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平:西学汉籍文献研究初论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24-12-02 17:40
西学汉籍概念辩说
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中有两次外来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用古代的“西洋”这个词来说,有两次西洋文明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次是来自印度的佛教的传入,古代中国把印度作为“西洋”。无论是《大唐西域记》还是《西洋番国志》《西洋朝贡典录校注》都是记录的中国与西部世界的关系。一次是晚明以来的欧洲基督教的传入。这是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最初相遇。从时间上说大体是晚明崇祯朝到清顺、康、雍、乾时期,时间可以从沙勿略入华到乾隆去世,即1552-1798年。黄宗羲用“天崩地解”来形容这一时期的早期阶段,所言极是。这一时段,国内明清鼎革,历经满汉政权转化与文化巨变,康乾盛世形成,世界范围正经历从15世纪末期的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西方文化与体制在全球的扩张。文化相遇与冲突以多重形式展开。其影响波及今日之世界。
耶稣会入华,由此,拉开了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在文化与精神上真正相遇。著名汉学家许理和认为,17至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一段最令人陶醉的时期:这是中国和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高层知识界的第一次接触和对话。”美国汉学家孟德卫(David Mungello)将这一时期称为中西文明伟大相遇的时期。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
“明末有一场大公案,为中国学术史上应该大笔特书者,曰欧洲历算学之输入。现实,马丁路德既创新教,罗马旧教在欧洲大寿打击。於是有所为‘耶稣会’者其想从旧教内部改革振作,他们的计划是传教海外,中国及美洲实为其最主要之目的。於是利玛窦、庞迪我、熊三拔、龙华民、邓玉涵、阳玛诺、罗雅谷、艾儒略、汤若望等,自万历末年至天启、崇祯间,先后进入中国。……天启、崇祯两朝十几年间,狠拿这件事当一件大事。经屡次辩争,卒以徐文定、李凉庵领其事,而请利庞熊诸客卿共同参预,卒完成历法改革之业。此外中外学者合译之《几何原本》,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无庸我再为赞叹了。其余《天学初函》、《崇祯历书》中几十部书,都是我国历算界狠丰厚的遗产。又《辩学》一编,为西洋伦理学输入之鼻祖。又徐文定之《农政全书》六十卷、熊三拔之《泰西水法》六卷,实农学界空前之著作。我们只要肯把当时那班人的著译书目一翻,便可以想见他们对于新知识之传播如何的努力;只要肯把那时候的代表作-如《几何原本》之类择一两部细读一遍,便可知他们对于学问如何的忠实。要言之,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便是第二次。中间元代时和阿拉伯文化有接触,但影响不大。在这种新环境之下,学界空气,当然变换。此后清朝一代学者,对于历算都有兴味,而且最喜欢谈经世致用之学,大概受利徐诸人影响不小。”
嵇文甫在《晚明思想史论》对那个时代有一个很生动的描写:“晚明时代,是一个动荡时代, 是一个斑驳陆离的过渡时代.照耀着这个时代的,不是一轮赫然当空的太阳, 而是许多道光彩纷披的明霞。你尽可以说它‘杂’,却绝不能说它‘庸’尽可以说它‘嚣张’却决不能说它‘死板’尽可以说它是‘乱世之音’,却决不能说它是‘衰世之音’。它把一个旧时代送终,却又使一个新时代开始.它在超现实主义的云雾中,透露出现实主义的曙光。”晚明之“杂”就在于“西学”开始进入中国,中国文化面临一个完全陌生的对话者,中国文化开始首次在精神层面和西方文化相遇。
对中国来说,在其几千年的文献学史中首次出现一种新形态的文献形态——西学汉籍。
如何概括晚明以来由来华传教士所写的介绍西方文化的各类著作,其中也包括中国信教文人的著述,以及由这些著作所延伸出来的相关文献,学术界各有表述。
首先用“西学”来定义这批文献的知识性质,学术界并无多大分歧。因为来华耶稣会士们的系列著作已经点名明了这一点,艾儒略所撰写的《西学凡》、高一志的《齐家西学》、《修身西学》、《西学治平》都表述的十分清楚。明末清初“西学”的概念是清楚的。明末的汉文文献中谈到这类文献时有不同的表述。“在明末,‘西学’概念的真正提出和公开传播,特别是作为一种传教士自塑宗教形象的命名行为,大体肇始于1610年中后期至1620年代初期。”同时,从晚明以来中国文人也将这批文献代表的知识称为“西洋之学”、“西方之学”或者“远西学”、“西人之学”。当然也有将其称为“天学”,李之藻的《天学初函》为代表,李祖白的《天学传概》、白晋的《天学本义》也是这样表述。但总的将其称为“西学”没有争议。荷兰已故汉学家许理和(Erik Zürcher,1928—2008)认为来华耶稣会与中国的追随者和反对者“一起形成了一种被称为‘西学’的复合学问,这一学问包括西方起源的一切思想概念;神学、道德、科学、技术的和艺术的思想观念”。梁启超对此做了经典论述:“‘西学’名目,实自耶稣会人来所创始。其所谓‘西学’者,除测算天文,测绘地图外,最重要者便是制造火炮。阳玛诺、毕方济等之见重于明末,南怀仁、徐日升等见重于清初,大半如此。”晚清后,西学概念已经被广泛使用,这已经是学界之共识。
有的学者将这批文献的呈现形态用“汉书”来表述。他们认为:
明末清初在中国,“西学”一词构成了耶稣会士们把西方学术著作译成汉文时普遍使用的学术词汇。当时与后世的中国学者或者东亚学者,无论是支持者和同情者,还是怀疑和反对者,都在汉文文献的撰写中直接沿用了这一用语,将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学问称为“西学”。今天我们也用该词来泛指16-19世纪通过西方传教士介绍给中国的西方学术、西方知识或者西方知识体系。构成反映这一部分内容的文献,可以统称为“汉文西书” 。
这段表述的前一部分我是完全赞成的,但最后将这批文献统称“汉文西书”,这个定义尚不能全面概括这类文献的特点,一是在文献呈现形式上并非全部是以“书”的形式出现,其中含有大量手稿、奏疏、舆图、绘画等多种形式。二是,在梵蒂冈图书馆还藏有各类手抄本的词典,数量之大令人吃惊,这些均是多种语言构成的文献,即便是汉外对照词典,称作是“汉文”也不妥。三是从文献内容上不仅有大量向中国介绍西方的学术和知识的内容,也有传教士用中文写作,研读中国文化的文献,例如白晋的汉文《易经》手稿。同样,有相当多的批评天主教的历史文献,如《破邪集》;还有些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在自己的著作中讨论西学,如方以智的《东西均考》。简单将其定义为“汉语天主教文献”过于狭小,因为其内容已经大大超出单纯的天主教范围,尽管天主教文献是其重要部分。关键在这批文献并不是当代的“书”而是属于“古籍”范围的文献。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其学术内容,还是从其呈现形态,用“西学汉籍”来概括这类文献较为稳妥。对这批文献的认知只有在系统翻阅了藏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梵蒂冈图书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这批文献文献后,才会深深感受到这一点。仅仅用“汉文西书”来概括是远远不够的。这里仅举罗明坚留下的两份文献为列,说明明清之际西学文献在形态上的多样性。罗明坚的第一部作品是《葡华词典》,这是一部手稿,完全谈不上“书”。罗明坚带回欧洲的《致大明皇帝书》是一个硕大的木版,文字刻在木板上面,这份文献的形态是刻版,这自然也谈不上是“书”。
“汉籍”这个概念应是用汉字书写的古代文献统称,汉籍的形态既包括刻本,也包括稿本、抄本文献。我们常说的“写本”,广义讲就是是指非经雕版印刷而由手写成书的本子,其中包括抄本、稿本。早在汉唐时代,就出现了一种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有关政治情报的“邸抄”,这也是汉籍文献的一种类型。“有不少名著,开始靠抄本流传,后来才付梓。如谈迁的《国榷》,三百多年一直是抄本辗转传抄,直至解放后才成为印刷品。”这样的例子很多,明代的《永乐大典》和清代的《四库全书》均为写本,这两部大书自成书以来就没有付梓,没有印本。显然,《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属于汉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甲骨文的发现和敦煌文献的发现是中国历史学的大事,也是中国文献的大事,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汉字,抄写在绢帛上的汉字同样属于“汉籍”的范围。“汉籍”目前学术界已经不再将其仅仅理解为中国士人在历史上的出版物,凡是用汉文书写的历史文献都可称为汉籍,包括外国人,例如日本人、韩国人等。
因此,鉴于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用汉字书写所呈现形态的多样性,将这批西学文献称为“西学汉籍”更为稳妥。这个概念确定后,我们才能将藏在欧洲各大图书馆中的数量众多的汉字书写的稿本、抄本、双语词典都纳入到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范围。
西学汉籍包括哪些内容呢?笔者认为,以下五种文献构成了明清之际西学汉籍的主体:
第一类是传教士所写的汉文文献。无论是关于宗教的著作,如《天主实义》《七克》等,还是关于科学的著作,如《几何原本》,均属此类。此外还包括舆图、词典等多种形态,如《坤舆全图》《葡华词典》等。这一类文献或以刊本形态、或以稿本、抄本形态呈现。如藏在梵蒂冈图书馆、罗马耶稣会档案馆等处的传教士各种稿本、抄本和散页。
第二种是信教儒生所写的著作,如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杨廷筠《天释明辨》、《代疑篇》等,自然也有刻本文献和抄本、稿本文献。
这两部分构成明清之际西学汉籍的主体,因为著述者均为天主教徒,无论是传教士还是中国信徒。因而,也可以将两类文献称为中国天主教史文献。但长期以来将这批文献仅仅作为天主教史文献是不妥的,尽管天主教史文献是这批文献的主干,但这样概括过于狭窄,无法概括这一时期的这类文献内容,例如天算历学书籍等。
第三类是一般对西学感兴趣的文人、儒生所写,如晚明的理学家章潢、熊明遇,乃至象李卓吾等一大批文人所写的关于利玛窦及其西学的述论、诗柬、杂纂等等。这类文献和第二类文献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护教性质,因而,不能将这批文献称为中国天主教史文献,而只能以民间对西学的认知和接受的西学汉籍相称。
第四类是公牍与碑传。来华传教士从晚明后进入记中,留下一批关于西学的文献。尤其是从汤若望进入钦天监后到康熙年间,这类文献数量不少。如罗明坚带回欧洲的《致大明皇帝书》,利玛窦的《贡献方物疏》,杨廷筠《绝徼同文纪》中的《礼部为明历法一本》《礼科为订正历法一本》《礼部为给地收葬一本》《南昌府案牍》《钦敕葬地碑文》《礼部给文看守执照》《顺天府给文看守执照》,又如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关于西学与传教士的诸多公牍文书。
第五类是批评西学的文献,如《圣教破邪集》、杨光先的《辟邪论》等。这一部分虽然是批驳西学,但在文献中同样包含不少西学内容,忽略这部分文献,将无法全面理解明清之际的西学汉籍。
梵蒂冈图书馆所藏西学汉籍研究
梵蒂冈教皇图书馆(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位于梵蒂冈境内,是梵蒂冈的国家图书馆。梵蒂冈图书馆本质上是罗马教宗的私人图书馆,它汇集了有史以來人类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宝藏。历史上的宗座图书馆可追溯到教会建立初期教宗专用的学习室和藏书室。梵蒂冈图书馆的奠基人是教宗尼古拉五世(Nicolas V,1447-1455),他也是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此时,图书馆开始建立了分类和目录的编制,有了拉丁文书库、希腊文书库、手写本书库和教皇书库。
西克斯图四世(Sixte IV,1471-1484)担任教宗时期,梵蒂冈图书馆成为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到利奥十世(Leo X,1475-1523)时,作为文艺复兴一部分的梵蒂冈图书馆达到了它的巅峰,以后,图书馆被关闭不再对外开放,直到1890年才重新对公众开放。
16世纪后图书馆收入了许多著名的藏书。“1600年古文物收藏家弗维奥·奥西尼遗赠给图书馆的413册手写本;1622年收购了帕拉蒂纳书库,其中拉丁文手写本2027册,希腊文手写本432册;1658年教皇亚历山大七世购进乌尔比诺侯爵书库,包括拉丁文和意大利文手写本1767册,希腊文手写本165册,东方手写本128册;1690年教皇亚历山大八世向隐居在罗马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购买的书库,计手写本2000余册。随着图书的不断增加,馆舍也一次次扩建,十八世纪马克威斯·卡波尼把他的288册手写本遗赠给梵蒂冈图书馆;1748年该馆又购进了奥托比尼的手写本,共拉丁文3349册,希腊文473册。”
从教皇利奥十三世(Leo XIII,1810-1903)开始,经过历代教宗的努力,梵蒂冈图书馆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上著名的现代化的图书馆。今天的梵蒂冈图书馆是一个拥有“总计藏有82000 种不同文字的写本,100000 万个存档单元的档案资料, 1600000 本纸质书(包括 8700 部摇篮本书),400000 枚硬币和勋章,100000 张版画、绘画和印版及浮雕作品以及 150000 张照片,保存着从基督纪元最初数世纪至今的人类历史和思想、艺术和文学、数学与科学、法律与医学领域的大量文献资料,涵括从远东到哥伦比亚之前的美洲西部等地区的多种语言和文化,以及具有较高价值的人文背景资料”。
梵蒂冈图书馆无疑是西方各类图书馆中最具有特色的图书馆之一,因为它“有一段长达五百年的建馆的历史:在西方的大图书馆中或许是最悠久的一段历史”。
梵蒂冈图书馆的中文藏书,由于来源多种多样,从而使藏书的类型十分复杂。收藏最多的自然是刻本,这些刻本书籍大多是国内天主教的的各个教堂刻印发行的,像柏应理带回的文献大多是较好的刻本。除了教会系统的刻印本外,也有官刻本,像《崇祯历书》等天算之学的书籍大多是官府所刻。
梵蒂冈图书馆中文藏书的另一大特点是稿本与散页居多。前者主要是白晋等耶稣会士在宫中研修《易经》留下的一批稿本以及一些信教文人所写的护教论辩性稿本,后者则是傅圣泽、康和子等返回欧洲后所带回的在宫中生活期间的关于传教士相关活动的散页。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中文与法文或者其他欧洲语言混杂在一起的稿本、笔记等。自然,几十种汉外双语词典是梵蒂冈图书馆明清之际西学汉籍的镇馆之宝。这些在第一章的研究中已经初步涉及,有些则会在后面专题篇中进行专门研究。本章主要对梵蒂冈图书馆所藏中文文献的“稀见刻本”、“稀见稿本”与“稀见散页”三个类型的文献加以研究,以使我们认识到明清之际西学汉籍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来华的耶稣会士由于各种原因,时有从中国返回欧洲者,将他们所出版的中文书籍带回欧洲,成为他们的返回罗马的重要任务之一。梵蒂冈图书馆东方部负责人余东在编制《梵蒂冈图书馆藏早期传教士中文文献目录(十六至十八世纪)》时,对梵蒂冈图书馆的中文馆藏来源做了说明,她在前言中说:
根据增添的不同文献,与中国传教事业有关的大部分文献都保存在手稿部 “Barberini Oriente”、“Borg.cin.”、“Vaticano Estremo Oriente”,以及印刷部的“Raccolta Generale Oriente”。
“Barberini Oriente”档案来自Barberini图书馆,1902年被梵蒂冈图书馆购置。它保存了很多珍稀书籍,比如《天学初函》、《崇祯历书》,以及一份非常稀有的利玛窦世界地图和汤若望的天体平面球图。
“Borg.cin.”档案,则来自红衣主教Stefano Borgia的部分收藏,也是于1902年为梵蒂冈图书馆所购得。它保存了大量传教士的出版物和文献,其中有很多与中国语言和文学的研究以及中欧词典有关的手稿。
由传教士编纂的许多字典和中国语法书籍,也保存在“Vaticano Estremo Oriente”档案中,特别是它有一部分很重要的手稿,来自传教士康和子(Carlo Orazi da Castorano, 1673-1755)的收藏。
然而,传教士文献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则是“Raccolta Generale Orient”档案。其中有两个中文传教士出版物的特别收藏:一是耶稣会士柏应理神父赠送给教宗Innocenzo十一世治下的梵蒂冈图书馆;另一部分则是有圣方济各神父Giovanni Francesco Nicolai da Leonessa从中国带到罗马的收藏,他的这部分之后由康和子本人进行编目。
从余东的介绍中,我们知道有三名传教士对梵蒂冈图书馆的汉文书籍的收藏有着重要贡献,他们是:柏应理、康和子与傅圣泽。此外意大利早期汉学家蒙突奇也贡献较多。我们对他们在中国和梵蒂冈之间的图书交流分别展开研究。
柏应理(Phlippe Couplet,1624-1692)是比利时来华耶稣会士。顺治十五年(1658)抵澳门。在华传教约二十三年,其中有十二年的时间在江南地区度过,先在江西、福建、湖广、浙江,后在松江、上海、嘉定、苏州、镇江、淮安、崇明等地传教。柏应理是利玛窦“文化适应”政策的坚决执行者。
柏应理1685 年从中国带来400余册中国古籍,其中330册刻本献给教宗英诺森,这批藏品藏在“东方文献普通收藏”(Raccolta Generale Orientale)里。其中西学汉籍有145种,如果对照费赖之书目可以看出,在柏应理1680年返回欧洲时,他基本上把在的耶稣会士当时已经出版的中文书籍都带到了罗马。同时,他也带回了一些信教文人的著作,如徐光启、朱宗元等人之书。从余东的介绍中,我们知道有三名传教士对梵蒂冈图书馆的汉文书籍的收藏有着重要贡献,他们是:柏应理、康和子与傅圣泽。此外意大利早期汉学家蒙突奇也贡献较多。
柏应理1685 年从中国带来400余册中国古籍,其中330册刻本献给教宗英诺森,这批藏品藏在“东方文献普通收藏”(Raccolta Generale Orientale)里。其中西学汉籍有145种,如果对照费赖之书目可以看出,在柏应理1680年返回欧洲时,他基本上把在的耶稣会士当时已经出版的中文书籍都带到了罗马。同时,他也带回了一些信教文人的著作,如徐光启、朱宗元等人之书。罗马耶稣会档案馆也藏有一批来华耶稣会士的中文著作,估计他当时带回欧洲的书也赠送了耶稣会档案馆,同时他也去了法国和英国,他是否也将这批书赠给这些国家,不得而知。如果从他们带着沈福宗在欧洲的旅行,宣传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士事业,希望得到欧洲各国的支持这点来看,陈纶绪认为他带回书的总量有414本也是符合逻辑的。
就柏应理带给梵蒂冈图书馆的书来说,它有三个重要特点,其一,这些西学汉籍既有传教士所写的著作,也有信教文人的著作,例如“三大柱石”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等人的著作,这点是和费赖之的书目完全不同;其二,所带回的著作较为全面,基本反映了耶稣会在华的主要方面,既有西方神学著作的译著,也有介绍西方天文学数学的著作,如《新历晓或》《验气图说》《坤舆图说》《仪象志》等;其三,他带回了托钵修会传教士的著作,例如方济各会传教士万济国(Francisco Varo,1627-1687)的《官话语法》,这说明在华传教士的各个修会之间在出版书籍上有所交流。
柏应理返回欧洲做了许多重要的事情,而向梵蒂冈图书馆捐赠书籍是其中的一件,这是他在汉籍西传历史上做出的重要贡献,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对此较少注意。
罗马耶稣会档案馆藏明清之际西学汉籍文献研究
1984年由美国利玛窦中西历史文化研究所陈伦绪神父(albert Chan,S.J)所编辑的“Chinese Books and Documents Jesuit Archives in the Jesuit Archives in Rome A Descriptive Catalogu Japonica-Sinica I-IV”(《罗马耶稣会档案馆处藏汉和图书文献目录提要》)在美国出版。
这部提要共有五卷:
第一卷(Japonica-Sinica I)共著录224种文献。但应该注意他的著录是以原档案号为准的,这样就有在一个藏号下有多种文献,例如在17号有三种文献,他标注为17-1:朱熹,四书或问;17-2:邢昺(校),汲古阁毛氏孝经疏;17-3:姚张斌(注)李春培(校)小学大全。这样一个标号,包含多种文献的有103种文献,但同时,200,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这14种有编号,无文献。我重新统计,根据实际的藏书来统计,包括重本在内,由此,统计出第一卷实际收入文献共有313种文献。其中以西文书写的文献有26种,日文文献2种--202:《罪人的引导》(ぎやどぺかどる,Guia de Pecadores),201;《落叶集》;西学汉籍翻译成满文的4种--125:《满文天主正教约徴》。128:《满文同善说》、129:《满文天主教约言》、130:《满文阐释代诸妄》;中国古典典籍36种,其中包括用罗马注音的传统文献,例如58A2《千字文》 。这样排除以上这些文献后,第一卷所包含的西学汉籍文献有245种。
第二卷(Japonica-Sinica II),中国古代典籍文献35种,西文文献5种,西学汉籍150种。
第三卷(Japonica-Sinica III),中国古代典籍10种,西文文献7种,西学汉籍19种。
如果统一起来,耶稣会档案馆藏西学汉籍共有414种。
总的看,陈神父的这个目录为我们提供了收藏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的明清天主教的重要历史文献,它既有西学汉籍的文献,也有西文的历史文献,也有中国古代典籍的文献。这个提要是我们全面研究西学汉籍的重要工具书,价值很大。
2002年钟鸣旦、杜鼎克主编的《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在台湾出版,共12册,编入了98种西学汉籍。这十三卷中收入传教士所写的西学汉籍有41种,收入信教儒生所写的文献有47种。这些文献都是首次公布,凡《天主教东传文献》所收录的文献,均未收入。不少文献的公布对于展开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都十分重要,例如,关于《大西利西泰子传》《西海艾先生行略》《远西景明安先生行述》《利先生行述》等对于利玛窦研究。艾儒略研究、利类思研究、安文思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明清之际西学汉籍文献研究
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中文藏书法国国家图书馆是欧洲收藏中文图书数量最多的图书馆之一,囊括了 15 万余册(卷)雕版、石印、铜(铅)活字印刷品,几百件抄本和 500多种期刊”。它最早的中文藏书是由马扎然(Jules Mazarin,1602-1661)所赠送的16册中文图书,而真正的收藏中文图书是1697 年,白晋带着康熙皇帝赠送路易十四的 22种,49 卷汉文刻本返回巴黎,皇家图书馆于 1697 年 5月 27 日和 6 月 2 日登记入册,法国收藏中文典籍的历史拉开了序幕。
对法国国家图书馆早期中文藏书贡献最大是来华的耶稣会士,白晋以后是洪若翰(Jean de Fontaney,1643— 1710),他1700年10月回到法国时,即带回了十二册满汉文图书,接着是傅圣泽(Jean-François Foucquet,1665—1741),他返回欧洲时最初统计有 62 部、205 函、1845 册书,后在 《皇家图书馆写本目录》中改为 85 部。他的所带回的书统计数量前后不一致,大约是因部分典籍统计时有分合之故。第二位是马若瑟,他“1727 年接到比尼昂先生和傅尔蒙的信后,应国王的要求购入,指定送到皇家图书馆的一批书”,马若瑟买了217部中文书籍,包括十三经、康熙字典、杜甫、李白的诗集等。
正式开始编辑目录是1739年,这一年巴黎国家图书馆编印了第一部馆藏文献目录,题为《皇家图书馆写本目录》(Catalogus Codicum Manuscriptourum Bibliothecae Regiae),编者是在法国的华人信徒黄嘉略。后法国汉学家傅尔蒙(Etienne Fourmont,1683-1745)将其改编成《皇家图书馆藏中文图书目录》(Catalogogus Librorum Biblipthecae Regiae Sinicorum)黄嘉略和傅尔蒙的这个编目中共收录了225中汉籍书目,其中属于天主教的书籍有89种。该目录按照汉籍进入法国皇家图书馆的时间顺序,大体记录了中文藏书的过程:法国皇家图书馆所拥有的首批藏书是68种;比尼翁教士捐赠给法国皇家图书馆了46种中文书籍;巴黎外方传教会于1720年捐赠的153种中文图书,后由法国皇家图书馆接收;La Breteche Li-tu1732年从南京寄送回法国85种中文书籍;在华的法国耶稣会士马若瑟在1726-1732年期间按照比尼翁馆长的要求,寄回法国皇家图书馆的34种中文书籍;黄嘉略生前及去世后将其17种书籍文献捐献给法国皇家图书馆的书籍。
经法国学者郭恩(Monique Cohen)考证,白晋带回的书有 22 种、45 函、312 册。古朗书目第三卷第十八章是中国天主教文献,6690-7465号是关于天主教的文献著录,7466-7491号是基督新教的文献著录。具体分类是:
第一部分:耶錄及圣徒生平(6690-6814)
第二部分:教义论述(6815-70836)
第三部分:护教及辩论(7084-7174)
第四部分:十诫及伦理(7175-7248)
第五部分:圣礼及圣仪(7249-7343)
第六部分:礼拜仪式,各类汇编(7344-7465)
第十九章:新教(Protestantisme)
第一部分:圣经(7466-7489)
第二邵分:辩经等(7490-7491)
钟鸣旦、杜鼎克、蒙曦三人所编的《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清天主教文献》26卷,收录了191种西学汉籍的历史文献,这套书提供许多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对于推动研究明清天主教史,西学汉籍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另外他所收录的书目以宗教类书目为主,是从6690号开始著录的,实际上在古郎书目的6690-7465号关于天主教的文献著录以外,仍有相当数量的西学汉籍文献,例如4984-4987《不得已辩》1.《附中国初人辩》;4993,4994《妄择辩》;4995,4995,4997《妄推吉凶辩》;4998,4999-5001《妄占辩》;5002《崇正必辩》;5332《本草补》;5442《地震解》(152);5444《狮子说》;5635-5637《进呈鹰论》等都不在他收录之中。另外,按照我们对西学汉籍的理解,来华传教士所写的科学著作应包含在内,这些在古郎书目都有著录,例如:4899,4890《浑盖通宪图说》;4901,4901《简平仪说》;4903《表度说》4904,4905-4910《天问略》;4911《测天约说》;4912《赤道南北总星图》;4913《赤道南北总星图说》;4914《恒星经纬图说》;4915《浑天仪说》;4916《空际格致》;4918,4919《新制仪象图》;4921《测食略》;4922《坤舆格致略说》;4923-4825《新制灵台仪象志》;4926《康熙十三年岁次甲寅月五星凌犯时宪历》;4928《方星图解》;4929《方星图》;4930《黄道总星图》;4932-4934《钦定仪象考成,4395-II《南京罗主教神道碑说》;《赤道南北两总星图》;4950《治历缘起》;4950《治历缘起》-1敕谕;2阁题,3.题疏,4历书总目,5题疏,6奏疏 题疏;4951《学历小辩》;4952《新法表异》;4953《新法历引》;4954《历法西传》;4955,4956《黄赤道距度表》;4957,4959,4960《崇祯历书·躔历指》;4958《西洋新法历书日历历指》;4961,4962《月历历指》;4963《交食历指》,《古今交食考》4964,4965《交食表》等等。
上海徐家汇藏书楼明清之际西学汉籍研究
徐家汇藏书楼始建于1847年3月(道光二十七年二月)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南格禄委派司铎梅德尔在徐家汇置地,由此拉开藏书楼的建设序幕,随着耶稣会修道院的教学需要“陆续收集图书置于专辟的三间修士室收藏,此为藏书楼的雏形,专供耶稣会士参阅资料。会后修院藏书处所经过调整,随着藏书增多而逐步扩大。”徐家汇藏书楼的藏书充分反映了上海作为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镇的特点,国家图书馆虽有北堂藏书,但就西文藏书而言,上海图书馆有着自己的特点,特别是西文汉学书籍别具特色。因为考狄当年编制《西人论中国书目》(Bibliotheca Sinica .Dictionnsaire Bibliographique des ouvrages Relatifs à I’Empire Chinois)时,就在上海完成,徐家汇藏书楼的西文汉学书籍是他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瑞典藏书家罗闻达编撰的《从西文印本书籍(1477--1877)看中西关系、中国观、文化影响和汉学发展》(Sino-western Relation ,Conceptions of China ,Cultural Influnces and The Developmen of Sinology Disclosed in Western Printed Books 1477-1877)入藏也大大加大了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的西方汉学著作的收藏。
由于徐家汇藏书楼是耶稣会所建,这样对明清之际以来的西学汉籍的收藏也是它的重点之一,徐宗泽当年就在徐家汇藏书楼工作,他所编辑的《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列出了《徐汇书楼所藏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及中国公教学者译著书目》共有405种,其藏书量与巴黎国家图书馆、梵蒂冈图书馆旗鼓相当。因此,研究明清之际西学汉籍,徐家汇藏书楼的文献调查与研究是不可缺少的。
这次续编共出版了34册,84种西学汉籍历史文献,如果加上辅仁大学所藏,徐家汇藏书楼的西学汉籍文献共出版了121种历史文献。
《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和《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文献续编》的出版,提供了一些过去从未出版过的重要。文献,有力的推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
《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第一辑刊出的《斋旨》(附《化人九要》),这是一篇过去从未刊出的利玛窦的著作,不仅在朱维铮先生主编的《利玛窦中文著作集》中没有收录,在目前所有关于利玛窦的研究是第一次公布这份文献。
按照杜鼎克的统计,台湾辅仁大学所藏的从上海运去的徐家汇藏书楼的明清天主教文献是169种。《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辅仁大学部分)四集,出版文献37种,因为有些《天主教东传文献》(1-3)已经出版。
国内学者伍玉西《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何朝晖《论晚明至鸦片战争前天学文献的刊刻出版》、肖清和《刊书传教: 明末清初天主教中文编辑与出版活动初探》 等也对明清间西学汉籍出版做了研究。李天纲认为:“据学者间保守的古籍,明末清初的有关天主教的中文著述,应该不少于1000种。”。陶飞亚的统计是:“仅以明清时期的天主教中文著作为例,法国国家图书馆大约收藏了 876部,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收藏了约 451 部,梵蒂冈图书馆约有 557 部,上海徐家汇藏书楼约有 284部,北堂藏书楼约有 109 部,合计大约 2277 部。”这里涉及到一个统计范围,笔者在前面所限定的西学汉籍的五种类型与李天纲这里所说的“有关天主教的中文著述”十分接近,如果按照这样理解去统计,目前尚做不到,因为,在中国文人的文集中所涉及到关于西学的论述,乃至明清两朝关于西学的官方文书,这些很难一时统计出来。本项目附有《明清之际西学汉籍存目总汇》,为笔者与青年学者胡文婷根据目前掌握的各种材料,对明末清初的西学汉籍中来华传教士的中文著述所做的一个初步的统计。期待来日能将所有西学汉籍编制一个总目,那将会大大促进学术界的研究。
结语
从1933年张元济先生到罗马梵蒂冈图书馆复制回来有关罗马教廷教宗给南明朝的回复的文献以后,中国近现代学者沿着张元济先生所开辟的道路不断努力,开启了对明清之际西学汉籍文献的整理的近百年的历程。吴相湘在台湾整理出版《天主教东传》文献以来,当代学者对明清之际西学汉籍的收集与整理开始有规模的整理出版这批文献,而钟鸣旦、杜鼎克、黄一农、祝平一、张西平、任大援、马西尼先后整理出版的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罗马梵蒂冈教廷图书馆、上海徐家汇藏书楼等地的西学汉籍文献后,明清之际这批重要历史文献才开始真正大规模的呈现在学术界面前。尽管目前已经出版的文献足以震撼中国学术界,但这只仍是明清之际西学汉籍的一部分,并不是其全部。可以好不夸张的说,明清间西学汉籍在其数量上绝不与敦煌文献少。如果与汉文佛教文献相比,明清之际的西学汉籍文献也可以与其比肩,而且在内容的丰富性上大大超过佛教文献。中国学术界相当的一些学者至今仍未认识明清之际西学汉籍文献的数量之巨大和意义之深远。
当代学者已经完成的出版成果只是拉开了整理西学汉籍的的序幕,期待年轻的学者们继承前贤的努力,力争在二十一世纪将明清之际西学汉籍全部整理出版,这是我辈之希望。
编辑:宫英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