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汪霏霏:在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基础上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汪霏霏 2024-10-30 16:59

  编者按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7月10日至11日在山东曲阜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共收到百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中国孔子网精选部分高质量论文进行整理并发布,以飨读者。本期推出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研究员汪霏霏的《在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基础上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空前激荡,文化软实力竞争不断加剧,各种文化力量之间的博弈空前激烈,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球凸显。“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古往今来任何民族的发展与国家振兴,归根结底都表现为其文化的兴盛,文化力量推动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是被证明了的历史逻辑。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国家是没有竞争力的。只是凭借物质的丰富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难以赢得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与敬重。

  一、“文化兴国运兴”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

  (一)国家富强与民族统一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保障

  文化是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核心的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形态,文化发挥作用不可能脱离作为文化载体的社会整体,而作为社会的构成要素,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盛衰兴亡的重要标志。例如,古希腊罗马时期野蛮人入侵,西亚北非那些曾经拥有灿烂文化的庞大帝国的分裂,致使古代文物被掠夺、文化遗址遭破坏,一时辉煌的文化变成了文化碎片。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文明发展的国家,这不单纯是因为文化发达,也与中国长期拥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一套逐步成熟的政治架构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紧密相关。尽管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有过多种政权并存,也有过不同民族处于统治地位,但中国始终作为一个独立、强大、统一的国家而存在。国家不亡、民族不分裂,文化才不会变成与文化主体相脱离的“游魂”。无论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古代史还是近代史都证明,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社会经济力量、政治制度和军事力量一旦落后,仅凭曾经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难以维护国家生存和民族独立的。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在长达几千年历史中,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华民族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商周时代典籍,战国时的诸子百家,汉代雄风,盛唐气象,两宋文化之高度发展,成为世界文化史的辉煌篇章。秦始皇陵墓中发现的气势雄伟的兵马俑,汉墓中出土的马踏飞燕所显示的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清明上河图》所显示的宋代的发达的城市文明,以及古代中国穿越沙漠、扬帆远航的陆海丝绸之路,都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发达。自秦汉至清中期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国势最为强盛的国家。在公元前后曾是与罗马帝国相对称的东方秦汉王朝;当世界经历罗马帝国的分裂,经历波斯大帝国的兴衰,经历奥斯曼帝国的灭亡,中国直到唐、明和清朝前半期,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疆域辽阔,长期保持统一的泱泱大国。正因为有发达的农业经济的支撑,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有统一的国家的保障,因而中国文化也最为发达,最为自信。近百年的苦难和列强侵略掠夺,使中国国弱民穷、科学落后、文盲遍地,文明古国成为文化弱国。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经过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国进入了富强的新时代,文化发展开辟新篇章。

  因此,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落实到民族自强和国家发展上,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总体性思考。如果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停滞、民生凋敝,文化繁荣就是一句空话;而没有全面发展,经济一枝独放,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应使文化自信融入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成为一种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文化繁荣从最根本上说就是民族自信、国家自强和社会发展。

  (二)文化力量是推动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更深层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遭受重创也能浴火重生。根据“文化”内涵和外延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文化”“中文化”与“小文化”。“大文化”,是指人类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文化;“小文化”,则是指在国家职能部门分工中,由文化主管部门分管的那部分文化。而“文化力量”,则是指集“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为一体,以人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思维习惯、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等人文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精神力量。综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兴衰交替的发展史固然有社会制度和地缘关系等方面的原因,但文化力量的优劣强弱,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原因。

  文化的力量是熔铸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中的核心力量。首先,文化包含着价值观、理想和信仰,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也是民族成员的素质提高和道德修养之泉。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精神和理想信念是构筑物质财富和物质文明的重要支撑。没有文化支撑的民族,经不起强敌入侵和政治上的狂风巨浪。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道路的选择、理论的创新和制度的构建,如果不注重文化建设,精神田园杂草丛生,就如同要建设高楼而不夯实地基一样。其次,文化产生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人类社会个体无不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社会构成的各种要素中,文化的影响最为广泛,如同空气,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无人不在。“中国人看待世界、社会、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只有建立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的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和制度构建,才能从文化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最广泛最大程度的认同。最后,文化有不同于经济和政治的特殊功能。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和政治决定的,但它的反作用又会超越经济和政治的时空限制。在社会形态变化中,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会为新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取代,而人类文化是一种继承和积累性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君主制度不再存在,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创造的文化仍然作为文化传统在发生作用。文化当然也是变化的,但一个民族的文化并不会因变化而没有传统、没有积累、没有继承。在社会结构各因素中,文化的作用是最为持久的。中国在长达数千年的持久性积累和发展中,既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又有经过革命锻造的红色文化,还有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创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既代表过去、代表现在,又代表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中国文化持久而深厚的文化积累基础上选择发展道路、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构建的。文化建设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独特价值。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坚定对自己民族与国家的文化自信,不断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二、“文化强民族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逻辑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独立巨大成就,军事、外交、党建和人民生活也都有了根本的改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发展动力和保障。“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一)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

  中华民族复兴是全方位的发展繁荣,不仅是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也是精神文明的极大发展。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7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4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让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在取得巨大物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伴随全球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大潮,一些个体在多种或有意或无意的杂音与鼓噪中迷失自我。在多元文化价值的相互对话、竞争、博弈中,不断整合、明确、突出和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秉承的核心价值观、所坚持和追求的文化价值图景、所倡导和弘扬的文化价值样态需要强大的文化自信。“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清晰有效地阐释、说明、彰显、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的优势与价值,就不可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与根本的价值指引。

  (二)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追求,产生了集聚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创造主体,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因此中国人看待世界、社会、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动力所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我们要总结发扬,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在当今世界浩浩荡荡的发展潮流中,最有资格谈论文化自信的莫过于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沉浮中创造出了灿烂的、与世界其他民族所创造的文化迥然相异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不竭的文化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三)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自古就有,每每在关乎生死存亡、亡国灭种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华民族都能够依靠自身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生发出救亡图存的路径,正是这样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依靠中国人民的勤劳奋斗,也需要世界范围内的支持和认同。当今世界各国的联系密不可分,中国发展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同。这就要求中国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走出去,对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文化必须以自信的姿态吸纳、借鉴外来文化,以开放包容的文化胸怀求保持自身持久生命力。既不以自卑自轻的态度全盘接受,照搬照抄,也不以自大自负的态度彻底否定和拒斥。坚持文化自信能减少偏见和敌意,消弭隔阂和误解,在同外来文化的互鉴交流中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党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历史深度看待中华文化,始终从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命脉看待中华文化,始终从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核看待中华文化,始终强调中华民族“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精辟凝练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充满着对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饱含着人民立场、中国精神和世界担当融为一体的家国天下情怀,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在这绵延2000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三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

  儒家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程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21世纪的今天,儒家思想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于当代问题的解决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比如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有很深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说:“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已经渗透和内化在中国人的灵魂和血液之中,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和神韵。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有了这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才能在丰厚的文化滋养中枝繁叶茂,才能浇灌出中华子孙特有的精神气度和精神风貌,才能凝练出特有的价值共识,才能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合力,才能在世界文化中凸显出中华民族的特殊创造和独特价值体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谈到四个“讲清楚”,其中第三个就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习近平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治国方针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可以为人们提供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无论在形成价值共识、汇聚中国精神,还是在引领社会风尚、构建具有中国底蕴和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都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和魅力,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各种文明激荡碰撞中的竞争力,彰显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合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又明确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一论断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充分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才能生根发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党才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创新性地发展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进程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而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来,并传承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理论渊源和不竭的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然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凸显中国独特的价值标识和民族风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四、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坚持人类文明多元多彩、平等包容、交流互鉴、共生共荣,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全面论述了对世界文明传播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的思想,在全球范围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此后,习总书记在2014年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2018年青岛上和组织峰会开幕式等多种场合,反复阐述和强调这一思想,使这一思想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模式。同时,人类文明也体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精神等深层次方面,这些深层次的精神性内容构成文明的核心和灵魂,其差异决定着各种文明之间的本质区别。认知了解一种文明,既要看该文明主体民族所表现出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更要看该民族所一贯秉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精神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构建健康的世界文明生态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归宿。不同文明只有在和谐相处、交流互鉴中,才能获得启迪,并以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形式,吸取、整合其他文明的先进成份,成为自己不断延展的动能和不竭力量源泉。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如果万物万事都清纯一色,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如果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80亿人口,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一种音乐、一种服饰,其结果不可想象。多元多彩才是文明发展的基本样态,简单追求整齐划一,无异于窒息人类文明呼吸,扼杀未来文明的创造性空间。“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文明交流互鉴能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和误解,达成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和解,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已变为地球村。地球村的形成无疑使世界各国之间变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使每一个民族在努力维护本民族文明特色的同时, 都在试图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以发展强大自己民族的力量,文明交流互鉴正在成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全球性的难题和严峻挑战,例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依然沉重……要克服上述难题和严峻挑战,需要世界不同文明、不同国度的人们,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和力量,增强理解,消除埋怨谴责误解,齐心协力。世界各文明间日益深入的交流互鉴是克服当今世界性难题和严峻挑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

  (二)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不断交流互鉴的历史。佛教东传后,在中国大地儒释道三教互补,形成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即为其代表。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西传后,对欧洲文艺复兴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明末清初,西方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等科学纷纷传入中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更是给中国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希望,带来了辉煌。回望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即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世界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与其他文明交融中得以发展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更是文化和精神力量的复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比翼双飞、均衡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的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者缺一不可。与物质文明相比,精神文明是更深沉、更持久、更深厚的力量,文化复兴是最艰巨、最深刻、最本质的复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文明中一切优秀的内容,这已为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如何强大,一个民族不管如何伟大,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壮大,都必须有一个博大的胸怀,都必须善于学习借鉴其他文明优秀成果。关门主义、利己主义、民粹主义盛行的国家和民族,很难走向强大、伟大,即使走向强大、伟大,那也是暂时的,最终必然走向衰亡。

  (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定力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定力,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守中国立场和中国特色的必然要求。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在几千年的绵延发展中,中华民族探索铸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发展道路,淬炼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中华民族只有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定力,才能获得“千磨万难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从容与坚韧,才能善于驾驭各种复杂的局面,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能做到胸有成竹、泰然处之、愈挫愈勇、坚如磐石,牢牢掌握主动权,始终占据优势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如果在世界文明交流的大舞台中缺乏文化自信与定力,一碰到困难、听到噪音杂音就浅尝辄止,做“墙头草”,左右摇摆、慌乱不定,就会从根本上丧失中华民族发展的优势和立场,从而失去文化发展的主动权,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偏离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在几千年的绵延发展中,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了高度的文化自信与定力,这种文化自信与定力不是狂妄自大的骄傲自满,而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以文化发展规律为遵循,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定力。

  首先,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定力,要做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大文章。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经过几千年的融合、淬炼、积淀、升华,其内容博大精深。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不仅为全体中华儿女引以为自豪,而且赢得了不存偏见的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景仰与崇敬,成为中华民族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与定力的深厚沃土和不竭之源。无论时空如何变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在民族振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中发挥着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始终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与定力的重要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中华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重要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承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次,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定力,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引领中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指南,是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文化自信与定力的思想理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大作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繁荣发展的重要指导。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担负着更为重要艰巨的任务,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关键期,各种新旧问题叠加,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和腐蚀的活动更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只有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发展,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因而,无论是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外在社会需求,还是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来说,始终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与定力,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

  再次,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定力,要科学认识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其发展也存在着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客观规律,科学把握和遵循这些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探索创新中不断把握和积极运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坚持文化发展的“双百”方针,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正确处理好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的关系等等。正是对上述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运用,我们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不断走向繁荣发展,不断开辟当代文化发展的新境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最新的文化理论武装自己,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加强对文化发展规律、特点和趋势的认识与把握,做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行家能手,是始终保持文化自信与定力的必然要求。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