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新农人”的故事里,田野满是“现代感”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李振 张兆友 2023-03-09 13:40

  3月5日,在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返乡创业的魏巧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自己的“新农人”故事:通过数字化管理,种植2万多亩水稻,亩产达1100斤,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远在400公里外的山东寿光,寨里村的年轻人,正手持手机,熟练操控智能温室系统,水肥一体、自动卷帘、气象监测、智能雾化,至少省去了六成重复性劳动,辛劳的种菜变成了“玩棚”。

  两个“新农人”,一个种粮,一个种菜,同样实现了提质、增产、增效、降本,这就是现代农业的模样。

  时光回到五年前的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

  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坚持先行先试,努力探索创新……五年过去了,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我们给它涂上了什么样的色彩,又上演了怎样的现代农业故事?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创建沿黄小麦、沿黄肉牛等6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居全国前列,一大批高素质农民成为“田秀才”“土专家”,代村、三涧溪、耿店等新典型不断涌现……总之,就是着眼于农业现代化,我们的农业产业链延长了,农村产业范围拓宽了,农业附加值提高了,农民收入也得到明显增加。

  看淄博,高青的数字牧场里,黑牛所戴专属脖环,可以精确测算、实时监测黑牛的步数、体温、心跳,纽澜地何牛成了阿里孵化的首个全国性“盒品牌”,阿里数字农业山东仓拔地而起,动物蛋白产业链拓展延伸。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手机成了新农具,数字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活。

  看潍坊,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落地于此,在全国率先开展设施蔬菜全产业链标准研制,相继发布实施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西葫芦5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把标准制定权抓在手上,就等于拿到了通向高端市场的通行证,标准之上再抓品牌,农业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看青岛,莱西探索组建由党组织主导成立、市镇村三级国有或集体资本控股的“共富公司”,以组织的力量、市场的手段激活乡村公共资源,正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平台、新路径。大家一起种草莓、养奶牛、开民宿,各种资源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勾画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可以说,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山东乡村产业优势更加突出、战略位势更为凸显。今天,我们更加有责任、有义务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蹚路子、作示范。

  路子怎么蹚?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把优势释放出来,把潜力激发出来。就像一张网络,交汇点越多,就意味着通路越多,动态组合的可能越多。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纵向延伸、横向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比如,山东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体系发达,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各类技术工艺带来的外溢效应,能为农业装备制造的持续迭代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再比如,山东拥有龙大、中裕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利于带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多产业叠加、多环节增效,重构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供给体系……

  农业是山东的一面旗帜。站在新的起点上,认清优势,找准位置,不断固根基、扬优势,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我们相信,在齐鲁大地田野上,将上演更多精彩的农业现代化故事。

编辑:王彤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