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州府文庙国学系列活动(之一)
来源:作者: 2017-05-17 13:54
4月30日,在阳光明煦,和风习习中,汾州府文庙迎来了宁波天一国学馆李忠军馆长和一群来自汾阳和孝义的国学爱好者。
国学教育,并不是仅仅局限于经典诗文的诵读上,而是站在“童蒙养正、立德树人”的角度,古为今用,将国学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普适价值观和人类发展趋势相契合,将国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相融合,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相结合,让学生在“铭言、知理”的基础上不断“塑形、矫行”,并以此培养“尚雅崇信,笃行创新,既具浓郁民族情怀的,又具国际视野”的现代的新一代人。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方面的内容。礼仪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国学教育从娃娃抓起,是非常重要的,符合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理念,也可以奠定孩子们长大后好好做人、好好做事的基础。一个人,不但要具备最起码的生存本领和相应技能,更要有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人类社会文明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现在的人看待经典有时候显得过于肤浅,以为国学教育就是让人变得中规中矩,其实那只是表象。实际上在讲规矩、求知的基础上,传统教育也鼓励每个人去发明对人类有益的科技成果。古代有那么多对现在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创造发明,而当时的人们所接受的即是现在所说的“君子”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是抹灭人灵性的教育,而是让人形成正确的思想。
“孝”是对长辈的,比如对父母;“悌”是对兄弟。中国古代历代先人都很注重宗族教育,这样有利于宗族的发展和稳定。如果各个宗族不和,国家也会出现混乱局面,小家会影响大家,所以特别强调对父母长辈以孝为先,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在宗族内部彼此仁爱。现代社会兄弟姐妹少了,家庭中以父母子女的关系为主,孝道相对悌道变得更为重要与突出。“悌道”主要的延伸对象是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等,像爱父母爱兄弟姐妹一样爱周围的人,这样有利于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传统文化国学教育不是教你圆滑世故,也不是刻意强调尊卑,而是让你在一个有序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多顾及他人的感受,处理好人际关系,掌握一种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比较舒服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现代社会里,现代职场中,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的年轻人缺少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品悟国学经典,传承国学精髓,也是我们神圣的职责。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