圣”,成了帝王尊崇膜拜的对象。古代人认为,不仅君主是接受天命而立,师也是天之所命。邵雍《观物篇》道圣人,“能以一心观万心,以一身观万身,以一物观万物,以一世观万世”。又谓其“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因此,先师也享受如同神灵一样的祭祀。
唐代以后,天下的孔庙都是由朝廷自上至下推动而建立的,各地孔庙则入国家系统,成为官庙一体机构。既为官庙,其祀典便由国家举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定孔庙祀典:国学,天子视学亲为释奠外,另将遣官行礼;州县以守令主祭。历代孔庙配享、从祀诸儒的遴选均是出自朝臣之廷议,决诸皇帝之钦定。
可以说,孔庙祭祀操纵于国家,其目的在于厉行教化。祀孔表明,国家厉行教化的根本内涵就是孔子之道,它由孔孟以至程朱,一脉相承,追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想化的礼制秩序。礼仪的差序格局对应了现实政治中心的等级秩序,突出“君尊臣卑”,从而使皇帝“知为皇帝之贵”,使群臣、百姓各有等差,在等级秩序中各安其分,由此便可以形成有序的社会。这样的政治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历代统治者以礼乐为治的根本原因莫过于此。
孔子之教因而也被称做“礼教”,崇祀孔子也就是推崇“礼教”。正如明人程徐所说:“……发挥三纲五常之道,载之于经,仪范百王,师表万世,使世愈降而人极不坠者,孔子力也。孔子以道设教,天下祀之,非祀其人,祀其教也,祀其道也。”(《明史》卷一百三十九)
曲阜孔庙的祭祀典礼名目繁多,规格不一,仪式内容也不相同。从参加祭祀的人员分,有家祭、官祭两类;从祭祀种类分,有丁祭、行香、祭告、时享、祫祭、遣官致祭、遣官祭告、释奠、释菜、荐新。
丁祭,系释奠中的一种祭礼,每季仲月丁日举行。释奠安排在丁日,始于隋文帝初年,命国子寺每年以四仲月(旧历二、五、八、十一月)上丁日释奠于先圣先师。
行香,每月望日举行。清代以前设供品,至清代取消供品,只上香行礼,由衍圣公率属官、族人在大成殿、启圣祠、崇圣祠行礼。
祭告,属于不定时举行的祭祀。孔氏家族中遇有重大事情,事先选定吉日,告于家庙,礼仪则不固定。
时享,本是宗庙四时祭祀的祭典。曲阜阙里孔庙也有孔氏家庙性质,所以每年四孟月(旧历一、四、七、十月)上戊日(第一个戊日)在家庙行礼。由衍圣公主献,族人随班。
祫祭,原只在天子诸侯丧事后举行,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祫祭,后成为定期祭。何时行礼无明文记载,通常三年举行一次。曲阜阙里孔庙则是每年腊月初一日在家庙祫祭,由衍圣公率族人行礼。
遣官致祭,即皇帝派遣官员为代表祭祀先圣先贤,一般是派遣官员到京师国子监致祭,有时也遣官到曲阜阙里孔庙致祭。遣官到曲阜致祭,始于东汉建武五年(29年),光武帝刘秀过阙里,遣大司空宋弘致祭。北魏皇兴二年(468年),献文帝派中书令高允到曲阜,以太牢祀孔子。唐、宋、金三朝很少遣官致祭,元末惠宗遣官致祭最为频繁,每隔几年即进行一次。明清两代遣官致祭很少。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因孔庙遭遇火灾时曾派官慰祭。
遣官祭告,即皇帝因有大事而派人祭告。遣官祭告曲阜阙里孔庙始于唐代。乾封元年(666年),因追赠孔子为太师,维修曲阜孔庙,免孔子嫡系子孙赋役事,派遣司稼卿扶余隆祭告。元代,凡皇帝登基,改变孔庙祀典、维修孔庙建筑均遣官祭告。明、清因之,而清代祭告更为繁杂,平叛获胜、祈求丰年、皇太后及皇帝逢十大寿、皇帝及太后升配礼成、皇帝登基逢十大庆、皇帝南巡、追封孔子五代先人为王,甚至立国储、立正宫、孔庙大成殿上梁时出现祥云等,都派官祭告。仅乾隆一朝,遣官祭告就达十六次之多。
释奠,原为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后发展为程序严谨、烦琐、充满着虔诚的典礼仪式。释奠是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一种,阙里孔庙汉代时长孙四时祭祀,而官方祭祀一年只有两次,“春秋飨礼,财出王家钱,给犬酒直。”(东汉《乙瑛碑》)晋泰始三年(267年)命鲁国四时备三牲奉祀,至清代仍于每年四仲月举行。
阙里孔庙举行释奠礼,除皇帝亲自致祭或遣官致祭外,例有衍圣公主祭孔子、四配,属官分祭十二哲、先贤、先儒、启圣祠、崇圣祠、寝殿、宗庙等。
释菜,古代凡新入学就读者均需行释菜礼,以芹藻之类祭祀先师,不用牲牢币帛,是一种从简的祭礼。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始命国子监每月朔日行礼。清代时,释菜仅有菜、枣、栗三种祭品,各置豆内,祭祀时上献爵,每月朔日举行。阙里孔庙在大成殿、启圣祠、崇圣祠行礼,由衍圣公主献,公府属官、四氏学师生及孔氏族人随班。
荐新,是用新熟的五谷或别的新食物祭祀祖先。阙里孔庙于每年农历二月的花朝日、三月的寒食日、五月端阳日、六月初伏日、八月中秋日、九月重阳日、十一月长至日、十二月腊日举行,由衍圣公率领族人荐新于庙寝。
唐代之前,孔子祀典动摇不定。如汉代,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配享;晋、宋、梁、陈及隋,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武德二年(619年),于国学立周公、孔子庙。七年(624年),唐高祖行释奠礼,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享。贞观二年(628年),房玄龄等建议,停祀周公,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享。但贞观之制未久行,至唐高宗永徽年间又复为武德旧制。至显庆二年(657年),太尉长孙无忌等奏:“成王年幼,周公践极,制礼作乐,功比帝王……合同王者祀之,儒官就享,实乃贬其功。仲尼生衰周之末,拯文丧之弊,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弘圣教于六经,阐儒风于千世,故孟轲称生民以来一人而已。”(秦惠《五礼通考》卷一百一十七《祭先圣先师》)最后别祀周公,使之配享武王;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享。孔子祀典从此独立,再无动摇。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王者冕服,南面而坐,十哲东西侍列,孔子祀典升为中祀。宋朝文治兴盛,孔子祀典又视前朝有加。真宗加谥“元圣文宣王”,不久改为“至圣文宣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孔子用天子冕,增为十二旒。元大德十年(1306年)再加封,曰:“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以太牢。”(王圻《续文献通考?学校》)名号加“大成”,祭祀仪物由少牢升格为太牢。
随着历史的演进,孔子祀典不断提高,孔子地位不断凸显。其中原因为明宪宗一语道破,他说:“自孔子后,有天下者无虑十余代,其君虽有贤愚之不同,孰不赖孔子之道以为治?其尊崇之礼愈久而愈彰,愈远而愈盛。”(阙里孔庙《重修孔子庙碑》)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